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一中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校园霸凌举报信箱
网上选课 问卷
信息公开
发表文章
百度搜索
管理平台
联系我们交通指南友情链接
学校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松汇中路601号
学校邮编:201600
联系电话:(021)57822996
电子邮箱:sjyz@sjedu.cn
学校网址:www.sjyz.sjedu.cn
* 校长信箱* 支部信箱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版权申明更新缓存
 


折叠
左侧用户区
科研论文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打印此文
 松江一中.net > 教学探索 > 教科研 > 科研论文 >> 正文
社会力量办学条例
更新时间:2001/9/6  作者: 站长  阅读:1930次  
社会力量办学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维护举办者、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力量办学事业健康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下称教育机构)的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社会力量办学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社会力量办学工作的领导,将社会力量办学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四条 国家对社会力量办学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   第五条 社会力量应当以举办实施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级中等教育和学前教育的教育机构为重点。国家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实施义务教育的教育机构作为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补充。国家严格控制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机构。   社会力量不得举办宗教学校和变相宗教学校。   第六条 社会力量举办教育机构,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第七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社会力量办学为名向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摊派教育费用。   第八条 国家保障社会力量举办的教育机构的合法权益。   社会力量举办的教育机构依法享有办学自主权。   第九条 社会力量举办的教育机构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第十条 社会力量举办的教育机构及其教师和学生依法享有与国家举办的教育机构及其教师和学生平等的法律地位。   第十一条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社会力量办学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社会力量办学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负责有关的社会力量办学工作。   第十二条 对在社会力量办学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奖励。 【章名】 第二章 教育机构的设立   第十三条 申请举办教育机构的单位,应当具有法人资格;申请举办教育机构的个人,应当具有政治权利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实施国家教育考试、职业资格考试和技术等级考试等的考试机构,不得举办与其考试业务相关的教育机构。   第十四条 设立教育机构,应当具备教育法、职业教育法规定的基本条件。   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学校的设置标准,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置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分类制定。   第十五条 举办实施学历教育和文化补习、学前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的教育机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审批权限审批;举办实施以职业技能为主的职业资格培训、技术等级培训的教育机构,举办实施劳动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的教育机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审批权限审批,并抄送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举办其他教育机构,经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审批权限审核同意后,由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第十六条 申请举办教育机构的,举办者应当向审批机关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办报告;   (二)举办者的资格证明文件;   (三)拟任校长或者主要行政负责人以及拟聘教师的资格证明文件;   (四)拟办教育机构的资产及经费来源的证明文件;   (五)拟办教育机构的章程和发展规划;   (六)审批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联合举办教育机构的,还应当提交联合办学协议书。   第十七条 审批教育机构应当以教育机构的设立条件、设置标准为依据,并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合理的教育结构和布局的要求。   申请举办实施学历教育的教育机构的,审批机关于每年第三季度前受理,于第二年4月底前以书面形式答复;申请举办其他教育机构的,审批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个月内,以书面形式答复。   第十八条 审批机关对批准设立的教育机构发给办学许可证。办学许可证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式样,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劳动行政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分别组织印制。   教育机构取得办学许可证后,应当依照有关社会力量举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的行政法规登记,方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第十九条 教育机构不得设立分支机构。   第二十条 教育机构的名称应当确切表示其类别、层次和所在行政区域;未经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劳动行政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予以批准,不得冠以“中华”、“中国”、“国际”等字样。   【章名】 第三章 教育机构的教学和行政管理   第二十一条 教育机构可以设立校董会。