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松江一中.net > 一中风采 > 学校刊物 > 一鸣 >> 正文 |
“少年壮志不言愁”漫谈
|
更新时间:2001/12/1 作者: 高二(2)班 宋胤 阅读:3781次 |
|
从小就十分欣赏一句话:少年壮志不言愁。总觉得说得很有道理,也很有气势,但或许,更多的原因是:它道出了所有青少年的心声。
谁没有壮志?是你?是我?还是他?无论是谁,无论他的志向在别人眼里是多么可笑,而在自己心中,总是远大的。为此,人们奋斗的目标不同,人们采取的方式不同,人们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但有时,我也会想:难道只要有了壮志就真可以“不言愁”了吗?如果不是,如何才能“不言愁”呢?
少年李世民,从小心怀壮志,要上阵杀敌,他饱读诗书,熟谙兵法,巧献妙计,助军攻退奴兵,最终成为了历史上少有的明君:唐太宗。
还记得项羽吗?当秦始王东巡浙东时,他曾说过要“取而代之”其志向可谓远大,但他不肯学书、学剑,对于兵法也不肯竟学。最终呢?兵败垓下,自刎乌江。
李世民和项羽同样胸怀壮志,为何却得到截然不同的结局呢?李世民才学广博,对他今后的胆识、谋略、目光、远见、处事、能力都起到了不小的影响;而项羽的志大才疏,使他见识短浅、刚愎自用,最终惨淡收场。可见,志向实现与否在于知识的积累,这也是如何做到“少年壮志不言愁”的关键所在吧!
少年壮志不言愁,不是单凭嘴巴念叨的,而要在成长旅途中慢慢体会出其含蓄的深刻内涵的,在挫折困难前深深感悟到其所具有的巨大精神力量。朋友,你说对吗?
少年壮志不言愁,天下所有的少年们!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