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一中
校园霸凌举报信箱
网上选课 问卷
信息公开
发表文章
网上阅卷(外)
百度搜索
管理平台
联系我们交通指南友情链接
学校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松汇中路601号
学校邮编:201600
联系电话:(021)57822996
电子邮箱:sjyz@sjedu.cn
学校网址:www.sjyz.sjedu.cn
* 校长信箱* 支部信箱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版权申明更新缓存
 


折叠
左侧用户区
展开
左侧用户区
校园快讯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打印此文
 松江一中.net > 新闻中心 > 校园快讯 >> 正文
松江一中悦读节“品读经典”荐书活动高二年级获奖名单
更新时间:2017/5/15  作者:教学处 周钢  阅读:1858次  
高二年级“品读经典”荐文获奖名单
 
一等奖
1、高二(4)班  沈诞丹  哭着,笑着,都要活着——品读余华小说《活着》 的人世沧桑
2、高二(9)班  郭玉芊  自由无自我 何处能寻求——《自由在高处》的“自由”追问
3、高二(7)班  翁  欣  无穷的希望和无尽的爱——推荐读物之《了不起的盖茨比》
4、高二(4)班  庄逸健  永恒的母爱--推荐莫言的《丰乳肥臀》
5、高二(6)班  张沁怡  群星照亮长河 ——读《人类群星闪耀时》
 
二等奖
1、高二(1)班 庄燮豪   给时光以生命,给岁月以文明 —— 推荐书目之《三体》
2、高二(2)班  沈芙茗  让青春真实存在 ——推荐书目《海边的卡夫卡》
3、高二(3)班  刘  浩  行走在文化的苦旅中 —— 推荐余秋雨《文化苦旅》
4、高二(6)班  陆  瑶  为决定性的瞬间准备着 —— 读《人类群星闪耀时》
5、高二(6)班  马欣澜  生存的意义 —— 读《人间失格》
6、高二(8)班  李天遥  无惧改变 勇往直前 ——读《荒野的呼唤》有感
7、高二(7)班  朱海珍  另类读心术
8、高二(10)班 吴乐琪  人世的白夜 —— 推荐阅读《白夜行》
9、高二(10)班 富佳杰  壁垒之下 苍穹之顶 ——推荐阅读《海上堡垒》
               
三等奖
1、高二(3)班  蔡瑜慧  不一样的世界观——《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2、高二(3)班  陆  遥  人生在世,永远也不该演戏作假——《局外人》
3、高二(4)班  鲁奕杰  生活的哲学——《苏菲的世界》
4、高二(4)班  陆郑航  岁月静好,浅笑安然——《瓦尔登湖》
5、高二(6)班  施  宇  何为人类中的群星?
6、高二(6)班  钱宇童  人类群星闪耀时
7、高二(5)班  薛  进  群星闪耀
8、高二(7)班  山陈晨  他的诗,他的思想
9、高二(7)班  杜睿喆  野火——燃烧的生命
10、高二(8)班 田笑菡 《百年孤独》
11、高二(1)班 沈  银  仰望历史璀璨星空 ——《人类群星闪耀时》的阅读之路
12、高二(9)班 张雯洁  推荐读物:《撒哈拉的故事》
13、高二(9)班 黄逸雯  一场梦归 —— 推荐《红楼梦》
 
