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新好!
今天我站在这里,心里感慨万千!四十年前,我和你们一样站在这草场上聆听校长先生的国旗下的讲话!二十多年前,我作为老师也曾站在这儿为同学们作过国旗下的讲话!今天在这里我又能有机会能为大家作国旗下的讲话!很是荣幸!今天我讲的是:校园平安靠大家。
在我国,学生因意外伤害死亡事故最高段发生在校园和上学的途中;而在学的青少年中,又以15~19岁意外伤害的死亡率最高。
意外伤害不仅造成了大量少年儿童的永久性残疾或早亡,消耗巨大的医疗费用,而且削弱了国民生产力。不仅给孩子及家庭带来痛苦和不幸,也给社会、政府及学校造成巨大的负担和损失。因此,校园安全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也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校园事故种类
放学和下课时在楼道、门口等黑暗和狭窄的地方互相争先而造成的挤压、践踏等事故。
体育活动或课上不遵守纪律或注意力不集中,活动随意,体育器械使用时不得要领而造成的伤害。
3、劳动事故
在劳动或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安全事故。
学生交往不良,哥们义气拉帮结伙,防范措施不得力,学生受到校外不法之徒的侵害。
学生取暖、用电、饮食不当而造成火灾、触电、中毒等事故。
因学生特殊疾病、特殊身体素质、异常心理状态受到意外冲击而造成的伤害。
自救自护能力差,遇到暴风雨、地震等自然灾害无法有效防卫造成的伤害。
由于对卫生重视不够,卫生设施差等问题引发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隐患。
二、校园安全常识
在教室内活动,同学们需要注意的几点:
(1)防磕碰。不应在教室中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防止磕碰受伤。
(2)防滑、防摔。室内比较光滑,要注意防止滑倒受伤。
(3)防坠落。不要将身体探出阳台或者窗外,谨防不慎发生坠楼的危险。
(4)防挤压。教室的门、窗户在开关时容易压到手,也应当处处小心。
(5)防火灾。不带易燃危险物品进校园。
(6)防意外伤害。不带锥、刀、剪等锋利、尖锐的工具进校园,防止有人受到意外伤害。
2、课间活动
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
(1)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2)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能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神集中、精神饱满。
(3)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体育活动是锻炼、增强体质的重要课程。体育课活动安全上要注意的事项也因训练的内容、使用的器械不同而有所区别。
(1)遵守活动纪律,服从指挥,这是确保安全的基本要求。
(2)准备活动要充分,放松活动要充足。
(3)剧烈运动后,不要马上大量饮水、吃冷饮,也不要立即洗冷水澡。
(4)在激烈的运动中,自觉遵守竞赛规则对于安全是很重要。
上学和放学的时候,正是一天中道路交通最拥挤的时候,人多车多,必须十分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2)集体外出时,要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结伴外出时,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戏;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不要东张西望或做其他事情。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在雾、雨、雪天,最好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以便于机动车司机尽早发现目标,提前采取安全措施。
(5)上学放学骑车的师生一定遵守交通法规。不逆行;转弯时不抢行,要提前减慢速度,不多人并行,不互相追逐、打闹。
同学们、老师们:校园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保护好每一个孩子,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已成为我们全体师生日常学习、工作、生活的重要内容,让我们携手并进,为创造一个平安校园而共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