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一中
校园霸凌举报信箱
网上选课 问卷
信息公开
发表文章
网上阅卷(外)
百度搜索
管理平台
联系我们交通指南友情链接
学校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松汇中路601号
学校邮编:201600
联系电话:(021)57822996
电子邮箱:sjyz@sjedu.cn
学校网址:www.sjyz.sjedu.cn
* 校长信箱* 支部信箱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版权申明更新缓存
 


折叠
左侧用户区
展开
左侧用户区
1-3文明修身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打印此文
 松江一中.net > 专题网站 > 上海市文明校园创建 > 2017-2018年度上海市文明校园创建 > 一、基本指标(6) > 1思想教育深入师生素质提升(4) > 1-3文明修身 >> 正文
文化:自由与秩序之上
记第一次传统文化微讲座
更新时间:2018/4/2  作者:松江一中 佚名  阅读:1775次  
3月28日中午,我校语文组在演讲厅组织高一高二部分学生开展了一次关于优秀传统文化微讲座的学习和交流活动,本次活动由语文组王志成老师主持,由李烨老师主讲。
    首先,王老师介绍了本次活动的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校作为传统文化特色学校,理应承担起“燃传统文化精神,传一中不熄薪火”的责任与使命。最近,《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正在央视热播,其文化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国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守望。
    接下来,李老师向现场的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文化是什么?这个问题问得全场一时鸦雀无声。李老师说,关于文化,世界各地有逾230种不同的解释,而在他看来,“文化”就是让人做自己的主人,也即让一个人拥有秩序之下的自由灵魂。
李烨老师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他对文化的认识和见解。
    他说我们之所以对文化感到陌生,是因为我们走得太快,以致我们习惯了服从现成的真理,缺乏思考。李老师举了“夸父逐日”的例子,这位几千年以具有远大志向且一路矢志不渝的形象出现在各大读物上的夸父,一味追求不可得之物,真的是值得夸耀学习的吗?李老师推陈出新地解释了这个故事,所谓夸父逐日,“日”该是指“时间”,寓意人是永远追不上时间的,但是人可以在死后留下那一片生生不息的桃林……这一解释无疑打破了我们大多数人的认知。由此可见,即使是耳熟能详的掌故,我们也未必真的理解透彻了,只有跳出僵化思维,放缓脚步沉下心去思考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我们才有可能离文化更进一步。
    文化似乎被戴上了“高大上”的帽子,一下子和我们更有距离了。但李老师又说,文化是“最现实的不曾远离”,例如现下为人所热议的“公共意识”缺失,人人自扫门前雪,不问他人瓦上霜,不正是封建意识的体现吗?又如课文《孔雀东南飞》,孔雀为何要向东南飞呢?因为精卫填海后,鸟便象征了人死后的灵魂,而东南方向,正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文化,正是这样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我们没有发现不代表它便不存在。
    至此,李老师引出了他的第三个话题:文化——曾经在路上,依然在路上。文化带给我们的持续性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其中既有精华,亦有糟粕,我们应该如鲁迅先生所言,奉行“拿来主义”,敢于批判本土文化,也要勇于接纳外来文化——做到后者的前提是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文化自信,坚信中华文化的的底蕴和影响力。作为炎黄子孙,传承中华文化是我们的历史责任,我们有义务把它带向更辽阔的远方。
    讲座随着李烨老师“文化是个体灵魂的最华美的衣裳”的总结进入了尾声,李老师为我们节选了当代著名诗人流沙河老先生致何洁女士的一封情书作为收束,向我们展示了惊鸿一瞥般的文化魅力。诚如书简中所言,这 “短促的一生”“我们所剩下的不多了”,如何还能虚度呢?趁着“草长莺飞”的年华,追求深邃的文化吧!
    譬如,在这阳光和暖的午间,静静地听一场李烨老师诙谐生动又不乏深度的讲座。
 
