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左侧用户区
师生文苑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打印此文
 松江一中.net > 新疆部 > 师生文苑 >> 正文
新疆部感恩教育文集之七
更新时间:2012/9/18  作者:新疆部 朱利剑  阅读:5336次  
第四次新疆行有感
王洁
因工作之故,两年内第四次踏上新疆的土地。乌鲁木齐机场写着这样一句话:没到过喀什不算来过新疆。之前以为这只是一句旅游宣传的口号,但是来到这里才知道此言不虚。
一望无垠的沙漠;满是维语的店铺招牌;看不到一张汉族面孔的人群……这才是学生们熟知的新疆,这次不算轻松的南疆之旅让我们更深入地走近我们的学生。
此次赴喀什主要目的是为了家访,喀什是我们的主要生源地,2010级和2011级学生中分别有34、35人来自这里,在86人的招生计划中,占了近半数。喀什地区占地11万平方公里,辖1个县级市、10个县、1个自治县,其中巴楚县占地2万平方公里,比三个上海还要大。我们的学生分布在除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之外的11个县市。
早在一个月之前,就开始设计家访的路线,如此广阔的区域,如此众多的学生,究竟访问哪些学生家是个问题。我们在地图上逐一标出学生家庭所在地,可是这项工作的难度非亲历不可想象。以莎车为例,这个县城占地7960平方公里,管辖7镇、22个乡,而上海也只有6340平方公里,也就是说这个县城的面积比大上海还要大。这个县城里有我们的13个学生,而他们家的地址只能明确到XX县,至于几村几组在地图上是显示不出的。想象一下,我们要家访上海的13个学生,知道他们各自居住在一个区县,仅此而已!究竟这一个学生的家是在松江的泖港还是九亭,那一个学生家住在浦东的张江还是六团,是否通车,怎么到达,一概不知。怎么逐一找到这13 家?而这还仅仅是占地11万平方公里的喀什的11个县之一。这个家访线路如何能预设?
我们只有随机应变,走一步算一步,到了喀什县城给学生打电话,问学生家里距离国道或者省道有多远,能否穿着校服到公路上接我们。而学生们对此也不了解,大多数要询问家长甚至其他亲友。好在迪力夏提老师与我们同行,否则与家长根本无法沟通,要知道在南疆几乎没有民族朋友会讲普通话。在漫长的几乎没有标志的国道上找一个学生并非易事,当然在烈日下站在路旁等待我们的学生的辛苦也可想而知,但是也只能如此。在这个近乎原始的方式的联络下,我们约到了10位学生,在我们行进的大方向上能够联络得到、家里距离国道或者省道一小时之内、能够赶到路边等我们。
每次家访的不同家庭都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和感动,这次也不例外。淳朴的家长、可爱的学生、隆重的招待……在这些共性之外还有那么多难以忘怀的细节。
约日古丽的家距离省道15公里,接我们时由哥哥骑摩托车带到公路边,等在一块“前有村庄 减速慢行”的牌子下面。这就是我们沿215省道车行2小时之后要找他们时能看到的唯一标志。从省道到她家这15公里路我们开车开了近半小时,而约日古丽在7月4日是自己拖着几十公斤的行李走回来的,而且是在她坐了46小时火车到达乌鲁木齐,又坐了23个小时火车到达巴楚,再坐了几小时的汽车到达阿拉格尔乡之后。这个十几岁的小姑娘的毅力怎能不令人敬佩?但这在她而言并不觉得辛苦,她说能走这一段路倍感幸福,在考到内高班之前,她连几十公里外的巴楚县城都没有去过。考取内高班在大都市上海见了大世面的她并未因此而改变农家女孩的本色,到家的第二天就早起下地干活,家里的几亩地棉花都等着她“掐尖儿”呢。她自豪地说,她的手最巧,比其他人掐得快多了,去年她一个人十几天就全部干完了。我不无心疼地问她,那什么时候学习呢?私心是卑劣地想能否借口学习和家人商量减少一点她的工作量。但是她的回答让我更加心痛,“晚上啊,下地回来,收拾完屋子就学习!”回想在休业式上对学生的要求:每天要保证4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既要帮助父母做一些家务,又不能忘记学习的主业,要和父母多交流、汇报学习心得……顿感苍白,他们的懂事程度远非我们能够想象,他们对生活的认知、对父母的感情甚至比我们要深刻。
