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一中
校园霸凌举报信箱
网上选课 问卷
信息公开
发表文章
网上阅卷(外)
百度搜索
管理平台
联系我们交通指南友情链接
学校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松汇中路601号
学校邮编:201600
联系电话:(021)57822996
电子邮箱:sjyz@sjedu.cn
学校网址:www.sjyz.sjedu.cn
* 校长信箱* 支部信箱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版权申明更新缓存
 


折叠
左侧用户区
展开
左侧用户区
*VI-22社会贡献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打印此文
 松江一中.net > 专题网站 > 上海市文明校园创建 > 2011-2012年度上海市文明单位创建 > 第一部分:基本指标 > VI 社会责任担当 学校形象良好 > *VI-22社会贡献 >> 正文
松江区中学生志愿者服务运作机制建设的研究
更新时间:2012/4/18  作者:信息中心 站长  阅读:6867次  
松江区中学生志愿者服务运作机制建设的研究
松江一中团委  周慧瑛
 
【摘要】良好的机制是保障志愿者服务可持续有效运行的决定性要素,志愿者服务机制建设的研究对于引导、促进、提升志愿者服务的内容、形式和质量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课题基于松江区中学生志愿服务的运作情况尝试探究,从运行机制建设的角度探索保障志愿者服务可持续发展策略,尝试从志愿者的动员、招募、培训、管理、考核、激励、服务等方面覆盖建立内、外部结合的长效运作机制,从而改变志愿服务工作的经常性、持久性不够,随意性、突击性特点突出的局面,促进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
 
【关键词】中学生志愿者服务;机制;建设
 
志愿服务是任何人自愿贡献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当前志愿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中学生也越来越多地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近十年的中学生志愿者实践活动证明,由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的志愿者活动,对社会发展和中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发展对志愿者需求的不断提高,随着中学生自主发展意识的日益提高,受到我国目前现实条件的局限,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培训力度不足、志愿者缺乏服务技能、缺乏社会激励和保障机制等不足之处。那么如何科学地组织、开展和管理中学生志愿者活动?本文将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就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如何长效化、规范化、常态化地发展,从运行机制建设的角度探索保障其可持续、有效运行的策略。
 
一、志愿者行动溯源及发展现状
1、青年志愿行动的由来
1993年7月,共青团十三届二中全会通过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我国青年工作的战略发展规划》,推出了“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和“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青年志愿者行动作为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先行实施的一个重要项目,自19993年启动以来,我国青年志愿者组织发展迅速,志愿服务理念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志愿服务正成为社会公共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青年志愿行动的发展现状
青年志愿行动让青少年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完善自我,经过发展、壮大和成熟,当代青少年已经不能满足于过去那种单向的缺乏反馈的组织式志愿行动,他们的主体意识觉醒,他们崇尚自我完善,更容易接受自我教育,他们在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
3、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不足,组织欠缺
目前,社会、家长对中学生志愿者活动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由于支持和认识不到位,大多数学校独立开展活动,横向的校际间的联系以及与社会其他志愿者组织的联系还比较少,组织零散,缺乏系统性,信息传达不及时。
(2)活动资金缺乏
社会对公益团队的资金支持不够,而学校更是鲜有举办花费较大的志愿者活动。由于目前学校的志愿工作主要是由团委直接负责,无专项经费的支持、缺少统筹的划拨、进行商业化运作的可能性很小,因此活动资金(包括志愿者活动的保障性经费)的来源渠道相当狭窄,影响到活动的开展。
(3)相关规定及相应制度尚未完善
目前,对青少年志愿者活动还没有统一的法规和政策,学校开展志愿活动无规可循,监督机制也不健全。美国、新加坡等国制定有对志愿者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制度,韩国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可修换学分,对比我国相应规定和制度的欠缺,直接导致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力较弱。
(4)志愿者的专业技能需要提高
中学生志愿者的特点是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训练,所以只能参加一些不太需要专业知识的志愿活动,如打扫卫生、派发传单等,由此降低了志愿者的成就感,使志愿活动无法长期坚持并有效推进。
 