附一等奖荐文
哭着,笑着,都要活着
                     ——品读余华小说《活着》的人世沧桑 
   那风雨动荡的年代里,只看过教科书上对大人物的寥寥几笔,从未走进最底层人物的内心,只有过摔跤时满世界的喊疼,从未体验过生与死的决绝,直至我看过《活着》。
   书名叫《活着》,讲的却是一个不让人活的故事。
   作者叫余华,《活着》是他的处女作。全书讲述的是在大时代的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渐次展开中的一个叫福贵的小人物的坎坷一生。他自小就是地主少爷,放荡成性,长大后嗜赌,终于输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中福贵因母亲生病前去求医,不料半路被国名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俘虏,回到家乡才知道母亲已经过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哑巴。
   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家珍因患有软骨病而干不了重活,儿子因与县长夫人血型相同,为救难产的县长夫人而抽血过多致死,女儿凤霞与队长介绍的城里的扁头二喜喜结良缘,产了一个男婴,却因难产出血死在了手术台上,而凤霞死后三个月,家珍也相继去世,二喜是搬运工,因吊车出了差错,被两排水泥板夹死,外孙苦根便随福贵回到乡下,生活十分艰苦,福贵把豆子喂苦根,结果被撑死。生命中的温情被死亡撕得粉碎,只剩下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絮絮叨叨的回忆。
   这本书与另一本书很相似,就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连字数也差不多。
   这本小说体现了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在《活着》中,书中并没有直接表现时代的词语,将大量后人的定义省略,只是通过娓娓道来的叙述,可以很自然推出发生的时期,且故事十分清晰地表现了时代特点,可见,小说表现了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真实,一种独立于外部世界而又真实的文本世界。
   而另一点,小说与《老人与海》一样,都在描写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活着》的主人公福贵年少时不学无术,长大后又是嫖又是赌,到后来学会珍惜家人时,却是手无缚鸡之力,看着家人接二连三离他而去。可是,当我们读此书时,对于福贵毫无鄙视之意,甚至会敬仰他。
   因为他遭受了太多苦难,经历了太多的绝望,当他没有希望,只想维持现状,平静地活着时,生活却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打击,又或者他看见了希望,实则却是更深的深渊。在他身上有一种看淡一切,看淡生死的超脱,他或许已不再因快乐而笑,也不会因痛苦而哭,生活剥夺了他的一切,而唯一剥夺不了的是他活着的自由,活着的意志。扪心自问,他的苦难我们是否有胆量去接受,我们是否真正地活着。
    正如周国平所说:在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受难者如同伟大的受难者一样受到世世代代的敬仰。人们总是回避苦难,却无法站在肯定人生的立场上来发现苦难的意义。
    即使处在最恶劣的环境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即可以选择接受苦难的方式。显然,生活剥夺了福贵的一切,可福贵依然活着,承受了太多的苦难,可这些苦难也教会了福贵看淡一切的超脱,正如海明威所说:好汉可以被毁灭,但绝不能被打败。
    很喜欢陀思妥耶天斯基的一句话:我只担心一件事,就是我怕我配不上我所受的苦难。是的,苦难打败了你,那是苦难,若苦难无法将你打败,你即打败了苦难,那是财富。世上所有的受难者正如伟大的创造者一样,受到尊敬。
    很庆幸,我没有生在那个年代里,很庆幸,今天我依然活着。我愿接受苦难,去表达我自身活着的意志,我愿接受苦难,去领略人生的超脱。在苦难中,得到凤凰涅磐般的重生。我笑着,哭着,但我一定活着。
    今天,我活着,明天,我还活着,后天,我依然活着。活着真好。
(松江一中   高二(4)班  沈诞丹)
 
