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左侧用户区
双月攻坚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打印此文
 松江一中.net > 教学探索 > 双月攻坚 >> 正文
构造学研课堂,提升课堂价值——记生物组薛玮珏老师教学研讨课
更新时间:2019/12/19  作者:生物教研组 宋孜昊  阅读:2910次  
    2019年12月17日,松江一中生物教研组开展了一节名为《核移植与干细胞技术》的研讨课,由区学科名师薛玮珏老师执教,形成了生物学科“学研课堂”的范例。
    薛老师这节课是选修教材细胞工程中的一节内容,对于高二的学生而言,通过高一时细胞分化和全能性、克隆技术的学习,其实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知识储备,但学生对这些技术的意义却并不了解,教材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薛老师独辟蹊径,对教材作了二次开发,广泛收集资料,将整个动物细胞工程的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将教学重点落在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上。整个教学环节脉络清晰,遵循一条问题主线,立足学生的认知实际,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设置起点低、步伐小,在层层递进中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课堂中师生交流积极,互动频繁,得到了听课教师的一致肯定。
    生物教研组长赵金萍老师主持了这次教学研讨交流会。首先,薛老师进行了教学设计说明和课后反思。接下来,大家纷纷围绕主题进行点评,对于情景引入、概念生成、重难点的突破、教学目标的实现等环节逐一分析研讨,找亮点,寻不足,并给出了建议和意见。潘建荣校长也给了这节课高度评价,正如潘校所言:如果有学生因为薛老师今天这节课而立志从事生命科学研究,那我们打造学研课堂的目的就达到了。
    确实,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凡事从根基上下功夫,自然会有显著成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培育创新人才的摇篮。生物组的全体教师将一如既往地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创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构造学研课堂,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努力为培养创新人才贡献力量。





  • 对不起,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 沪教Z2-20100035号
    沪ICP备1103066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3786号
    执行时间:31.25 毫秒 | 查询数据库:12 次   
     

    招生信息



    专题网站



    信息公开



    新闻直播



    视频资源



    小剧场直播



    101直播



    电子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