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左侧用户区
1-3学生德育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打印此文
 松江一中.net > 专题网站 > 上海市文明校园创建 > 2015-2016年度上海市文明单位创建 > 一、基本指标 > 1思想教育深入师生素质提升 > 1-3学生德育 >> 正文
栩栩课本剧,悠悠会稽行——高二课本剧表演
更新时间:2015/5/18  作者:信息中心 站长  阅读:1421次  
 时处暮春之际,四月之初,松江一中高二年级全体同学参加了绍兴社会实践活动,4月3日下午,高二同学在绍兴鲁镇的古戏台进行了精彩的课本剧展演。
    犹记得一代革命家徐锡麟“大丈夫作事,须众目昭彰”,为泱泱中华之前途慷慨就义;犹记得一代文豪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寄意寒星”,为国民之觉醒“血荐轩辕”书下不朽篇章;犹记得一代诗人陆游,与爱妻唐婉被迫分离“一怀愁绪,几年离索”,落得“泪痕红浥鲛绡透”,写下极富哀怨的《钗头凤》。而我们的同学以课本剧的形式将这一幕幕的故事,搬上了绍兴的古戏台,将其演绎的栩栩如生。
   为准备课本剧,隔三差五都见到同学们在教室与小剧场之间奔波游走。时间安排紧凑的彩排,相对匮乏的排练时间,对实际场地的未知,重重困难之下,同学们仍然将其成功克服,没有一个人抱怨,都在用自己的努力与汗水将其做到尽善尽美。
    四月初的天飘起绵绵的雨,淅淅沥沥地与绍兴那番水乡风景融合得古香古色。时辰未到,同学们都已经纷纷整好队伍来到古戏台前,一把把缤纷的伞在这雨中绽开来,大家纷纷注视着期待着课本剧的演出,完全没被这雨坏了心情。后台的演员们换上服装,别好麦克风,主持人上台对绍兴文化与之后的课本剧内容做了简要的介绍与报幕,自管会的同学们将道具就位,演出开始了。
    1班与9班带来的《徐锡麟》,初一上场便博得了个满堂彩,演员们将徐锡麟、恩铭等角色表演得活灵活现,阵阵掌声不绝于耳。2班同学带来由改编课本剧《我的梦》,麻木不仁的看客,国民的愚昧无知被完整的展现于舞台之上,将鲁迅弃医从文这一心路历程完整得展现在同学们的面前,仿佛将同学们带回到那个时代与环境。3班与4班同学联袂将鲁迅著名短篇小说《药》搬上舞台,演员们浑然不顾“自身形象”,全身心的投入到演出中来,将华小栓、夏瑜等角色演得韵味十足,回味无穷。随后新疆班同学依旧是将鲁迅的又一作品化作表演,闰土与迅哥、城市与农村,当初在课本中读到的这一段真挚而又纯真的感情再一次在同学们的演出中,感染了现场观看的老师与同学们。雨没有停,表演没有停,同学们停驻于舞台之上的目光也没有停。5班与6班的演员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戏服一上场,就在《钗头凤》的旁白朗诵中得到了观众们的阵阵喝彩与惊呼,“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将千年前的哀怨情仇再一次完美的演绎。而最后一个节目《孔乙己》将整个课本剧演出带到了最高潮,处于社会最下层的知识分子,既可怜又可悲的孔乙己,冷漠无情得酒店看客,一个个的角色跃然于台上,纵使最后一个节目也仍然赢得了所有同学与老师们的肯定与喝彩。
    感谢一众演员、导演和编剧们,为了这课本剧的表演,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时间与精力;感谢周慧瑛老师、李志成老师、高二语文老师和班主任的用心指导;感谢所有高二同学的热情参与,正因有了所有人的努力才能将完美的表演呈现于大家眼前。
    最遥远的距离常常是最近的咫尺,心灵与心灵在阅读中走进,在文字里相容。绍兴之行的课本剧表演在主持人优美而富有内涵的结束语中落幕。表演虽然结束了,课本剧的表演带给我们的却不仅仅是回顾这些文字,更多的应该是我们领悟到了在文字背后,那或深或浅的道理,或明或暗的启示,与精彩美丽的回忆。而这次绍兴之行,必然会在同学们的高中生涯,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 对不起,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 沪教Z2-20100035号
    沪ICP备1103066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3786号
    执行时间:218.75 毫秒 | 查询数据库:12 次   
     

    招生信息



    专题网站



    信息公开



    新闻直播



    视频资源



    小剧场直播



    101直播



    电子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