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上午,2016届见习教师沈佳茜与高一(8)班同学就“高中生与手机”这一议题,进行了别开生面的讨论。列席旁听的观课团,除了德育处与师资处的老师们,还有数位班主任教师。
沈老师以回溯的方式,逐一呈现学生不久前亲历的南京行画面,自然而然地引出主题。继而,请学生设想“假如上高速的时候发现自己没带手机,我的第一反应是(或我的内心是)…”,感知手机的不可或缺。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手机的利与弊,理性归纳手机对于高中生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最后,引入“无手机恐惧症”,给出班级问卷调查结果,鼓励学生设定无手机日,制定日程表,妥善处理与手机的关系。
从手机依赖现象到手机的双重影响,从无手机恐惧症到适度使用手机的行动计划,沈老师的主题选择与教学设计,可谓充分体现了主题班会课力求解决学生真实问题的教育旨趣。值得一提的是,短短四十分钟,她综合运用了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如小组合作学习、情景表演与角色扮演等,使得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氛围热烈且不乏思维的火花。此外,不难看出,沈老师在课前做了充分准备,如问卷调查与统计,学生告别手机实验与随机访谈等。 从见习教师到专业教师,沈老师让观课团的教师们看到,“专业”已在她的努力下悄然而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