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高中最后2年的冲刺,我们能做的不只是目送,可以亲眼目睹,亲身参与。
——题记
女儿去年因至德国交流一年向学校提出休学,本以为随着她休学,我那不称职的家委会委员也就从此卸任。不料9月10日,女儿告知我这职位随着她复学而被激活了,隔天要参加这学期的第一次家委会……
心里着实忐忑不安,因为2015年第一次加入家委的我,感觉尚未对原先班级的建设有所积极贡献,再次占着这个职位更是心虚,因为对女儿的新班级一无所知,对学校的近况也是空白一片。但既然受邀,也就恭敬从命吧。
家委会会上,校领导详细介绍各项组织的更新、改革及成就。高二年级分会场上,年级组长李志成老师诚诚恳恳把这一届学生的特质和未来升学的严峻状态原原本本告知在场的家委,也提出许多积极对策,热情邀约家委们一起积极参与年级活动。(1)班张珅铖爸爸及(10)班李怡晨爸爸当场允诺将以自己的资源支持校方的规划,两位父亲均明确表白辅助的学生由校方安排,不以自家小孩为目标, 那种大气和爱校的胸襟, 让人钦佩。我想,那一刻,在座的家委应该都是心有戚戚焉,自问:我们能为孩子做什么? 能为学校做什么?……
就这样“ 柚见星期二”家长志愿者活动在家委会委员的积极筹措中酝酿着……
2017年9月19日晚上六点不到,我成了第一批家长志愿者之一走进高二(2)教室,同学此起彼落的声音,随着我进教室而逐渐安静。依照规定要先点名,却未见名单,只好求助同学,热心同学从电脑里找到,我跟同学打招呼,正式晚自习前,让我先点名,避免影响大家自修时间,然后各自安好。
就这样,我静静地看着自己带过去的书,坐在靠墙的位置上,当然,抬头留意下同学的情况,还是必须的,一张张专注课业的表情令我动容,静瑟的教室,能听到的只是翻书声。连李老师巡堂也是听不到脚步声(估计不想打扰孩子) 中间休息10分钟时间, 同学们都在讨论,数学好难不会解题,铃声再次响起,很快孩子们又进入上课状态。
这群孩子让我好感动,对自己负责,遵守晚自修公约。班主任卢老师在八点半过后特地来到班级探望,我想他也应该很放心……殊不知得到最大收获的人是我,真心感谢这个美好的陪伴,是19个孩子陪我,3个小时看完了放置许久的书籍,重回了一趟青春时代。教育最大的价值更在于“此时无声胜有声”。
或许,我们曾抱怨一中坐落在繁华的老城中心;或许,我们害怕孩子在热闹商圈迷失,无法在车水马龙的喧嚣声中静心读书。当然,我们也不免质疑城乡师资的落差或许让孩子心中难以突破、提升……但作为家委,我们感恩班主任和家长们的认可,给予我们近距离地微观学校的机会……我们看到学校在客观环境如此艰巨的条件下,仍千方百计地砥砺老师,提升老师工作的热情和关爱,倾心唤醒孩子们成才的渴望。只有孩子向上的心被激发才能克服学习中所有的困难, 勇敢而坚毅去迎接人生中的挑战。
未来两年,作为家长,除了不舍孩子、感恩学校,让我们来一场 “柚见星期二“静伴之旅。这学期每个班只有16位家长有此机会,走进教室看看一个个青春年少是如何自觉,目睹一双双清澈眼眸是何等自信,唯有亲身感受静心的学习氛围,才能明白孩子的不易与难得。
这无言的陪伴和理解是我们能给孩子最大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