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路
1、课程标准要求
《上海市中学生命科学标准》对《营养物质的转换》这一内容的要求为A级。《高中生命科学教学基本要求》对该内容的要求是:知道生物体内糖类、脂肪、蛋白质三大类营养物质的转变关系。关注合理营养,体会生命活动与营养物质的关系,了解合理膳食的意义。
2、内容结构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变”四个二级主题,本主题主要阐释的是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的基本过程和特点。《营养物质的转换》建立在上一节内容《细胞呼吸》的基础之上,同时与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密切相关,这一内容是生物体内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的重要体现。
3、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以及合理膳食两大部分。教材通过比较三大营养物质的分子结构,引导学生分析三大营养物质之间的关系,并结合自身的知识基础,说出它们的代谢途径。以此为基础和载体,教材引导学生关注膳食与健康,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同时,该部分内容与人的营养健康密切相关,是培养学生树立科学、健康生活观的一个良好载体。
4、学生学习基础分析
学生通过对《生命的物质基础》的学习,已经了解了三大营养物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通过对本章前三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对新陈代谢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学生对于营养和健康之间的关系有较高的兴趣,这些都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较好的基础。由于本节内容要联系三大营养物质的作用,要求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因此在分析它们的代谢途径是对学生的要求较高,会存在一定的学习困难。
5、基本教学思路
引入新课:“隐性饥饿”现象显示普遍存在营养不均衡现状,引起学生关注,从而引导学生说出人体内的七大营养物质,导入新课。
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以“是真的吗?”系列问题串为主线,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分析得出代谢途径,通过解决问题,形成科学健康的营养观念。
出示三大营养物质氧化分解示意图,认识它们之间能互相转化的原因,加深对物质转化的本质理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简述糖类、脂肪、蛋白质等三大营养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指出合理营养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逐一解决问题,逐步分析得出三大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获知合理营养的方式与方法,关注三大营养物质转换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营养物质的转换,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关注个人健康,形成科学健康的营养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糖类、脂肪、蛋白质等三大营养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学生认同并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建构科学的膳食观念。
难点:糖类、脂肪、蛋白质等三大营养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
教学内容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展示资料
板书。
提问:
1、人体内的糖主要来源是?
2、人体饥饿情况下,如何维持血糖稳定?
3、长期偏肉食容易使血糖升高,是真的吗?
出示资料:长期大量吃肉容易升高血糖
4、血糖的作用主要是?
5、米饭吃多了会发胖,是真的吗?
展示资料:北京填鸭育肥
6、糖可以转化为蛋白质吗?你能否用实验来证明呢?
展示图片:健康人血糖变化曲线
展示图片:世界最胖的人。
7、人体内脂肪的主要来源是?
展示资料:瘦肉精事件
8、为什么会出现“瘦肉精事件”?隐藏在其背后的是怎样的饮食观?
9、脂肪在生物体内的主要用途是?
10、减肥的最佳运动方式是?
11、过度减肥可能会有哪些危害?
展示资料:香港奶粉限购事件
12、婴儿从奶粉中主要获取哪类营养?
13、吸收进入血液的氨基酸主要用途是?
14、空腹喝牛奶不利用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是真的吗?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
|
引入:都市中普遍存在的“隐性饥饿”现象
一、七大营养物质
水、无机盐、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
二、糖类的代谢
1.来源
(1)淀粉消化吸收
(2)肝糖原分解
(3)脂肪、蛋白质转化
2.代谢
(1)分解:二氧化碳和水,供能
(2)合成:糖原
(3)转化:脂肪
(4)转氨基:氨基酸形成蛋白质
血糖维持在稳定的范围内
二、脂肪代谢
1.来源
(1)脂肪消化吸收形成甘油、脂肪酸,重新合成自身脂肪储存
(2)糖转化形成
(3)蛋白质转化
2.代谢
(1)合成:新脂肪
(2)甘油、脂肪酸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水
三、蛋白质分解
1.来源
(1)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2)糖类和蛋白质的转化
2.代谢
合成:新蛋白质
脱氨基:糖类—二氧化碳、水
氨基—尿素
四、三大营养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课后作业:分析观察教材85页的图,说出三大营养物质能相互转化的原因。 |
思考: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回忆旧知识,说出七大营养物质。
回顾所学知识并回答
回顾所学知识并回答
分析资料并回答。
学生回顾卡尔文循环的发现进行思考。
看图思考,说出血糖为何能维持稳态?
学生讨论
联系脂肪的主要作用分析得出代谢途径。
讨论分析
学生思考讨论分析,说出体内蛋白质的来源
回顾蛋白质的作用说出主要的代谢途径。
通过分析蛋白质代谢途径回答
归纳总结以上转化途径,得出三大营养物质的转化关系 |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状,导入新课。
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复习
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复习
巩固所学内容
通过自主分析,得出代谢途径,促进自主学习思考。
学以致用,进一步认识同位素标记法。
认识到血糖来源与去路必须保持平衡才能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保持健康状态。
关注食品安全事件,形成正确健康的营养观。
运用所学自主分析思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知道正确的减肥方法。
认识到过瘦过胖对身体健康都不利,纠正“以瘦为美的”的错误观念。
学会整合信息
联系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
形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认识到物质代谢之间的联系。 |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学习的兴趣很高,这为整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以“是真的吗?”系列问题为主线,罗列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生活习惯,让学生在学习三大物质代谢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辨别真伪,从而树立科学的营养观,落实了教学的重点内容。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和难点是三大营养物质的转化,教师采用了联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同时结合过具体生动的实例进行分析归纳的方法,将围观抽象具体生动化,降低学生学习心理上的困难,突破了难点,落实了重点。
教学标准当中对本节课的要求为A级,但事实上对学生而言,要达到这一要求需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同时要具备一定的分析归纳能力。因此本节课上部分知识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可能还未达到学习的要求,这需要教师在学习训练中设计相应的内容进行训练强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