二、中学生志愿者服务机制建设的构成
1、机制的内涵
机制是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志愿者行动机制是指志愿者工作运作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成熟并固定化了的程序、规则或者形成的模式,它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保障志愿活动开展的各个环节间有机联系和有效运作。研究志愿者服务的机制建设,就是要着重研究这些关系或模式。
2、中学生志愿者行动机制研究的必要性
上世纪90年代后,中国的志愿者服务迅速发展,尤其这几年经历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等国际盛事,更是取得突破性成绩。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学把志愿者活动作为学生认识社会、服务社会、锻炼成长的有效方式,而中学生志愿服务虽处在良好的发展时期,但是,整体服务水平偏低、志愿服务力量分布不均,究其重要原因之一,便是相关机制建设的缺失,比如志愿者服务的招募机制、注册机制、宣传动员机制不够健全等。因此,解决我国志愿者服务存在的问题,从机制建设入手是十分必要和切实可行的,志愿者服务的机制研究对于引导、促进、提升志愿者服务的内容、形式和质量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中学生志愿行动机制的构成
良好的机制是保障志愿者服务可持续有效运行的决定性要素。目前,国内中学生志愿者服务的机制做专门的、全面的划分和归纳的研究较少,就松江区中学生志愿者运行实际情况而言,机制在此可划分为外部和内部两类,外部机制主要处理志愿者队日常运作事务,包括:动员宣传机制、招募选拔机制、社会参与机制、统筹协调机制、培优蓄才机制和督导机制;内部机制主要处理志愿者服务本身高效、健康、持续地提供优质的志愿服务,包括注册机制、运行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激励机制、评估机制等方面。
Ⅰ.外部机制
(1)动员宣传机制。在各中学主要指的是通过团委、学生会或者团支部发动和宣传,各校团委及其领导下的学生会、公益学生社团是志愿者服务宣传动员的主要力量。
(2)招募选拔机制。中学生志愿者行动遵循“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培训派遣”的原则,在招募阶段,主要采取组织招募和公开招募两种方式,主要用于梯度式发展志愿者。组织招募是指面向各年级、班级通过团支部来进行招募。公开招募是指在志愿者活动达到一定规模,在已有的相对素质整体偏高群体中通过校团委、学生会进行自荐式报名,然后进行审核和选拔参与更高一级别的志愿服务组织。
(3)社会参与机制,主要指为志愿者服务项目提供的参与志愿服务的稳定服务点,可设立三级体系,区教育系统青年志愿者协会——青年志愿者服务点——各志愿服务分会的参与网络。就目前情况,中学生志愿者服务点的社区网络已现雏形,居委会、医院、阳光之家、图书馆、科技馆等服务点较大范围地覆盖相应的街道社区。
(4)统筹协调机制。中学生志愿者服务的统筹协调机制应具有一定的行政属性,可以建立区教育局、学校、各志愿者服务队三级管理体系,区教育局关于青年志愿者行动和志愿精神的有关要求等,管理集中于战略规划、组织指导和情况通报;学校层面主要管理指导、服务点协调和结果评价;各志愿者服务队的基本任务是具体组织、活动计划制定和人员保证等。各分会所属团委应是中学生志愿者行动的主要的协调机构,而教育局团工委则属统筹机构。
(5)培优蓄才机制。中学生志愿者行动具有长效性,每学年随着新生入学都会有大批新的志愿者加入,当通过参与志愿者服务,志愿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加以适当的培训进而成为熟悉活动、训练有素的志愿者人才,这将为社会蓄积大量的志愿者人力资源。
(6)监督机制。中学生志愿者服务的监督检查机制是指开展的各种志愿者服务都要受到有效的监督,如志愿者分会是否规范运作、志愿服务目标是否实现、志愿者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有效保障、志愿者分会管理运作是否高效等。监督可通过官方监督(是指作为中学生志愿者行动的统筹方,如区教育局团工委、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监督)、媒体监督(是指开放相关的新媒体平台,接受公众点评和建议并进行宣传和报道)、自我监督(是指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组织方--团委和志愿者个人对整个志愿者服务的过程进行各种反思和总结)。监督方式既可以是定期的,也可以是不定期的,既可以形成正式的自评报告,也可以通过经验交流分享会来进行,这将大大保障中学生志愿者行动的健康发展。
Ⅱ.内部机制
(1)注册机制。注册制度可以有效实现对志愿者的统一管理和个性化服务。各校团组织、志愿者组织都可开展注册工作,团组织、志愿者组织所在注册机构,将根据服务对象的服务需求和注册志愿者的实际情况,发布服务信息、提供服务岗位,提高服务针对性和实效性。志愿者组织还通过签订协议、命名挂牌等形式创建了一大批中学生志愿者服务基地(点),引导和动员中学生志愿者就近到服务基地(点)开展服务。
(2)运行机制。中学生志愿服务可参照全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目前多采用长期化、项目化的运行机制。项目分为常规类和主题类,常规类是指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运行方式和效果良好、每年定期开展的项目;主题类是指结合时事、热点的临时性项目,如“5·12”特大地震后的各类志愿活动、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站点志愿服务等,一般为期都不超过1年。
(3)保障机制。志愿者是奉献自己的爱心、时间和精力为社会和他人服务,其合法权益的保护极为重要。志愿者的交通补贴、安全、保险等权益都应是保障的重要内容。在服务过程中,由于中学生的角色属性,可能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侵害,当出现违法行为时,从法治角度的权益保障也尤为必要。
(4)激励机制。激励机制目的是促使中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志愿者服务工作。最常见的是通过支付志愿者的各种补贴实现的,此外可采用将志愿者在服务期间的表现同在校期间各类评优、社会实践考核系统挂钩的激励方式。每年由组织者给志愿者颁发优秀个人、优秀团队和优秀组织者不同纬度奖项,推荐表现接触的学生志愿者参评各级“优秀青年志愿者”和“优秀共青团员”,从个人发展角度给予精神激励。
(5)评估机制。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中学生志愿者服务已经形成了初步的评估体系,这个评估体系包括:个人自我评估、志愿者队评估和志愿服务基地(点)评估,再此基础上增设媒体评估、协会评估,多个层级、多种形式完善的全方位评估机制促进中学生志愿者服务项目的改进和发展。
三、我区中学系统关于进一步完善志愿者工作和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1、建立中学生志愿服务的登记注册制度,提高学生对志愿服务者的价值认同感。
