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学校开展了一年一度的传统活动——自撰春联,喜迎元宵佳节,本次活动对于本部同学来说也许是习以为常的,但是对于我们这些来上海不久的预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十分新奇、精彩。这个节日对我们来说非常陌生,完全不知道它的含义。经过这次的活动我们感受到了元宵节的精彩,初步地了解了这个节日的意义,同时也让内高班的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还记得,古尔邦节时,汉族的老师和同学们热情地参与到我们的民族节日中来,带给我们家一样的温暖,让我们这些身在异乡的孩子感受到被接纳、被关爱,感受到我们民族的文化被理解与尊重。而今天,我们在参与元宵节的活动中,更感受到传统文化对我们的热情的召唤。
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自撰了春联:梅报新春幸福家园春意深深深似海,户纳吉祥上海新疆祥瑞连连连万家,横批:成才于斯。意思是:在梅花盛放的季节,我们以“幸福家园”来命名的预高(2)班,春意浓的像大海一样深广;在这个幸福的教室里,有来自四个民族(汉族、维族、哈族、塔族)的老师和同学们因内高班而走到了一起,在教室中呈现出一幅祥瑞之景。这副对联既展现出我们“幸福家园”的温暖与快乐。同时,也承载着我们对全体松江一中师生的温暖祝福。更希望通过我们的“幸福家园”、内高班的全体同学,将上海、新疆连在一起,成为幸福的大家庭。让幸福蔓延。
值得一提的是,这副对联中的34个字分别是由“幸福家园”中的34位同学带着真诚的心,亲手写成的。虽说字不是那么的好看,但同学们用行动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好奇与热情以及积极主动的亲身体验。
老师说,“中国的发展就是建立在各民族文化的包容与融合之中。”今天,我们通过亲身地参与到元宵节的活动中,更多地体验到了民族与民族之间相互融合的存在感。我想,我们内高班的孩子就是新疆和内地文化融合的桥梁,也愿意在这种文化融合、共同发展中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