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一中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校园霸凌举报信箱
网上选课 问卷
信息公开
发表文章
百度搜索
管理平台
联系我们交通指南友情链接
学校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松汇中路601号
学校邮编:201600
联系电话:(021)57822996
电子邮箱:sjyz@sjedu.cn
学校网址:www.sjyz.sjedu.cn
* 校长信箱* 支部信箱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版权申明更新缓存
 


折叠
左侧用户区
教学一得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打印此文
 松江一中.net > 教学探索 > 教科研 > 教学一得 >> 正文
《力 矩》的 教 案
更新时间:2004/3/17  作者:松江一中 乙夫杰  阅读:6081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力臂、力矩的概念,会正确找出给定力的力臂,并会初步运用公式m=fl解释一些实际的问题

(2)了解力矩的单位及力矩的正负。



2.能力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实验的能力和从实验事实中归纳和概括物理概念与规律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实验事实,感受勇于探索真理的科学品质。

(2)在实验中初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及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达到师生共融的目的



二、重点、难点:

重点: 力矩的概念

难点: 力矩概念得出的过程



三、教学用具:

1. 每组力矩盘一个,钩码多个,刻度尺一把,铁架台一个,测力计一个。

2. 多媒体投影仪



四、教学方法:

为研究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得出过程,主要采用探究性实验组织教学。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 , 学生猜想 , 实验探索 , 引导发现 ,归纳总结 。



五、教学过程:

六、教学说明:

本节课所选的是高中物理(拓展型课程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意图是想利用传统实验器材,引领学生探索力矩的定义为什么是m=fl,而不是m=f/l或f+l,理解高中物理中的有些概念的来龙去脉,想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以便在以后的基本概念的学习中逐步学会自主学习,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学物理的清晰思路,另外,我也想利用一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对学生进行一些有益的科学训练。

根据以上认识,结合上海二期课改的精神,我采用以下做法:

1.本节课尽可能多的增加演示和学生实验,创设物理情景,使学生的认识过程与教学过程同步,形成正确的较深刻的概念。

2.加强实验研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能真正掌握如何确定力臂,对物体转动的决定因素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利用课文短,时间充裕的有利条件,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了解科学家寻求物理规律的思路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对物理规律的得出既注重结果,更注重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探索。

4.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主要的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导引思维”,启发发展学生的思维,本节课我力求在巧启、善导、多发展上多下功夫。

5.可能的不足之处:因为需要改装力矩盘,估计在准确、灵敏、方便等方面尚欠缺。



  • 对不起,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 生物多样性教案
    等差数列前n项和
    测定橙汁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
    刘兰芝的悲剧探究——创新阅读的初步尝试
    囚绿记
    高中物理《机械波》教学设计
    Unit 7 Shopping Experiences
    新闻日历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沪教Z2-20100035号
    沪ICP备1103066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3786号
    执行时间:125.00 毫秒 | 查询数据库:13 次   
     

    招生信息



    专题网站



    信息公开



    新闻直播



    视频资源



    小剧场直播



    101直播



    电子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