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松江一中.net > 新闻中心 > 校园快讯 >> 正文 |
戮力同心,守卫我们的家园
|
更新时间:2003/5/20 作者: 曹会英 阅读:2914次 |
|
在大街上,在写字楼里,在电梯间中,在地铁,在公交,在上海的任何一个地方,你都可以看到这样一些人,他们决非“抗非”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没有催人泪下的动人故事,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存丝毫松懈和侥幸,他们在执着地与SARS病毒、与恐慌、与无知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他们以一种“临危不惧、舍我其谁”的高度责任感,筑起了一道道防非的堡垒,守卫着我们共同的家园。
面对“非典”这场突如其来、猝不及防的重大灾难,在举国上下呈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非凡气概的时候,在我们的白衣战士前仆后继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些人选择了退缩,选择了逃跑,我们也看到了一哄而上的抢购,听到了花样百出的谣言,甚至少数官员的渎职,不法商家的投机、发财……。必须得承认,可憎的“非典”病毒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实在是太深了,我们的双手已被洗得有点发白,随处可闻的消毒液的味道让我们在梦中都泛着液氯的气息。然而,“非典”疫情并非只给我们带来伤害,那些生活在平凡世界中的平凡的人们也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的美好:一句真诚的告诫,一张阳光般的笑脸,一个深情的注视,对亲友的祝福,对工作的投入,对科学的信赖……世界一下子变得温馨甜蜜而充满希望。是什么驱使平凡的他们如此仁爱而镇静?是心灵的律令,是对他人、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这也是一个公民最基本的道德意识和民族情感。
谁都急盼着扯掉那该死的口罩,谁都期待着那能够大口大口自由呼吸的日子早点到来,但是,不能,至少现在不能。听听中央领导的心声吧:温家宝总理说,思及“非典”常夜不能寐,甚至泪流满面;“抗非”总指挥吴仪副总理坦诚,“非典”带给她压力,以至于常常通宵难眠。既然“非典”这个“瘟神”不请自来,难以回避,那么就让我们化压力为契机,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保护自己,关爱他人,镇静,勇敢,乐观,营造一个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环境与氛围,戮力同心,共纾国难吧!
鲁迅先生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一个人面对灾难的承受能力,你可以看出他的内心的坚强;一个民族对于灾难的承受能力,也可以判定这个民族的生命力。那些在平常的日子里,更在危机时刻自觉承担起自己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的人们,他们确实是我们民族的脊梁和希望。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