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松江一中.net > 学生天地 > 社团风采 > 一览文学社 >> 正文 |
我爱家乡的野菊花
|
更新时间:2001/11/25 作者: 沈清 阅读:3081次 |
|
这已是一个很遥远的梦了。记忆中的故乡已随着梦的余韵,慢慢地逝去了。只留下,只留下那一大片烂漫的野菊花,像一根根经纬线一般编织出我那幽幽的情思……
记忆中的家乡很美,美似一幅墨画。画中有条小河蜿蜒着,从那互相偎依着的红花绿草中流出来,从那密密层层的苍翠娇艳里淌出来,缓缓地向南流去……一座古朴的石桥悠然的架在河面上,斑驳的桥身盛满了夕阳的倩影,也盛满了洗衣女孩和摸鱼虾的孩子们的欢笑,陪伴着河水送走了我的童年。
在河的两岸,便是那大片大片的野菊花。
家乡的春天,当春姑娘送来第一缕春风的时候,野菊花便开了。那是一种矮小的植物,纤细的杆上,顶着两三朵娇嫩的花,瘦弱得使人爱怜。然而这种毫不起眼的小花却有着极旺盛的生命力,田埂上菜园里,墙角边,河边沟旁甚至石缝里它都无所不在。成片成片的野菊呀,远远望去是一片淡淡的绯红,倒也成了故乡的一道风景。那无数朵花呀,正如童年记忆中的故事一般,怎么数也数不清……
女孩子总是爱美的,便在头上插几朵野菊,将粉红色的花粉涂在脸上,打扮成花仙子,有趣的是有几只蝴蝶竟产生了错觉,围着女孩子转或是停留在她们头上,于是憨厚的农村姑娘就更惹人喜爱了。无意中被人撞见,她们脸上立刻飘来两片红霞,但是却不忘临走前采一把野菊,真如易安居士所写的那样“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到了夜晚,孩子们就缠着村里辈分最高的太爷爷讲故事。老人眯起眼睛,呷了一口茶,从那嘴角已布满皱纹的口中吐出我永远也听不厌的故事,什么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大禹治水等。记得有一回他讲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我们听累了,便偷偷掐几朵野菊花,用手拨弄着玩。可惜这些小动作被太爷爷看见了,他笑着啄了口茶,告诉我们这花是林妹妹变的。还说她宁愿做这种不起眼的野花也不愿做牡丹山茶。我惊讶得瞪大了眼睛,仔细打量手中被玩弄得皱巴巴的花。它的花瓣轻得没有一点质感,粉得不带一丝浊尘,只剩下条条色影,玲珑剔透,朴素得像林妹妹的素装;嗅嗅,不像茉莉花那样芬芳馥郁,只是淡淡的,一种极淡雅的清香,高洁得像林妹妹的气质。野菊花,林黛玉,人是花,花是人,此时此刻,两都已融为一体。于是我们相信了。
最令人难忘的是那一盆盆野菊饼。现在的人已经对这种做工粗糙,口味沉重的东西一屑不顾了。可我依然记得每年大人们都要采回一捧一捧的野菊花,和上面粉,做饼吃。据说吃了可以清热解毒。味道虽有些涩,但是那股清香久久地埋藏在我心中。
离开了成片成片的野菊花,告别了清香怡人的野菊饼,我一别就是五六年。故乡和童年在记忆里慢慢褪色,终于采野花听故事的日子纷纷飘散成了发黄的挂历,离我远去。望着城市里身着T恤,超短裙,脚蹬耐克鞋的“假小子”,原本刻在我脑海里的头戴野花,羞涩爱美的女孩的形象开始模糊了。
这种野花,也许不能登上大雅之堂,更不配精巧古雅的花盆,但是特重情味的乡村一定欢迎它。至少,在我心中已经有它的位置。
梦中,那永不褪色的野菊花呀,伴着我淡淡的乡愁,袅袅开放……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