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母亲河之一黄浦江并不是天然河流,而是人工连通、疏浚多条河流而成的河流。据《上海志·建置沿革》记载,“上海地区,春秋属吴。战国先后属吴、越、楚,曾是战国四公子之一春申君黄歇的封邑”。原来,黄歇到封地之后,发现这里水患频繁,于是开始了大规模的治水工程,凿通河道,沟通太湖到长江,大大减轻了太湖周边的水灾压力。因为春申君的功绩,这条人工河被先后称为黄浦塘、大黄浦,又名黄歇浦、春申江,清朝时期定名为黄浦江。而上海的别称“申”,也是来自于春申君。
在松江区石湖荡镇东夏村,一块状如巨舰的三角洲从“入”字形的水面直突入江心,斜塘与圆泄泾在此汇流,并形成一条全新的河流——黄浦江,“船头”所在便正是黄浦江零公里,即“浦江之首”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