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一轮有些耀眼却不刺眼的太阳,来自高一1班和高一2班的我们围成一个圈,圈内是站着的日的主角:华东政法大学的两位大学生,李学长和任学长。不用多思考,那是我们第一次离开了教室的班会课。4月21日,一切刚刚好。
李学长先开场。他给我们的第一印象便是特别能“扯”,先从他放弃了当地最好高中的实验班坚持要去一个完全未知的地方求学开始,讲到他是“新鲜血液”,不甘守旧,至今仍活跃于大学校园组织部云云。之所以将这些过程略微带过写一写,不是因为不重要,而是再如何传奇终也是他个人的人生,我倒更愿意讲一讲他提到的两个对称又对立的概念之一:五月的花。其实他在文中也解释了,五月的花像学习,贵在一个“独”字;五月的花也像现在的我们,因为我们属于青春最美的年华,不免也带有一枝独秀的感觉。当时在他的演讲中,我们只被他的故事吸引,因为那符合我们的口味,那种幽默诙谐的语境下更能迎合我们类似“看客”的心态,但正如秦老师说的,真正的幽默背后是深刻。我在书上看到过一句话:这个世上最值得推崇的一种情况便是理性地思考,然后幽默诙谐地去表达。所以除了他向我们提到的最重要的梦想二字主题外,如何从生活中不断自省,提取点什么出来也是值得我们用时间去慢慢领会的。
至于任学长,李学长对他的评价“是跟我完全不同,特别务实的那一类人”。他讲述的更多的是他的学习模式,会提前做后一天的作业,会刷题,也喜欢打篮球,最后的高考成绩是高出浙江省一本线70分。其实我也很羡慕任学长这样的人,我们总是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幻想,脚踏实地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很困难,很无味的事,但是守住那份做学术的独心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态度。这样又回到了李学长提出的五月之花上了,我们是高中生,我们的未来确实美好,确实充斥着一切可能,但是若没有一份恒心一份信念也终成蹉跎。
现场有同学的提问,甚至老师的提问。当马月波老师问道英语单词默不出怎么办时,我们更是觉得欢乐,因为可能我们更头疼的是化学方程默写吧。学长的解答是:多练,熟能生巧。我们的关注点也逐渐迁移到了他们的大学问题上,包括为什么选法学院?高考选的是理综还是文综?多参加什么志愿者活动好?在学长一一解答的同时,我们得到了回答,也拓宽了眼界。何乐而不为呢?
在文章的结尾,我想用学长的一句话收尾:想到你们我就欣喜,是的,连我们自己都有理由相信明天真的会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