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一中
闂傚倷鑳堕崕鐢稿磻閹捐绀夌€广儱顦弰銉︾箾閹存瑥鐏╅悷娆欏閳ь剙绠嶉崕杈╂崲閹烘梻鐜婚柨鐕傛嫹
闂備浇顕ч柊锝呩缚瑜嶈灋婵炴垯鍨洪崑澶嬬節婵犲倻澧涢柡鍜佸墴閺屻劑鎮ら崒娑橆伓
婵犲痉鏉库偓妤佹叏閹绢喗鍎楀〒姘e亾闁诡垯鐒﹀鍕箛椤撶偛澹撳┑鐐存尰閼归箖鏁冮敂鍓х幓闁跨噦鎷�

校园霸凌举报信箱
网上选课 问卷
信息公开
发表文章
百度搜索
管理平台
联系我们交通指南友情链接
学校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松汇中路601号
学校邮编:201600
联系电话:(021)57822996
电子邮箱:sjyz@sjedu.cn
学校网址:www.sjyz.sjedu.cn
* 校长信箱* 支部信箱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版权申明更新缓存
 


折叠
左侧用户区
升旗仪式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打印此文
 松江一中.net > 一中风采 > 校园文化 > 升旗仪式 >> 正文
“成才于斯”——我们的共同追求
更新时间:2004/1/4  作者:松江一中 谭海岚  阅读:2495次  

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是2004年的第一个工作日,首先我要向全校师生员工拜年,祝大家新年好!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

“成才于斯”——我们的共同追求

  新年要有新气象,新年要有新期望,新年要有新追求。如果要问我的希望和追求是什么,用四个字可以概括,那就是:“成才于斯!”——并且希望它能够成为我们共同的不变追求。
  大家应该都注意到了,我们不久前落成的新校门,有两块题匾,对外的一块是我们的校名“松江一中”,对内的一块就是“成才于斯”这四个大字。这是请曾经在我校工作过的辛冠东老师书写的。古朴的色调、遒劲的笔力,更使得“成才于斯”四字散发着浓郁的书卷气息,有力地折射出了我们学校深厚的人文底蕴。
  著名的长沙岳麓书院的楹联就是“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我们取用了其中“于斯”二字,“成才于斯”就是“在这里成才”或“从这里成才”的意思。
  “成才于斯”,道出了我们的欣慰和自豪。多少杰出的人才从我们这座校园里走出去。这其中有共和国部长级的高级干部,有蜚声中外的科学家,有观众喜爱的表演艺术家,有成就巨大的全国劳动模范……当然,更多的是成千上万的在各自岗位不懈奋斗的人们,他们同样为国家的建设、人民的事业做出了贡献。就松江本地来看,各条战线、各个单位的骨干力量中都有松江一中的校友。今天的松江一中是由清代光绪30年,即公元1904年,开办的松江府中学堂嬗变而来,悠悠百年,我们学校为培养民族革命和国家建设的人才,做出了令人欣慰的贡献。
  “成才于斯”,也道出了我们的期盼和厚望。我们正处在一个社会变革的时代,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国家兴旺,民族振兴,我们要成才;以人为本,个体发展,我们要成才。同学是这样,老师也不例外。尤其是我们的年轻老师,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家已经成才,但我们还要努力成为优秀人才,拔尖人才,栋梁之才。我们热切地期盼着,期盼大家都能在松江一中成才,期盼从松江一中培养出来的都是可持续发展的优质人才。
  “成才于斯”,更是一个目标,是一份责任,一桩承诺。学校、教师要把走进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培育成才,这个目标多么崇高,这份责任多么沉重,这桩承诺多么神圣。每个走进来的人要让自己在这里成才,这是主动发展、自我加压,这一目标是明智的,这一责任感是庄严的,做出这样的自我承诺更是要有志气、有勇气的。
  学子熙熙,皆为才来,学子攘攘,皆为才往。朝于斯,夕于斯,学于斯,长于斯,“成才于斯”?
  老师们、同学们,“成才于斯”,是精神的鼓舞,是行动的号角,是意志的激励。让我们每天以此自勉,让“成才于斯”成为我们共同的不变追求!





  • 对不起,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 红旗下的讲话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
    永不磨灭的记忆
    正确面对考试
    在志愿者服务日的讲话
    自律是成功的基石
    元宵节与中国传统文化
    期末考试教育
    做好广播操
    成功,从提高心理素质开始
    新闻日历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沪教Z2-20100035号
    沪ICP备1103066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3786号
    执行时间:107.42 毫秒 | 查询数据库:13 次   
     

    招生信息



    专题网站



    信息公开



    新闻直播



    视频资源



    小剧场直播



    101直播



    电子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