 
自由无自我,何处能寻求
               ——读《自由在高处》有感                
    翻开熊培云先生的《自由在高处》,第1、2页分别只有一句文字“You the Freedom”,“你即你自由”。可现实的残酷往往提醒着你,很多时候你无法主宰你自己。
    这些情况中,最极端的例子莫过于你遭遇了绑架,这必定会让你彻底失去自由。此书的《奖励你,控制你》章节中就详细地阐述了这一情况。而奖励机制则是其主要叙论对象。
    所谓奖励,它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它最大的作用是激发个体的潜能,但或许你不知道,它更能实现对个人与群体的间接操纵。你或许并不理解,这是所有统治者实施统治与操纵的密码。
    第一个故事,绑架者对被绑架者实施了“赚分”的机制。被绑架者温顺听话地吃饭、睡觉、娱乐,便可“赚分”,不按时吃饭等行为则会扣分。而赚取的“分”可以换得金钱、衣服、电视机等等一切她想要的东西,除了自由。
这种生活,看似体面,看似无忧无虑,但这一切都是虚的。因为谁都知道,这是一种别无选择且毫无保障的生活。任何以屈服换取的 “舒适”都是不牢靠的。没有自由,一切都是幻影。
    讨论并没有结束。不妨想象一下,若被绑架者有100人之多,情况还会如此吗?有了群体,必定会有等级。有了等级,这俨然成了一个社会。绑架者运用这一心理,挑选出几名被绑架者负责管理和改造其他囚徒,发展出囚徒中“权力的头牌”,而当普通囚徒与“头牌”囚徒起冲突时,甚至会把绑架者视为解救她们的人。
而囚徒们,渐渐地忘记所从何来,她们的生活目标不再是逃出去,而是如何从普通囚徒中脱颖而出,变成“头牌”囚徒,接近管理核心。能与绑架者共进早餐或者在院子里散步甚至成为她们互相嫉妒,可以为之荣耀的事。此时,反抗绑架者变得没有意义,反抗可能削减其他人的福利,并且影响自己的升迁。自此狱中控制全部实现。“地下室社会”已经改造完成。
    千万别被眼前的一点点让你挥霍,让你“随心所欲”的资本就忘记自己的初心。自我主宰的权利比什么都重要,都珍贵。
    如果我们放宽眼界,不难发现,奖励作为一种社会控制方式一直存在于历史生活中。有许多人至死也不知道自己做了“旧制度的人质”,不断地在旧制度中被激励,被驯服,什么也不会做了。面对这被绑架了的人生,当有人称“这是我的祖国,我必让它自由”时,我更要说“这是我的人生,我必让它自由”。
寻求那所谓的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松江一中高二(9)班 郭玉芊)
 
