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左侧用户区
1-3学生德育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打印此文
 松江一中.net > 专题网站 > 上海市文明校园创建 > 2015-2016年度上海市文明单位创建 > 一、基本指标 > 1思想教育深入师生素质提升 > 1-3学生德育 >> 正文
实践求变化 创新绽活力
更新时间:2015/12/10  作者:信息中心 站长  阅读:2013次  
2015年以来,一中团委在团区委、区教育局团工委和学校党总支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团区委、教育局团工委和学校中心工作大局,切实履行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职能,推动团的各项工作和建设实现新的发展。
 
一、贴近青年,强化理论知识的分类引导,加强青少年思想引领。
深入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青春耀团徽”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10月“我与祖国共奋进”由各个团支部的结对党员教师走进团支部,为全体学生讲授特殊党课;7月,“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学生业余党校每一个面向团员招生并开班;平时各支部围绕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题团课,由面到点的对不同发展需求强化分类引导,加强青少年的思想引领工作。
 
二、构建体系,重组学生组织和机构,创新团委的组织建设。
我校的学生干部运作体系是“一加一模式”的,即以学生会为主体,以各年级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为支点的体系设计。通过两年的探索,在经历了团、学代会的换届选举,“一加一模式”的学生干部体系脉络已经疏通完毕,“学生自我管理”制度不断健全,形成了一整套的管理机制,学生会的所有成员成为推行该制度的模范,已基本形成“德育处、团委——学生会——年级自我管理委员会——班干部——广大学生”的直线管理模式。这种形式多样,人人参与,各司其职的自我管理机制,使学生学会了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自主意识明显提高,同时也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在班级、年级乃至学校中找到满意的位置,担当成功的角色,促进了他们整体素质的提高,一定程度上也帮助教师们从烦琐的日常班级管理中解放了出来,转变角色,成为学生自我管理、健康成长的向导。
 
三、关注需求,用项目驱动搭建开放平台,繁荣校园文化富有成效。
根据现在的新形势,服务团员学生的成才和成长的发展需求,必须扬弃传统方式中封闭、单一、僵化的教育模式,而代之以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符合实际、灵活高效的教育活动。校团委充分发挥品牌工作的示范作用和各类青年骨干的带动作用,促进广大团员青年学生踊跃投身繁荣校园文化。在这一年里,我校团委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教育形式和手段,依托社会,形成合力,为学生创设“自我设计、自我体验、自我教育、升华感悟”的机会,注重学生的参与性与体验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情感在亲身参与中去感悟、升华。以今年12月的校园柚子节为例,校团委依托良性运作的学生干部体系将“我的校园我做主”的理念融入到繁荣校园文化的一系列活动中。在去年底试水的项目招标会中总结经验和提炼方法,继续问计于学生,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成长的作用,完善常规活动项目,设计喜闻乐见的新型校园文化项目。如今年的柚子节中,集思广益中诞生了追忆青春的首部校园微电影和结合传统纪念日和真人秀节目的“GOGOGOAL”校园柚子体育节。如在往年红五月科普艺术节的基础上,学生添加学科元素开展了“科学砸蛋”、“学科大冒险”等集参与度、趣味性和学科性的学科竞赛节活动。活动的过程以项目组的形式重新招募,既保证了活动策划和组织的可行性,还联系和覆盖了大量原先游离在团组织之外的团员青年,促进学校共青团活力进一步增强。
 
四、整合资源,奉献社会,促进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高考改革的重要内容,从2017届高一学生开始,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情况成为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重要记录内容之一。根据市教委公布的《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试行)》,将学生参与军训、农村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社会文化活动、社会考察(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并作为重要的记录内容。按照规定,学生在高中阶段需完成60个学时的志愿者服务。校团委切实落实《实施办法》,基于学校实际和学生情况,统筹社会资源,在半年时间里,积极探索,勇于尝试,勤于实践。
1、分级管理,落实志愿服务工作。在校长室指导下,学校德育处和校团委协同制订了《松江一中高中生志愿服务计划》,健全组织机构,明确了分管发展、注册、策划、组织和宣传等部门职责,建成以校团委为总站、高一年级各团支部为分站、各支部内分设小组的多层级志愿服务体系,为每个团支部组建了暑期志愿者档案,逐步形成固定有序的学生志愿者队伍和服务网络。
2、以生为本,解读《实施方案》。为了让学生和家长全面了解高考改革的动向和实行办法,我校利用升旗仪式、教职工大会、班主任例会、主题班会、家长会和年级大会等场合和途径对全体教师、高一学生和家长进行改革方案和《实施办法》的解读和宣讲,并利用微信群和QQ群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信息,发现和解决学生和家长的困惑和疑问。
3、依托资源,探索志愿者服务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第一,积极开发校级志愿服务基地。为了扩大志愿服务的参与覆盖面,保障学生志愿服务时数的达成,除松江区级志愿服务基地外,学校主动与往届学生志愿服务合作良好的签约网点进行洽谈,签署校级志愿服务基地5家,如岳阳街道青年中心、丫丫爱心暑托班、松江青年中心、永丰青年中心和方松街道青年中心等。第二,采用“N+1”的志愿服务模式。N是指由校团委牵头的志愿者服务项目,2015年暑假的校团委项目包括松江青年中心的烘焙班和油画班助教、丫丫爱心暑托班的助教、松江区街道的暑期挂职锻炼、上海市爱心暑托班的数据库管理员等5个项目。1是指校团委为每一个团支部结对一个居委会作为固定基地开展常规志愿服务,2015年暑期共结对10个社区服务站。N+1的模式使得学生不仅在繁忙的读书季可以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还可以在假期里满足拥有充裕自由支配时间又有意愿志愿服务的学生。第三,及时掌握,动态跟踪。鉴于改革背景下的志愿服务处于试行阶段,不论是作为负责人的团支书,还是作为参与者的学生志愿者,在服务、平台操作过程中肯定会存在各种疑问和和不理解,所以我校组建了以工作QQ群,每周定期和志愿服务的负责人开协调会议,及时解决疑问和困难。为了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志愿服务情况,校团委还为各个团支部制作了志愿服务记录本,以供志愿者签到和服务基地的反馈和我评价。
 
五、发挥特长,挖掘青年教师潜能,加强对青年教工团员的培养和教育。
作为学校系统的团组织,青年教师是我们服务和凝聚的另一重要群体。针对2014年度学校教工团支部仅剩9人的情况下,本年度团委联通学校其他行政部门将对象扩大至35周岁以下青年教工,并根据各发展阶段青年教师的特点和需求开展了一系列颇有成效的活动。在2月和11月,面向教工团支部的青年团员教师和新上岗的班主任,校团委联通师资处邀请班主任工作室带头人与之结对,并针对工作中的困惑进行问诊交流。校团委联合工会在6月组织亲子运动会,在3月至12月期间由有特长、有爱好的青年教师组建兴趣沙龙并定期开展活动,于12月进行优秀沙龙的评比,其中点墨沙龙、白丁读书沙龙获区优秀沙龙,娱乐圈沙龙在教育系统排舞比赛中拔得头筹。作为为校庆献礼,校团委带领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以“三字一话”基本功和“活力课堂”教学比武献礼校庆。
 
面对改革征程,一中团委将积极探索,勇于实践,让松江一中团工作之树根深叶茂,永葆常青。
 
 




  • 对不起,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 沪教Z2-20100035号
    沪ICP备1103066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3786号
    执行时间:3,851.56 毫秒 | 查询数据库:11 次   
     

    招生信息



    专题网站



    信息公开



    新闻直播



    视频资源



    小剧场直播



    101直播



    电子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