附听后感两篇:
 文化之于我们
高二9班  沈婧娴
     文化是什么?
     是课堂上的诗词?是生活的艺术?是千百年的历史?还是……无数个答案飞快地在脑中闪过,又被我一一否定。这个常常被我们挂在嘴边的词,对我们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李烨老师的问题宛如当头棒喝,霎时让我意识到了自己的浅薄无知。
     李烨老师给出的答案发人深思——文化,就是置于秩序之下的能让人拥有自由的灵魂的力量。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从周朝周公制礼作乐伊始,华夏大地有了秩序,此后千年,虽有崩坏,却终归得到了发展和巩固。至于当下,社会似乎已井井有条,我们却在“僵化”的路上越走越远。归根究底,秩序也是一种文化,当我们长时间处于被动接受文化的位置,自然而然地就学会了服从和漠视,遑论自由的灵魂了,这是远比文化匮乏更可怕的事。
     至于“自由”,康德说,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我们以文化为阶梯,秩序为扶手,上青天、揽明月,到天涯、读圣贤,随心所欲不逾矩,是为“自由”。
     诚如李烨老师所说,我们对文化感到陌生,是因为我们的“脚步太匆匆”。我们挤不出一点时间静下心来读一个故事、品一段人生,更别提挖掘躲在文字背后的深意。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夸父逐日》是勉励一个人树立远大的志向,并矢志不渝地为之奋斗的故事,然而如夸父一般一生追求不可得之物至油尽灯枯,真的不可悲吗?“日”除了是太阳,还能是什么?所谓“一日三秋”,“日”也可以是时间啊!何不把《夸父逐日》理解成人是永远追不上时间,却可以用有限的光阴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种植一片生生不息的桃林?
     正是这些我们自以为耳熟能详的“文化”,却常让我们“出乎意料”。
     文化不曾远离我们,这我是晓得的,但是我们与文化之间总有层隔膜,这也是显而易见的。辩论的经验告诉我,要想有“高立意”,不如试着联系联系传统文化。积习也好,沉疴也罢,当代社会到底是从过去走来的,怎会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有时把它想得太过简单,有时又不合时宜地“敬而远之”,岂不糊涂!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魂所在,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在这个多元文化相互碰撞最为猛烈的时代,如何遵行“拿来主义”,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不能抛;我们更应孜孜以求,以主人翁的姿态落落大方地拥抱传统文化,不轻视亦不生畏。
     适逢草长莺飞的年龄,让我们一起呵护文化这件“个体灵魂最华美的衣裳”,一起守望它的回归、期许它的明天。
 
                   传承中华文化,我们在路上
                                                        高二11班  迪丽萨尔
    今天中午,听了李老师的讲座“燃传统文化 自由与秩序”获益甚多。                               
    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不仅仅在科技和人文方面给后人以深远的影响,在传统文化方面也使国人获益良多。回顾历史,中国的文化发展五千年,鼎盛了一千年,又衰败了五百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衰历程可以说是偶然的,也是必然,而中华文化之所以没有被其他民族所毁灭,主要是因为中国面海背山的地理环境。但正是有了这样的地理位置,也阻碍了西方文明的进入。中国统治者大国思想的存在和唯我独尊的原因,使中国文化停滞了数百年。清末时因为鸦片战争的开始,使中华文化落后于西方文化。正如演讲里所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国古代统治者的中央之国思想,就是没有一定的秩序,陶醉于前人的成就之中,无约束的放逐自我,紊乱秩序,这是中国海洋时代缺失的内在原因。
    既然是“燃传统文化”,首先对传统文化有个正确的理解和追求。正如李老师所讲,文化不是脚步匆匆,急功近利的目标,这只是它的表面,而真正的文化是需要我们深入探究和思考才能达到我们所追求的它背后的精神。文化是具有连续性的,中国文化曾经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现在也依然是的,所以说文化曾在路上,依然在路上。

    在这个网络迅速发展的时代,文化的融合性显得格外明显。所以我们要批判地继承自己的文化,要在一定的秩序之内自由地坚守和发扬中国文化,同时也打开文化之门,了解世界文化,让世界也了解中华文化。世界需要中国,需要多样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坚守并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 对不起,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 >> 查看所有评论

        没有任何评论


    沪教Z2-20100035号
    沪ICP备1103066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3786号
    执行时间:31.25 毫秒 | 查询数据库:12 次   
     

    校园开放日



    专题网站



    信息公开



    新闻直播



    视频资源



    小剧场直播



    101直播



    电子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