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梭,新学期如期而至,生物学科“双新”课改后第一次正式考验亦迫在眉睫。2月19日,生物组以“一轮复习经验交流”为主题,邀请本组高三教师分享一轮复习的经验与体会,并研究探讨在高一高二的日常教学的改进方法。本次活动由生物教研组组长薛玮珏老师主持,生物组主要教师参与。
首先,赵金萍老师总结了高三生物备课组的6条教学策略:1.注重发挥团队的集体智慧、积极进行资源共享;2.加强考试命题研究,充分挖掘网络平台等来源的题库资源,研究等级考命题趋势;3.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尤其是复杂情景下,如何运用已学知识的能力;4.加强学科阅读;5.加强情景和学科活动的教学设计,积极挖掘自我评价与学业评价上的相关情景,无情景不教学;6.加强情景作业设计和及时反馈,加强学生的互动点评。
随后,宫喜华老师结合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人体的体液调节的教学经历,从复习方式的具体实践角度分享了自身的复习经验。宫老师认为在复习过程中,应注重概念的定义与内涵的界定,复习过程中可用问题串等形式激活学生的记忆,以“大概念统领、小概念细分”的思想指导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并注重概念的交叉,在作业中利用以往的习题也可以起到“温故而知新”作用。
紧接着,顾巧英老师从新课与复习课的区别与联系的角度提出复习课更加注重培养应用已有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习过程中应将知识积极融入情景之中;快节奏的复习,必然要求知识内容的压缩的重新编排;在复习过程中,利用知识迁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生物教研组在薛老师的带领下,结合高三教师的经验分享,针对高一高二的教学过程探讨改进方式,并确定了下一次的教研活动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