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 沪剧瑰宝
高二14班 马新茹
“我不知道什么是经典,但若要我推荐一部,那便是《挑山女人》”。
2021年3月30日,美琪大戏院,《挑山女人》上映,华雯团长主演。很荣幸我能在现场欣赏这部已经连续演出十年、总计280多场的经典剧作。
全剧情节曲折起伏却又在情理之中,内容真实而又动人,一改我们对戏剧的刻板印象。亲情、爱情、爱国情多种情感交织糅合,不禁使人潸然泪下。巧妙的暗示照应、情感的真诚表达,扣人心弦。全剧分为六场,演员们凭借精湛的表演能力和对角色的深刻理解,塑造了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宽容质朴、心怀感恩的挑山女人王美英;为人忠厚、老实痴情的成子强;爱儿情深、对儿媳产生怨恨但能放下成见的婆婆;努力学习、体谅母亲辛劳的儿女等角色。人物形象鲜明,富有特色。不仅具有艺术欣赏价值,也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17年,一个家庭终于摆脱了曾经的阴霾与不堪,和千千万万个家庭一起走向富裕的前方。这中间,除了像王美英这样的劳动人民艰辛付出,更有政府和党的关怀。村上给美英提供了去宾馆的工作机会,弟郎和幺妹能用奖学金继续学业,大郎在残联的帮扶下学习盲人按摩……党的关怀无处不在。这部剧在浓厚的艺术气息中,不仅真实地再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个小家庭的发展史,也浓缩地描绘了伟大祖国的一段发展历程。我深深地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导和国家的日益强大。
作为一名新疆部的学生,我很高兴有机会再次感受到上海的魅力。《挑山女人》已经在全国遍地开花,在多个地区以不同的剧种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这个原本发生在安徽的故事,上海把它讲好,再传播得更远。这生动地阐释了上海海纳百川的精神,不仅推动了沪剧的发展,更实现了不同地域间的文化交流。
美轮美奂,经典永传。难忘上海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礼赞——沪剧瑰宝《挑山女人》。
一个坚强的女人
------《挑山女人》观后感
高二(12)班 玛依热·麦提如则
中国传统文化是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的文化。沪剧也是其中之一。
华雯,上海宝山沪剧艺术传承中心主任,从艺近四十年,先后主演过四十多部戏剧大戏。她以精湛的演技和深厚的艺术修养,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3月30日晚上,华老师主演的《挑山女人》在南京西路美琪大戏院演出。我有幸得到去欣赏这场演出的机会。
这部戏中,华老师主演的王美英这一角色是一位早年失去丈夫,和婆婆与三个幼子一起在大山里过着清贫生活的女人。为了维持生活,她想要珍惜村委会给的机会,去镇上的宾馆工作,却被婆婆阻止,婆婆怨恨以对,以至于婆婆抛开她们独自生活。在生活的压迫下,王美英想过结束生命,最后却为了三个孩子打消念头,去做一份连男人都很吃力的工作——挑山。挑山就是把人们的物品送到山上,百来斤重的东西压在她肩上,崎岖的山路使她的脚磨损长茧子,就这样挑了十七年。十七年的光阴里,邻里乡亲们的关心和帮助使她心怀感恩;她时时教导孩子们要珍惜学习的机会,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等三个孩子有了出息,准备走出大山为各自的未来奋斗之时,教导他们要为邻里乡亲和村委会所做的一切心存感恩,并且不忘本,将来以更好的成就报答他们。
在欣赏完这部戏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我为这位挑山女人的坚强姿态所打动。她以坚强的意志面对人生的大风大浪,一个人勇敢地担起了家庭的责任。反观当下社会,有些人却缺少像她这样面对人生挫折的勇气,经受不住生活的考验,得过且过,任自己被挫折打败。
海明威说过:“勇气是压力下的美德”。只有具备强大的勇气才能取得成功。世界上的人分两类,一类为无勇气的人,他们遇事退缩,不敢面对困难;一类为有勇气的人,他们有着坚强的意志,遇到挫折从不气馁,反而越战越勇,胜利早晚是属于他们的。在平常的工作,生活,学习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困难,这时我们应当鼓起勇气,积极去寻找解决的办法,而不是抱怨。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人生充满了痛苦和挫折,没有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将会一败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