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一中季冬英老师在高一年级开设《从利玛窦的中国行看明清经济与文化》公开课,从“澳门:初识China”、“肇庆:频繁更衣”、“苏州:富饶印象”、“南京:不寻常人”、“北京:礼物‘时间’、‘数学’、‘地图’、“中国:总体印象”六个环节设计教学,以利玛窦28年的中国行见闻与传教经历串联整个课堂。
二、教学主张报告
随后的研讨活动中,季冬英老师做了题为“全观课堂主张的行与思”的微报告。季老师从“缘起”、“特质”和“片段”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教学主张。全观课堂主张基于“素养目标与学科特质”、“学情特征与个性教育”和“教学实践与方家滋养”三个方面综合考量提出。全观课堂主张突出“全视角、重过程、有延展”三个特质,从“课标与教材视角、学生视角、学术视角”设计教学,以“结构化、问题链、活动群”组织教学,以“课堂留余、作业探究、学科阅读”延升课堂探究。
三、专家点评
上海市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副校长姚虹老师从“美丽校园、有趣课堂”开始点评,认为季冬英老师的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全观课堂主张”的理念组织教学,以“利玛窦的中国行”串联整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有新意,凸显“双新”理念,注重个性化教育,体现了历史学科“叙史见人”、“叙史见过程”的特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互动自然有效。姚虹老师还就史学方法的建模、教材文本的深度解读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与希望。
四、专家讲座
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黄阿明老师给与会老师做了题为《多元多变的晚明时代》的专题讲座,从“气候环境变动、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改革与政局、社会秩序、对外关系”等多个视角介绍了晚明时代的特征,介绍了前沿学术动态,推荐了多本专业书籍,助力中学历史教学,有利于中学历史教师开阔思维,拓展视野。
“全观课堂主张”的提出是“双新”背景下落实核心素养、提升教育教学有效性、开展个性化教育的一种探索,且思且行,且行且思,期望在理论探索与学科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