   永  恒  的  母  爱
              ——感受《丰乳肥臀》灾难深重时代的真情
    阅读莫言的《丰乳肥臀》发现其与《百年孤独》有这样一个共同之处——超现实魔幻主义,“变现实于幻想而又不失其真。”这不是第一次阅读莫言的作品,却第一次因他的作品而心中隐隐作痛。
   莫言,山东高密人,出生于1955年,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在这些荣誉的背后,和大多数诺贝尔奖获得者一样,都经历了不同的坎坷与磨砺。作为有着23年军旅生涯的人,其中篇小说《欢乐》在1987年《人民文学》上发表时,由于当时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而遭到批判,杂志主编刘心武遭到停职调查,其作品《天堂蒜薹之歌》这部对社会的批判作品受到政治风波一度只能在港台地区出版。
    每一部经典都是值得阅读的,因为她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而这位民族气息十分浓烈的乡土作家,他亦是值得阅读的,他经历了岁月的洗礼,更品尝了人间冷暖,在他诸多优秀作品中,一部《丰乳肥臀》在其中散发出独特的光芒。
这本五十万字的长篇小说作者仅用了83天就已完成初稿,其在扉页上写到:谨以此献给母亲的在天之灵。但是他所引发的却是全天下儿女对母亲深深的的思念之情。作者在人物设定上富有讽刺意味,母亲上官鲁氏因没有生下男丁而饱受折磨,她的八个女儿:来弟、招弟、引弟等,都在一系列的变故中分崩离析,八个姐姐有八种不同的结局,而“我”上官金童则始终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着中国五十年来一个家庭的兴衰史。引用诺奖的颁奖词,这是他描绘的“中国近一百年的宏大如挂毯式的故事”。本书中的上官金童是个有恋乳癖的、高智商、英俊外表的精神侏儒。“我”一事无成,却是个难得大孝子,在政府部分官员在对母亲不敬之后,毅然跳入了一旁的沼泽中。作为一名历史的叙述者,作者用大饥荒时毕业于省医学院的高材生姐姐为了一份粮食而被厨子强奸的事,无一不体现了所处年代人民对内心生存的呐喊,“他用戏弄和不加掩饰的快感,揭露了人类生活最黑暗方面,在不经意间找到了强烈象征意义形象。”
   小说用大量笔墨描绘了他的母亲——那个高密乡里的小脚女人上官鲁氏。上官鲁氏不但养大了几姐弟,还要养育女儿扔给她的外孙。上官鲁氏本是个弱小的小脚女人,但在保护和养育后代的责任下,她显示出了超乎常人的力量,为养活子女,不惜偷取公家的粮食,而其对自己残忍的偷法使人为之震颤——用胃塞满粮食,回家后将筷子伸进喉咙,用那带着胃酸和血腥的粮食养活了一大家子人。
全书刻画了一段又一段完整的人生,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人。每个人都使读者恨不起,却也爱不起。因为在莫言看似荒诞无序的语言下,在芸芸众生中渺小个体的真实生活被突显出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为了全家而拿生命去奋斗的小脚女人,同时,也看到这个不曾被文革、大饥荒打倒的女人,却被自己的儿子击垮。在最终意识到“与其养活一个一辈子吊在女人乳头上的窝囊废,还不如让他死了好”的道理后,这份意识击退了她的勇敢,也粉碎了她心中的执念,使她清醒认识到自己溺爱所犯下的错误。
   阅读了莫言赤裸的文字和其悲伤色彩下的世界,不禁反问:这个世界还剩下什么?我想,是爱。剥去一层层虚伪的政治与礼节,始终深藏于内心的是那份对亲人的爱,是全天下母亲对子女永恒不变的母爱。历经几次“断绝母女关系”的母亲,刀子嘴豆腐心的她在每次满脸怒容之后都都选择了用生命去捍卫子女和孙辈。而一无是处的 “我”至死还表达着对母亲无可替代的眷恋。这份自始至终饱满的爱无疑是作者83天完成这部巨作的动力源泉。他直言不讳地承认上官金童有他的影子,可我想,这不仅仅是莫言一个人的情感,而是全天下有感恩之心、有真挚的爱的子女们的影子。
这部作品、包括众多莫言其他作品,无一不体现着对人民疾苦的辩护与对人性的拷问。有人批评其作品暴露了太多的人性黑暗面,是个悲观者。可我认为,一部将现实、怪诞、社会思想融于一体的作品,是不可多得的,作者始终将爱贯穿其作品,这应该作为在绝望中寻求爱、寻求希望的伪悲观者的明证。有人说《丰乳肥臀》中的文字过于直白与不够成熟,我不想否认,如此作品不代表完美,可书中对历史、人性、社会制度的质问理应是每个人都应反思的问题。从文学手法上来说,也许他远远不如《百年孤独》的那般成熟与别出心裁,可其所蕴含的深度与厚度是毋庸置疑的。
本书依旧饱受争议,正如此书书名一样,给许多人以“丰富”的联想,当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无数喧嚣的杂音冒出来,毁誉参半,众人皆醉,让人难以辨清东西。与其如此,不如读读他的书,你会发现有对生命和爱的讴歌,有对世界还存着希望的执着。这个世界还剩下什么,我们可以从书中找到答案,当一个人自身目睹或经历了生死的轮回后,那份对社会和国家的思考与探索渐渐浮出水面,而“爱”这一主题作为本书的核心元素熠熠生辉,映照着世间众生相。
(松江一中 高二(4)班 庄逸健)
 