首先,积极建立有关中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登记注册制度(见附件1:《松江区教育系统青年志愿者协会章程》),注册登记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注册登记机构、注册登记条件、注册登记程序、注册登记结果等。结合实际,由教育局团工委成立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各校团组织成立分会,统一规范中学生志愿者活动的登记与注册,规范登记注册的部门、内容、程序,明确注册中学生志愿服务者应有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使社区、学校、家庭和中学生本人都积极参与其中,促进中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其次,制作中学生志愿服务社区的《志愿者服务记录手册》(见附件2)和志愿者服务情况反馈表(见附件3)。依据登记注册制度,在学校、服务单位进行相关中学生志愿服务的登记工作后,志愿者在每次活动后将志愿服务时间、地点和内容登记在《志愿者服务记录手册》中,同时由服务点盖章认定,既让学生在活动中留下足迹,也为之后的评优、表彰提供了衡量标准。相关活动的负责人将每次活动情况登记在反馈表中,而服务基地(点)则需在反馈表中及时记录和评价志愿服务的情况。该手册应该得到其他学校和单位的认可,或纳入《成长记录册》,跟随中学生的发展而变化,而活动情况反馈表作为阶段性的评价及考核的重要依据。
最后,规定专门的登记和反馈部门,规范执行评价程序。在街道、社区建立中学生志愿服务基地(点),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与服务队签订协议,确定服务内容,制定服务计划,安排专人负责志愿者服务管理工作,并主动联络学校组织学生活动,对中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评价,发挥志愿者服务基地(点)的核心作用,建立起由服务基地(点)、中学生志愿服务队、学校团委构成的三角管理模式。
2、开拓中学生志愿服务的培训内容,提中学生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针对中学生的心理和智力发展状况,应结合志愿服务的需要和学校课程设置的特点,整合三类(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课程资源,采用长、短课程相结合,设置内容主要包括思想观念和服务技能的培训课程,比如请资深志愿者、相关专业人士和专家、学者、领导等共同参与,在培训对象与内容上分门别类、渐次进行有关志愿者基本概念、志愿者活动发展情况、志愿服务宗旨、发展目标、信念、志愿服务的有关规定、管理制度、相关道德法规等知识的培训;同时,在培训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强中学生对志愿服务的文化理念、人际交往能力、专业服务技能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和系统培训,可以将具有普遍性的常识性理论拟制成校本课程,供培训者及参训者参考和学习。
在培训方式上要不拘一格,包括举办培训班、介绍经验、分析案例、观摩考察等。培训要注重对中学生开展服务前和服务中的跟踪培训。同时,要依托社区或者社会公益组织的各种需求和培训资源进行培训,提中学生志愿者的综合素质。各校志愿者分会要坚持培训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对培训次数、培训时间进行合理的规定,把中学生志愿者常规培训阶段性培训和主题式技能培训结合起来,不断提中学生志愿服务水平。
3、健全中学生志愿活动的服务制度,增加学生志愿服务的吸引力。
中学生志愿服务者有自身的优势,年轻善良、朝气蓬勃,个性化的特色和才艺能满足志愿服务,尤其是社区活动中独特的需求,在特定人群和特殊要求的帮扶项目中成效显著。若能经过相应指导和支持,拓展出新的服务项目,就可丰富志愿服务内容,扩大服务的覆盖面与受益面。所以,要坚持“社区所需结合中学生志愿者特长”的原则,开发类似“才艺递社区”、“假期爱心学校”、等中学生擅长、社区居民需要的有较强实效性的志愿服务项目。
在服务过程中,要注意志愿服务的对象更换不要太频繁,适当的时间有助于中学生与服务对象的情感交流,增强学生对服务对象的了解,提高志愿服务无偿性、利他性的认识觉悟。同时,要明确具体服务的标准,对服务的内容、时间和双方的权利、义务实行承诺制度,既可增强服务对象对学生志愿者的信任感,也为中学生志愿者提出了追求的目标,增添了服务的挑战性和吸引力。
4、构建完善的中学生志愿服务的激励制度,增强中学生坚持参加志愿服务的动力。
中学生的成长经历和对未来的发展期望,需要不断地强化内化的自我动力激励。受限于自我认知的局限,中学生仍需要大量外在的激励机制来促进自身的发展。所以,与中学生发展相关的、多层次、多样式的学生志愿者表彰奖励制度,,可以有效的转化为学生自我成就认同、自我价值提升、自我快乐助人的动力源泉。只有让学生志愿者真正感受到自我价值被社会认可,才能长期保持其参与的内在动力。
构建完善的中学生志愿服务的激励制度,首先要联系当前中学生发展中已有的表彰、荣誉、升学、资格认定等激励措施(主要指学期评优项目),把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评价作为参评指标纳入其中;其次,对学生志愿服务的贡献,应当给予及时、适当的宣传和精神性的鼓励和表彰,如年度优秀志愿者、志愿团队和优秀组织者的评选(见附件5);最后,需要不断创新激励方式,在社区或学校范围内,尝试推广“志愿服务时间银行”、 “服务转换”等形式,把提供志愿服务与享受志愿服务结合起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付出、积累、回报”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来。
5、尝试发挥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宣传号召作用,互动互评中提升中学生志愿服务的活力。
新媒体能满足随时随地地互动性表达、娱乐与信息需要,对于尚处于青少年阶段崇尚创新、追求自由的中学生而言,使用新媒体的目的性与选择的主动性更强,在志愿者工作运行过程中,利用新媒体结合传统的方式搭建志愿服务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即时和交互性平台,具备海量性与共享性兼具、多媒体与超文本并举,个性化与社群化共存的显著优势。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提供中学生志愿者表达诉求的直接窗口;通过链接或论坛与社会公益组织或其他青年志愿组织广泛联系、互通有无;通过通讯报道由点及面地分享志愿服务经历和体验等等,既能在给予学生一定空间获得话语权,同时也能利用新媒体资源做好对中学生志愿者的网上引导工作。目前,对于新媒体尚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利用这把双刃剑,寻找引领和服务之间的平衡点仍需进一步跟踪及深究。
6、加强对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领导,保证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有效开展。
首先,学校要将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工作目标,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其次,要协调服务基地(点)的需要与学生服务的差异,经常深入服务基地(点),调查了解学生在社区志愿服务的情况,多方沟通交流、督促指导,形成一个流畅的信息交换中心。
再次,要加强中学生志愿服务的文化环境建设,充分利用校园和社区的网络传媒等宣传设施,在普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宣传社区志愿服务的知识、技巧的基础上,及时表彰实践中的先进经验与学生,营造开展中学生志愿服务的良好文化氛围。
最后,要积极争取开展学生志愿服务的财政支持,落实必要的费用支出,保障中学生志愿服务社区活动长期有效地开展。
 
