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第一学期第十三周升旗仪式
时间:2020年11月23日 地点:各班教室 主持:高一(5)班 叶方逸
发言:课程教学中心主任 周慧瑛老师 议程: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高一(5)班的叶方逸,下面我宣布2020学年第13周升旗仪式现在开始。
请全体起立,面向国旗。
升国旗,奏唱国歌。
礼毕,请坐。
同学们,转眼间本学期已过去了两个多月,你是否感受到学校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而增设的多样的分层分类课程?你是否感受到老师们的课堂正在向“高效的互动课堂”转型?你是否感受身边的同学不仅有认真的学习态度,还是适合的学习方法?我想答案是肯定的,下面有请课程教学中心主任周慧瑛老师就学校这两个多月以来的“教与学”情况做一个诊断。
今天的努力成就明日的精彩
秋意渐浓中的校园内,老师和同学们为教和学探索、实践,携手同行,却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
目前学校正处于“构建学研课堂”的“第二轮双月攻坚行动”中,全校的老师乘着双新示范校建设的东风,积极推动核心素养下的学校课程教学改革,主动构建“5305互动有效课堂”实践,努力践行以终为始的教学设计,通过教学行为的改变提升课堂有效性,服务于同学们课堂上思维的生长。学校学术委员会的专家老师们进入课堂,加强观察与反馈,通过诊断助力课堂的密度和效度的提升。这是老师们行动的表率,课堂在老师们“学、研、思与行”中无限的拓展,得以生长。
本学期,学校首次面向学科发展最顶尖的同定向供给的荣誉课程。或许有的同学会有疑问,我想参加却暂时没有资格怎么办?没关系,学校后续还将陆续开设挑战课程,我们以往的培优和夯基的课程也继续推出。这样的分层分类课程,是学校在充分尊重同学们个性化和差异化需求的前提下,结合不同学生不同特点的因材施教,目的是期以激发大家的学习潜能,鼓励大家看到生长的空间,引导追求卓越。
此外,学校也搭建了“达人赛”、“学科擂台赛”、“一览学生讲坛”、“高三学习一招鲜学生众筹课程”等展现同学不同兴趣和施展潜能的平台,学校为你提供了诸多高质量发展和提升的选择,面对这样富有挑战的学习体验,你是否做到了“为每一次自我素养提升的机会拼尽全力”?
开学伊始,潘校长在开学典礼上发表了题为《我们共同创造一种高品质的学校生活》的讲话, 刚才老师所描述的正是学校围绕这一改革立意,不断致力于提升同学们课堂获得感的努力和实践。那么同学们呢?
回顾两个月前,是否多少有些摩拳擦掌地期待一个新的起点;回看两个月的足迹,这条学习和生活的轨迹是否仍然通往各位梦想的彼岸。根据学习情况,老师给出8条建议:
第一,提前预习,心中有数。预习的重要任务是了解新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为课上更好地学习做准备,而非泛泛通读一遍。
第二,课堂40分,高效把握。最好的学习状态,就是学会把握好课堂时间。
第三,独立作业,查漏补缺。独立作业是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必经之途,也是老师们检测教学成效以及调整课堂教学的风向标。
第四,零散时间,充分调用。学习的改变不在于一朝一夕,而是日积月累的坚持。
第五,课余巩固,合理分配。高效利用时间,学会确认最重要的事情和学会放弃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但更关键的是学会执行。
第六,学疑困惑,定期清除。对于不懂的知识点和题目,要做到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我们可喜地看到课后同学们围绕老师追问的情形,我们更希望每一位同学可以主动学习、把握机会的进步。
第七,学习总结,日常梳理。错题整理不在于题量的扩大,更重要的时候对于题型、常见错误或者重要考点进行分类归纳,将解题思路和方法一并总结,在反思错误的过程中明确考点和重点,为将来的学习节约时间。
第八,资源整合,为学所用。每位同学的学习资源都是多样的,可以是身边的同学、可以是一本教辅,也可以是一堂机构补习课,不要在学习的道路上成为一个孤独的行者。
同学们,学习需要“真努力”,不是比谁花的时间更多,而是找到合适方法,能否心无旁骛地全身心投入。学习不是盲目地“比天高”,而是找到适切的定位,瞄准自己的发展空间一步步迈进。习总书记号召“广大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桥架路,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祝愿每一位一中的学子用今天的努力创造明日的属于你的精彩!
感谢周老师的发言。 老师们,同学们,在松江一中这样温暖的校园里,我们每个同学都得到了不少改善自我高效学习的机会,面对老师们的辛勤付出,我们也不禁想对她们说一句“有你们,真好”!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做到周老师给出的“8条学习建议”,为每一个一百分拼尽全力,为每一次自我素养的提升拼尽全力。
今天的升旗仪式到此结束,感谢同学们的聆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