无穷的希望和无尽的爱
——推荐读物之《了不起的盖茨比》
    我偶然在村上春树的书中读到了村上对于《了不起的盖茨比》的高度评价,他说这是一本“随便翻开一页都不会让人失望”的小说。于是,带着好奇,我拜读了这部美国文学经典。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是被称为是美国20世纪“爵士时代”发言人的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同时也被称为“迷惘一代”的代言人。书中,他通过主人公盖茨比的邻居——尼克的视角讲述了盖茨比与黛西的之间被世俗阻隔的爱情。这是我初读的感受。再读,才仿佛看见盖茨比身上的熠熠荣光。如果说他对爱情的矢志不渝不足以让人称赞他“了不起”,那么他在拜金伪善的大时代中,仍然秉持着孩子般的本真与对未来的热忱,这无法不令人摧心动容、掩卷俯首。
   年轻的军官英俊潇洒,才华横溢。载誉归来的富豪深具传奇色彩——继承万贯家产,游历四方。盖茨比从军官转身成为富豪。然而,方其时也,在他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财富与名誉之后,开始感受到精神世界的荒芜无味。人们彻夜狂欢时,他选择孤身一人,从底层到贵族的阶级跳跃让他几乎处处小心翼翼,时时无所适从。他把手伸向无尽的黑夜,想要不顾一切的去触摸对岸的绿灯。那象征着他一无所有时,唯一拥有的无尽的爱。他和黛西曾经触碰到过爱情——无关卑贱贫穷或伟大富裕,玄而又玄的东西。但爱情终究在变换的年月面前体无完肤。
    鲁迅说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销毁得粉碎。盖茨比一切为希望与爱的奋斗,不过是加剧了无以名状的悲哀,在结尾黛西冷漠地选择将他置于死地之时。
令人不胜低回的是,书中运用了大量象征手法,为整部作品披上了轻软而斑斓的薄纱。例如用“绿灯”象征爱情。第一章结尾处,盖茨比登场时的绿灯是“遥远而微弱”的,“但他仍要不顾一切地去抓住它”。再到两位主人公重逢之时:“雾气却笼罩了绿灯”,暗示读者黛西已不再是那个一尘不染的天仙,现实与理想看似重叠,实则遥遥。结尾处又一次提到绿灯:“近在咫尺的绿灯把他引向了生命的终点”,象征着盖茨比最终沦为牺牲品,同时也使全书首尾呼应,更显悲怆。再例如,红与白是汤姆和黛西豪宅的基调色彩。白色象征着令盖茨比迷恋一生却始终无法企及的梦——纯洁无邪的黛西。于是红色便将汤姆傲慢、粗鄙、残酷的个性淋漓展现:“他总是野蛮地推开挡在他面前的每个人”……象征手法的运用使得整部作品达到了明暗配合、对比显著却又雾里看花的艺术幻境,使得作品流露出浓郁的诗人气质和梦想家趣味。也为读者解读这部不朽之作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除此以外,整个故事采用了爵士时代挽歌式的神话叙事格调,别具一格。尼克既是故事的主人公之一,有着自己完整的身份:一个来自美国中西部的部落家族第三代传人,又是盖茨比与黛西爱情幻灭的旁观者之一。他既是“自叙述的”叙述人,又是“局外异叙述”的题述人。既是当局者迷,又是旁观者清。也就是说,故事本身渗透着尼克的个人观点,却又添入了一号主人公盖茨比面向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同时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用大幅笔墨描绘了琳琅缤纷的派对。通过这样一种日益盛行的社会文化将美国的时代精神构成与潜在走向显现尽致,将作者对这一段美国宏大历史的焦虑表露无遗。
    最后,从叙述主题来说,小说描写了一个短视且毫无延续力的美国梦的悲剧。物质被无度地抬高,人们内心深处的追求渐渐被金钱掩埋,一味的沉迷于享乐浮华,放弃了爱、迷失了希望、恐怕也磨灭了对人类生存根本意义的思考,社会便这样浅薄无聊地鸠工营造出一个又一个时代性悲剧。
掩卷而思,我想,盖茨比的了不起之处正在于他的坚定与真实,他也有缺点:他虚荣,他不够绅士,他用贩私酒谋利。但他确实能让所有读者感到喜欢,他自始至终不曾放弃,不曾被追赶时髦华美的潮流同化,总是心怀热望,总是相信希望和爱。正如书中尼克所说:“他是唯一一个有拥抱希望的天赋的人。”那么,这本《了不起的盖茨比》了不起之处在哪里呢?我想,正在于它激起读者对无穷希望和无尽爱的向往;给予一个浅薄社会深深的叩问以及给予未来无数个时代的无限启迪。这远远不是其他作品能给予我们的,于是这部作品方成为经典。
    如果一个人能够拥有无穷的希望和无尽的爱;如果一个社会能拥有无穷希望和无尽的爱,我想,这大约就是最了不起的时代——“明天,我们会跑得更快,手臂伸得更远,总有一个美好的清晨。”
(松江一中高二(7)班  翁欣)
 
