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1日,单慧璐老师带领高一(5)班的学生开展了一堂主题为“拖延现象的心理机制与可能的矫正策略”的班会汇报课。前期,单老师向学生们发放了《关于高中生的拖延症调查》的问卷,通过匿名形式了解班级学生拖延症的相关情况,并请每一位学生写下自己关于拖延症的故事,放在信封中,作为课堂交流的准备。
上课伊始,单老师播放《拖延症之歌》,画面中几位外国青少年在欢快的节奏中唱出了拖延症候群的症状,也引发了学生们的共鸣。接着,三位学生分享了他们的拖延症故事,并由其他同学做出“诊断”,找出问题,提出建议。在分享、交流、思考中,学生们发现拖延症多是因为自控力不强,计划性不强。于是单老师顺势引导学生们思考,拖延症究竟是什么?可能的矫正策略有什么?带领学生一同探寻拖延症背后的原因。通过一段TED演讲,单老师介绍了三类拖延症典型,并介绍大家认识了破坏我们理性的猴子和打败猴子夺回自控的怪兽,令学生们印象深刻。最后单老师为大家提供了告别拖延症的几点建议:确认目标,制定详细计划,采取奖励机制,保持好的状态。相信学生们都能通过这节主题班会课在“抗拖行动”中有所收获。 从主题班会课主题的选定,可以看出见习教师们关注到学生的实际状况,并有所思考,引导学生不断自我提升。“和美奋进”的校园文化,始终滋养每一位新老教师,见习教师们定能不断成长,收获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