校董会提出校长或者主要行政负责人的人选,决定教育机构发展、经费筹措、经费预算决算等重大事项。   校董会由举办者或者其代表、教育机构工作人员的代表和热心教育事业、品行端正的社会人士组成,其中1/3以上董事应当具有5年以上教育、教学经验。   首批董事由举办者推选,以后的董事按照校董会规程推选。董事经审批机关核准后聘任。   国家现职工作人员不得兼任教育机构的董事;但是,因特殊需要,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部门委派的除外。   第二十二条 教育机构的校长或者主要行政负责人负责教学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   教育机构的校长或者主要行政负责人的任职条件,参照国家举办的同级同类教育机构的校长或者主要行政负责人的任职条件执行,但是年龄可以适当放宽。   教育机构的校长或者主要行政负责人的人选,设立校董会的,由校董会提出;不设立校董会的,由举办者提出,经审批机关核准后聘任。   第二十三条 担任教育机构的董事、校长或者主要行政负责人和担任总务、会计、人事职务的人员之间,实行亲属回避制度。   第二十四条 教育机构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有权依照工会法建立工会组织,维护其合法权益。   第二十五条 教育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自主聘任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教育机构聘任的教师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和任职条件。教育机构应当对其聘任的教师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   教育机构聘任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应当与其签定聘任合同。   教育机构聘任外籍教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六条 教育机构按照国家有关招生的规定,自主招生。   教育机构的招生简章和广告,须经审批机关审查后,方可发布。   教育机构招收境外学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七条 教育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自主决定专业设置。   第二十八条 教育机构的教学内容应当符合宪法、法律和法规的规定。   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小学,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实施教育、教学,选用的教材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审定。   第二十九条 教育机构应当充分利用社会公共教育设施、设备和资料,并充分借助广播电视大学和广播电视学校的作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十条 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并执行学籍和教学管理制度。   第三十一条 经批准实施学历教育的学校的学生,完成学业,考试合格的,由所在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颁发学历证书。   其他教育机构的学生完成学业,由所在教育机构发给培训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注明所学课程和考试成绩,并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职业资格考试或者技术等级考试,考试合格的,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者技术等级证书。   第三十二条 教育机构刻制印章,应当持办学许可证和审批机关出具的证明,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办理审批手续。   教育机构应当将其印章式样报审批机关和公安机关备案。   第三十三条 教育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社会力量办学工作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教育机构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的督导评估。   任何行政部门对教育机构实施监督管理,不得收取费用。   【章名】 第四章 教育机构的财产、财务管理   第三十四条 教育机构应当依法建立财务、会计制度和财产管理制度,并按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设置会计账簿。   第三十五条 教育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   教育机构的收费项目和标准,由该教育机构提出,经审批机关审核提出意见,由财政部门、价格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根据该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成本和接受资助的实际情况核定。   第三十六条 教育机构在存续期间,可以依法管理和使用其财产,但是不得转让或者用于担保。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教育机构的财产。   第三十七条 教育机构应当确定各类人员的工资福利开支占经常办学费用的比例,报审批机关备案。   教育机构的积累只能用于增加教育投入和改善办学条件,不得用于分配,不得用于校外投资。   第三十八条 教育机构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终了时制作财务会计报告,并根据审批机关的要求委托社会审计机构对其财务会计状况进行审计,报审批机关审查。   【章名】 第五章 教育机构的变更与解散   第三十九条 教育机构改变名称、性质、层次,应当报审批机关批准;变更其他事项,应当报审批机关备案。   第四十条 教育机构合并,应当进行财产清查和财务结算,并由合并后的教育机构妥善安置原在校学生。   第四十一条 教育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解散:   (一)教育机构的校董会或者举办者根据教育机构的章程规定,要求解散的;   (二)因故无法开展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的。   教育机构解散,由审批机关核准。   第四十二条 教育机构解散时,应当妥善



  • 对不起,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 “几何”索解
    《沙原隐泉》教案
    “谁何”索解
    “说题”一种新的试卷分析课的教学方式於育平
    “几何的断想”吴造力
    把握高考题试题对中学物理教学的导向作用邵臻善
    多媒体技术与现代网络技术在数学教学的应用
    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途径
    帮助学生建立自尊心张蓬
    班会课设计一例唐建国
    新闻日历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沪教Z2-20100035号
    沪ICP备1103066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3786号
    执行时间:3,269.53 毫秒 | 查询数据库:12 次   
     

    招生信息



    专题网站



    信息公开



    新闻直播



    视频资源



    小剧场直播



    101直播



    电子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