群星照亮长河 
——《人类群星闪耀时》
    在我们回望历史的过程中,知识转变成了形形色色的文字。大体有两类知识:一类是关于人类世界的知识,另一类则是关于动物世界的知识。然而在其中,只有人类能明确的意识到了自己与生存世界的关系,也只有人类才用思想绚烂了生活,创造着伟大的大千世界。
   我们人类有思想,所以在我们之中会产生思想的精英,使人类思想经历一波又一波的浪潮。号称“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便从中描述了一个个精彩绝伦的事件:拜占庭的陷落、滑铁卢的一分钟、黄金国的发现......
铁血杀伐、一世枭雄与帝国陨落等让人心灵震撼的历史场景中,一个个历史上的勇士们们登上了人类历史的舞台。
   其中的一个历史事件最让我深思、触动!
   这是一场精彩的斗争:弱肉强食,成王败寇。阿盟僧和斯科特,共同面对着严酷的自然环境,却一胜一败。他们的实力相当,但却因为斯科特的计划有误使得在他们的“竞争”中,出现困难。“天气寒冷”“环境恶劣”等极端恶劣气候等斯科特的团队都闯过了,而他们却输给了另一只队伍。
    1910年斯科特南极探险队挑战世界首批抵达南极的纪录,却在最后阶段深陷于坏天气及成员精神崩溃的恶梦中。在面对挪威探险家阿蒙森一行已于一个月前率先抵达的事实,失落之余,斯科特一行在回程途中全体罹难,尽管斯科特的团队失败了,我仍然敬佩他们的精神!他们人格是高尚的、正直的、团结的、坚持而勇敢的。那样强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使命感,坚韧顽强的意志,战胜困难的豪迈气概,以及直面现实接受失败的理性精神,诚实的人格品质都令人敬佩,这种精神是人类的伟大财富。在谎言与事实面前,他选择了向别国国王证明他国胜利。我想,这种决心不是常人所具备的,这种忍耐更不是我们所具有的!
    奥茨——斯科特队伍中的一员。他是个名副其实的英雄,他没有拖累大家,而是执着地向死神走去......试问又有多少人能像他一样如此坚强、如此勇敢呢?这五个人是那30个人中最出类拔萃的5个人,这种人格无人能及。他们不仅战胜了自己,更突破了自然极限!
    他们承受了太多,终获得了死亡的终结。但他们的时代,却永驻于人们的心中,尽管这是一个伟大的悲剧。英国人的骑士精神,探险精神,从斯科特一行人中,我看到了,也让我领略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勇士,什么叫做真正的英雄,那就是他们——斯科特的队伍!
   这本书中的人物之所以被称之为“群星”,因为它彰显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高大形象、而是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或是在某种特定环境下着体现出的品质或性格或干脆是一件惊世之举。
   读完这本书后我发现这本书是名人传记或史书的结合体。在他们缔造或推动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现状的一角,或能看出美好或丑陋的人性在整个历史事件中的反映。
  “我们看到的历史并不是完整的历史”,斯蒂芬·茨威格以写历史独特的方法告诉我们,“历史就在于那一瞬间的决定,那不起眼的人物,那冥冥之中的联系。”一个简简单单的事件,背后有多么庞大的信息与缘故。这些人都是在人类群星闪耀时的瞬间决定了历史,因而人类的历史就是在一个个细节中产生伟大的瞬间的。
    在漫长的等待中,闪亮的星星一闪及过,却在我们的心中印下了痕迹。人类伟大的痕迹,便是人类群星闪耀时,那伟大的痕迹,便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最好的礼物。
(松江一中高二(6)班  张沁怡)  
 
 
 
 
 
 




  • 对不起,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 >> 查看所有评论

        没有任何评论

    松江映像--我校参加松江区首届“悦读节””集体朗诵比…
    松江一中悦读节“读好书写好文”教师征文获奖名单
    松江一中悦读节文学知识竞赛获奖名单
    松江一中悦读节“品读经典”荐书活动高一年级获奖名单…

    沪教Z2-20100035号
    沪ICP备1103066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3786号
    执行时间:109.38 毫秒 | 查询数据库:13 次   
     

    校园开放日



    专题网站



    信息公开



    新闻直播



    视频资源



    小剧场直播



    101直播



    电子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