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静寂,岁月轻柔。以前从来不相信,情怀会流传,记忆会发光。直到那次走在雨后的秀南古街上,仔细端详着一家家破旧老宅,才发现:时光可以带走最美的年华,岁月可以刻画老去的容颜,但过往中的莹亮,那些光阴浸染的情怀,终会停留在记忆深处,明媚了岁月,芬芳了生命。
—题记
刚来到松江时,对于它“上海之根”的情怀与历史积淀还不甚了解。零星的记忆也是松江一中对面的商场闹市。碎片串连起来,上海的繁荣呼之欲出,可伴随他的金迷纸醉,势利低俗也渐渐浮现出来,弥漫在大街小巷。难道享有“上海之根”美称的松江的古典传统文化已荡然无存,上海难道已经从根源腐败了吗?
幸好,我们来到了秀南古街。
那是一个冬末春初的周六,一个雨后的周六。由于课题研究我们小组将前往秀南古街实地调查访谈。天空阴沉沉的湿漉漉的路面地上的积水,折射出行人匆匆的倒影。公交车上的雨滴顺着车窗缓缓下落,向外望去,不断地变化着颜色,好似散发着夺目光彩的珍珠与钻石。
而我却百无聊赖地望着车窗外看着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心中的烦躁无法平静。一路上,我见到了三个世界:繁华的广场街道;静候拆迁的濒危房与老旧小区,而秀兰古街者,静静的坐落在繁华,那份几百年来的静谧安详平和宁静一直弥漫在这条街上的每一个角落。
一下车,一阵风迎面而来,吹在脸上,没有冬天的寒彻刺骨,却有一丝凉爽清香。我们一行人在打闹说笑中进入了秀南古街。沿途的古街的红色“拆”字,让我为古街未来的命运担心。这条街是否会因与这块地格格不入而被拆除了?事实证明,我想多了。
踏入秀南古街的那一霎那,我震惊了,仿佛穿越回到了几百年。青瓦上的雨滴落在青石的路面上声音清脆空灵,江南特有的小港,灰砖白墙,红门青路,路边的青苔,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典雅和谐。
足迹在青石的路上遐想,如果有轮回,那百年的我又是怎样的呢?眼前的景象,忽然模糊,一个倩影飘过,再次清晰,便看见了她。同样的雨后,一条曲折小巷延绵流淌,她手持一把纸伞,青踏在斑驳的青石街,缓缓而行,一身旗袍随风而动。仿佛梦醒,依稀听见一曲江南琵琶行柔声而起,暮然回首,我与她四目相对,颔首低语,纤细的手奏出奏出一生爱恋......
忽然,背后感受到一股冲力,嘉晟从我背后走出,拍了拍我的肩膀,问“怎么呆了,没事吧?”“没事”心中默想:这是记忆抑或是幻想,短短几分钟“前世的记忆”在心中扎根,忘不了石街踏歌而行,忘不了花前清唱,忘不了那琴瑟和鸣,更忘不了她那清秀的容貌。
走在秀南古街上,心情从未如此安静,一行人边走边拍,正事不能忘,每个人都用手机记录下古街的容貌与那份从容。
我们一路且歌且行,来到了大仓桥头,河岸边的几块破碎青瓦引起了我的注意,捡起后轻轻一丢,瓦片像蜻蜓点水一样,在水面上跃动。“喂,别打水漂了,办正事了!”“不快办完了吗?玩一会!”“快点!”所有人都很烦恼的喊着。我眉毛一挑,轻蔑的说:“怎么了,难道不会打嘛?”“谁说不会!”“那会的来试试呀!”不一会儿,大仓桥下,传来,一阵阵欢快的笑声与喊声。
步伐慢慢轻移,站在大仓桥上,下方的河水微波荡漾,百年前的繁华早已不在,繁华散尽空留恨。而这条街却如此和谐,老人下棋谈天,却无一不是怀念百年前的繁华安定。
至此,我才相信,情怀不会流传,记忆会发光。无论时光荏苒,岁月流逝,那些记忆,那些情怀中会扎根于记忆深处,开花,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