上海市松江一中
校园霸凌举报信箱
网上选课 问卷
信息公开
发表文章
百度搜索
管理平台
联系我们交通指南友情链接
学校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松汇中路601号
学校邮编:201600
联系电话:(021)57822996
电子邮箱:sjyz@sjedu.cn
学校网址:www.sjyz.sjedu.cn
* 校长信箱* 支部信箱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版权申明更新缓存
 


折叠
左侧用户区
展开
左侧用户区
教学一得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打印此文
 松江一中.net > 教学探索 > 教科研 > 教学一得 >> 正文
关于日本动画的个人见解
更新时间:2004/4/9  作者:松江一中 过啸鸿  阅读:8041次  
动画,是根据连续间歇性画面在人眼中产生的滞留幻觉,使格与格之间产生连续感的科学原理所创造出的一种影视类艺术作品。在这其中,日本动画以其细致的绘画风格,以及对动画产业的独特追求,在动画业界中占尽了风头。从80年代的起步,90年代的发展,直到现在的成熟顶峰,都是让人感到其意想不到的快速与完善。日本动画走到如此这般的地步,是有很多原因的:
1.日本动画技术
日本的科技在世界上都是数一数二的,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下,3d效果首先被应用于动画与游戏中。动画原是平面创作的,所以在表现远近、深度等立体感觉时,一般运用光影的搭配以及美术的透视方法来弥补其缺乏立体感的不足。但在3d技术被运用于动画后,3d的特有立体感以及层次感使其成了动画(特别是最近的动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有完全靠电脑3d特效创作出的动画(如最终幻想7)。拥有了3d效果的陪衬,动画中的场景、效果可以做到极致的程度。但3d也不是万能的,它只是电脑的多边形模拟,其粗糙度也是不可想象,必须经过大量修整,才可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而其费用也是相当昂贵。而且,再好的电脑技术也无法完全达到手绘的独特色彩感和质感,所以日本动画还是走以手绘为基础,加以适量的电脑技术进行修饰的路线。
除了电脑技术之外,日本还拥有着最纯熟的画面绘制,每一帧的细致度都是高得可怕,在科技高度发展的同时,能不忘原有的动画制作工艺和技术并能做到完美地融合两者,这是日本动画成功不可缺少的一方面。

2.日本动画的原创性
日本的动画作者数量众多,除了以动画为专职的动画家以外,还有以同人为代表的业余动画作者,以及各式各样的动画制作团体。并不是说动画作品只有那些动画大师们所做的才是精品,日本的同人制作水平也达到了相当高的地步,而且同人是日本动画人才必不可少的来源。日本动画人多,其原创性及作品也自然就多,从众多的作品中,自然也可挑选出不少的精华。
日本动画的内容多、涉及画广。日本作为一个土地少、历史短、文化也不特别厚实的小国家,其动画内容来源要是往自家那点人文地理开恳的话,是绝对没出路的。日本方面就干脆发扬鲁迅先生提过的“拿来主义”,借他国的历史、故事大做文章,反正其制作水平高超,照样能用这些作品盖过他国作吕,大笔大笔捞钞票。我国的例子就再典型不过了,《三国志》、《封神演义》、《西游记》等都是家喻户晓的名著,被峰仓和也这些动画大师们就这么改编改编,就成了深受中日动漫迷们为之疯狂的动画大作(如左图由《西游记》改编的日本动画《最游记》。除了历史方面,一些优秀的故事也是动画家们下手的对象。日本动画不可能有日本动画不可能有找不到故事背景的时候,它可以涉及到神话、宗教、历史、战争、现代、未来、自然、艺术等等方面,它会时刻关注社会热点,并做出有关于这些热点问题的动画:包括环境保护,太空垃圾,动物与人,转基因、克隆的社会问题,恐怖主义等等,都可在近期的动画中找到对这些问题的涉及。日本动画就是这样靠想象、靠借鉴、靠关注热点,来做出内容和画面同样充实的作品的。

3.日本动画的策略和走向
日本动画走的是商品化道路,也即是说,其动画作为一种商品和其他商品一起在市场上竞争,而动画制作也像商品一般的销售、盈利。有竞争,自然有赢有输,为争取在市场上的生存机会,动画制作企业势必要做出深受观众喜爱的作品。虽然这种竞争十分激烈、残酷,但它也给日本动画带来了勃勃生机。正是因为这般的竞争,才使得从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的成功作品显得如此出色,才使得日本动画不断前进,不断完善,深受世界各地的动画爱好者的青睐。
动画和游戏是日本的两大产业,也是日本国民消费最多的两大热点。类似于clamp这样的商业性动画制作团体,大多都是走以下图所示的路线。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同人这个部分,它是由对于动画作品(或动画家)带有共同兴趣、爱好的群众组织起来的,他既是日本动画成功的表现,又是日本动画成功发展所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同人是动画消费的必定支持者,它也以网站、社团等方式对动画的推广有相当的宣传效益。同时,它也会造成大众对动画产业的二次消费,譬如cosplny这样的活动,既推动了消费,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文化产物。最重要的是,同人一一特别是有动画制作功底的同人,也是动画创作和动画人才的重要来源,其动画制作水平决不会比动画大师们差到儿去(如右图的同人作品)(真月谭一月姬》就是相当好的例子。但同人的产生是有条件的,首先要有相当出色的动画,其次,对动画人才的培养一定得重视,所以,在中国产生同人是非常困难的(不过,中国的日本动画同人是非常多的),不过,所谓越是文明就越会产生腐败,日本动画中也是有一些不好的东西,例如灰色和黑色作品,像是《gunslinger gril》,虽然这类作品更能让人深刻地体会到一些现实问题,但过于偏激的表达方法还是会给人带来一定影响,但日本动画立场还是很明确的, 在青少年、儿童动画中决不会有这种成分在里头。综上所述,日本的商业化动画道路中国还是 不模仿为妙啊。

