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一中第三届“班主任工作室”实施方案
(本方案于2015年1月29日松江一中四届9次教代会通过)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通知》以及《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我校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发展,提高班主任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学校决定继续推进“班主任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工作,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按照“提升班主任专业水平,促进班主任队伍专业发展”的工作思路和“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要求,搭建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平台,形成长效激励机制,构筑我校班主任队伍的人才高地,增强班主任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全面提高班主任的育人水平,从而产生一批在全区或全市有一定影响的班主任名师。
二、工作室的组建
(一)选拔2至4名工作室主持人,围绕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形成高质量的研究式的培训孵化机制。
(二)选拔具有高度事业心和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班主任成为工作室重点培养的学员。在青年班主任自愿报名的基础上,由主持人最后确定,一般每人带教2—5人。
(三)为工作室配备市、区级层面德育专家顾问团,帮助工作室确立研究课题,并定期开展业务指导、专家咨询、专题讲座、经验总结等工作。
三、工作室的任务
(一)培养骨干队伍
设计和制定培养方案和工作计划,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积极探索班主任工作规律,参与开发班主任培训课程及资源,承担校级班主任培训任务,加强示范与辐射。
(二)加强应用性实践研究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破解新形势下班主任工作的难点问题。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室”须完成1—2个应用性实践研究课题,构建研训一体化平台。
四、工作室主持人的选拔标准、程序等
(一)主持人标准
1.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具有崇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敬业爱生,为人师表,模范履行班主任职责。提升品德修养,成为践行社会公德、遵守职业道德、弘扬家庭美德的楷模,具有良好的社会示范。
2.具有较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较深厚的人文素养,掌握班主任工作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建班育人的过程中既能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又能善于管理,主动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形成工作特色,并取得显著成效。
3.在班主任工作领域里有广泛的知名度和较强的社会影响力,能及时掌握教育教学和班主任专业领域前沿的改革和发展动态,注重自我提升和自我发展。
4.具有较强的开拓进取、创新实践能力。根据我校学生成长的新情况、新特点,加强科学研究与调查研究,创新工作方法,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形成鲜明的工作风格。
5.具有较强的团队建设能力,能带领团队勇于探索,具有较强的组织活动及沟通交流的能力。聚焦现实问题,服务基层实践,指导和培育中青年骨干班主任,充分发挥引领、辐射和孵化作用。
(二)主持人选拔条件
1.具备6年及以上班主任工作资历,一般要求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班主任工作成绩突出者可适当放宽要求)。
2.曾获得区级及以上优秀班主任、德育工作者荣誉或所带班级曾经获得区级及以上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
3.有带教青年教师的经历,带教对象有较为显著的工作实绩。
4.近3年来,主持或参与校级及以上教科研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
5.任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期间须担任班主任工作(履职期间如因身体等特殊原因不能继续担任班主任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三) 主持人推荐程序与要求
1.自愿申报。符合条件的均可申报,申报表见附件。申报截止日期2015年1月31日。纸制申报材料交至德育处。
2.德育处审核。德育处根据标准和条件于2月28日前完成对申报人的资格审查,确定候选人名单。
3.专家面试。3月初学校将组织区级层面专家对候选人进行面试,3月中旬确定入选名单,经校务委员会审核后于3月中旬进行公示。
(四)主持人的待遇和考核
1.主持人一经受聘,任期两年。享受400元/月工作津贴。
2.主持人在主持工作室期间,可优先获得相关专业培训、考察等机会。
3.主持人考核每年进行一次(考核细则另订),考核优秀者给予一次性奖励2000元。
五、本届工作室实施时间
2015年2月——2017年1月
松江一中
2015年1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