我之所以如此感慨,因为这绝不是个例。我们印象中娇气的日孜瓦古力也在地里“掐尖儿”,而且据说是从5、6岁就开始做这项工作。阿依谢姆古丽和麦丽克扎提都是从市集赶回来的,她们每天都帮助父母在市集上做小本生意,早晨8点出门,晚上11点才回家。而我们也亲往她们做生意的地方,见识了我想出的折中办法——在没有生意的时候学习——并不可行,因为这几毛钱的小生意一直人来人往,没有停歇。这次,我没再询问什么时候学习,因为我实在害怕听到回家后再学习的答案,因为我知道她们对待学习认真的态度,因为我知道她们一直在进步的成绩。
我们可爱的学生令我们感动之处除了辛勤地帮助家人、刻苦地完成作业,还有对待老师们的感情。他们热情地邀请老师们到自己家一定要吃点东西,虽然我们一再强调不要事先准备,而且也只提前2小时通知家访信息,但是每到一家都看到丰盛的食物,甚至在进门时看到正在宰杀的小羊;他们亲切地表达对老师不辞辛劳家访的感谢,那拥抱、那笑容无不透露出深深的情谊;他们细心地在老师们离开后通过短信确认老师到达住地后才安心……
我们之前家访到过奎屯、伊犁、库尔勒,这些北疆城市看到的汉族的比例相对高一些,学生家长多少也会讲一些普通话。但这次南疆之行,所到之处,几乎没有见到过汉族,学生家长几乎没有人会讲普通话,唯一例外是家里的学生,无论是考上大学的姐姐还是刚上幼儿园的弟妹,看到他们,不禁感慨国家推普政策的深入,推普花费之巨、力度之大,也可以乐观地预见二十年后的新疆,各民族间交流一定会更顺畅,新疆也一定会更开放!
我们到达喀什是在7月5日,这个稍显敏感的日子,三年前发生的惨痛经历现在想来也令人不寒而栗,而且又在和田劫机案刚刚发生之后。我们在机场安检时经历了用金属探测仪检测手指、脚底,随身行李进行防爆检测,其他脱鞋、解腰带就不值一提了。我们在喀什的广场上看到几十辆武装车、数百名特警严阵以待,在巴楚的马路上看到几辆坦克巡逻,家访沿途历经无数处检查站,一一核对身份信息……
与之相对,我们看到的都是热情、淳朴的民族同胞。马路上相濡以沫的老夫妇、巴扎里天真无邪的儿童、乡村里辛勤朴实的妇女……他们向素不相识的我们报以羞涩的微笑,在得知我们是家访的老师后热情地向我们介绍学生有多优秀。
这才是真实的南疆,一个耳闻时令人生畏但亲临却倍感质朴之地。虽然没有看到大漠、胡杨、没有登上红其拉甫哨卡、没有买到英吉沙小刀和伽师瓜,但我仍然觉得不虚此行。我们深入学生家中,见识了纯正的民族家庭,感受了真实的南疆生活,从此再提到南疆,我的脑海中会闪现出无数生动的充满人情的画面!我也可以自信地说:我真正到过新疆了!




  • 对不起,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 沪教Z2-20100035号
    沪ICP备1103066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3786号
    执行时间:32.23 毫秒 | 查询数据库:12 次   
     

    招生信息



    专题网站



    信息公开



    新闻直播



    视频资源



    小剧场直播



    101直播



    电子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