4.力求完美的职业精神
这一点想必只要看讨~些日本动画的人都会深切感受到,日本的动画可不是画的好就算好的,除了美术功底以外,一部好的动画还需要适合的声优,优美的插曲,有代表性的主题曲,恰倒好处的bgm等等。日本动画对这些方面可是毫不马虎,由著名音乐家谱曲、大型乐队配乐,主题曲交给受欢迎的歌星(也不乏新出道的歌手),例如14岁的玉置成实,就因为为高人气动画《高达seed》唱了主题曲,从而一炮打红。对于声优,则更是干扰万选,为了挑出合适的声优,往往得经过很多的审查和考核,而像林原惠这样的职业声优也逐渐多了起来。
日本对完美的动画追求实在是到达了让人感动甚至难以理解的地步,就像是那被喻为“日本动画三大奇迹”之首——凌波零的微笑,那迷倒了日本三分之二人口的冰美人的淡淡一笑,是靠《eva》的动画制作组重画了不知多少次,耗去难以想象的经费,才创造出的极至境界。也就是因为那一笑,引起了长达八年的eva热潮,直到现在,日本动画榜单上,eva仍高居不卜,各种旧作翻新,摆明了的商业性“抢钱计划”,也仍旧让fans们心甘情愿的掏腰包。这就是实力,精品动画的实力啊!一部动画,它可不是随便画画那么简单的,除了画音结合外,所有的视角转 移、人和物的物理移动都是要经过严密的计算,以至完全符合物理规律。即使是无法完全满足物理定律的科幻或魔法题材的动画画面,也必须做到完全的流畅自然,丝毫没有异样的感觉,你看一部日本动画,是完全感觉不到那种下意识的冲突感,就如从高空扔出的石块,它该作什么样的自由落体,它就做什么样的自由落体,绝对的自然。中国动画要是也有这样的专业精神,想必也不会沦落到现在这般地步了。
总结,以及对中国动画的了解与展望
日本动画的成熟程度远不是我们能够彻底了解的,包括我在这里所说的,也仅仅只是冰山一角。日本动画的发展是建立在科技、产业、人文、消费观念以及等等其他因素的高度发展上的,日本对于动画可不像大多数的中国人看动画那样,是可有可无的,是小孩子看的东西。动画是一种源于现实,又趋越现实的艺术作品,和大大小小的电影电视拥有着一样的权利和立场。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成年人,更应该用全新的角度去好好看看动画,那可不是什么只有幼稚的小孩于才会看的无聊东西,就怕即使是成年人,也无法完全了解动画中蕴涵的哲理。而且,日本动画就是放给成年人看的,之前所说《eva)就是标准的成人动画(注:不是狭义上的黄色动画),其中包含着基督教的宗教概念、《圣经》、《死海古卷》,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隔阂问题,完全实际化的人类内心深处的真实描写,都是给成年人留卜的深深思考。没有~定欣赏能力的人还不一定能看的懂,包括那些白大的中国成年人。
中国要发展好动画,还得从态度开始改变。
中国现在的动画,实在是让人无法看厂去。不是我泼自己人的冷水,但你大可拿近期最差劲的日本动画和最优秀的中国动画比较看看,结果我不说想必大家也明白。这些中国动画除了在国内唬弄唬弄外拿出去就只能丢中国人的脸。那僵硬的动作,还有粗线条的人物,老套而又废话连篇的配音,以及那笑死人的“风雨大作发型不乱、天崩地裂背景不变”,更有那说上300字就4个嘴型的“高超技术”等等。真不明自那国家拨的“巨额投资”被用到哪儿去了,这样的经费,日本可出上2、3部高质量动画问。少得可怜的动画人才,弱得无奈的动画技术……中国对于动画,除了出巨资定期高些“国产动画大篇”以外,真的还得多做些什么……
但中国动画并不是从来就差,中国动画早在五、六十年代就已经做到了世界其他国家到现也无法做到的奇迹——水墨动画,完全水墨风格、充满中国韵味的水墨动画,也曾长时间吸引着日本人的眼球,日本和美国也一度想尝试创作出这种独特而具有民族气息的作品,但都以失败告终。那时的中国水墨还有剪纸动画,无论是画质、色彩、配乐都面面俱到,完全做了高级动画的水平,可谓国粹。而且当时的水墨动画制作技术,可是被作为一级国家机密被严禁外传的,保密的程度高到fbi也无法调查清楚。到现在也无法做到的可惜的是,水墨动画并没有像上海那样在改革开放后全速发展起来,而是仍被高度保密一或者确切说是高度搁置——直到老一代的中国水墨动画制作者都去世,这种国粹面临失传的危机。这让人不禁想问,到底是中国放弃了动画,还是动画没选择中国?难道我们高速发展了经济和科技,就应该把原有的精神和文化都抛弃吗?但是换个角度,就算中国没放弃水墨动画,就凭中国现在对动画的热情,水墨动画也终究



  • 对不起,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 >> 查看所有评论

        没有任何评论

    百变狸猫
    猫的报恩
    On Your Mark
    岁月童话
    龙猫
    大炮之家
    小魔女宅急便
    邻居家的山田君
    萤火虫之墓
    千与千寻

    沪教Z2-20100035号
    沪ICP备1103066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3786号
    执行时间:109.38 毫秒 | 查询数据库:13 次   
     

    招生信息



    专题网站



    信息公开



    新闻直播



    视频资源



    小剧场直播



    101直播



    电子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