课题组成员:吴超峰  周慧瑛  高芬华等
 
 
 
附件1:松江区教育系统青年志愿者协会 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组织的名称为松江区教育系统青年志愿者协会,由松江区在校青年学生及青年教职工组成的团体。本组织接受教育局团工委的指导,从事志愿服务的公益活动。
第二条  为进一步规范青年志愿者及其行动的管理,促进松江区教育系统青年志愿者活动向专业化、规范化、长期化发展,全面推行志愿服务事业,特制定本章程。
第三条 本协会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坚持“立足校园、面向社会、突出特色、持之以恒”的工作原则,积极创新服务思路、拓展服务领域。
 
第二章  任务及目标
  第四条 本协会通过组织和指导教育系统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为学校及社会提供服务。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和完善,提高青年整体素质。
  第五条 弘扬新风正气,改善人际关系,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青年的主人翁意识、奉献精神和服务能力,促进青年的健康成长。
第六条 规划、组织教育系统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协调、指导各校青年志愿者组织开展工作。为学校和社会提供结对帮扶、绿色环保、科技服务、文化服务以及大型社会活动等公益事业提供志愿服务。
  第七条 开展与区内外各类青年志愿者组织的学习交流和志愿服务活动。
 
第三章 会员管理
  第八条 志愿者是指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注册志愿者是指按照一定程序在团组织、志愿者组织注册登记、参加服务活动的志愿者。
    第九条 会员基本条件:
(一)要有团结互助、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具备与所参加的志愿服务项目及活动相适应的基本素质;
(三)承认并接受本章程的管理和指导。
第十条 会员基本权利:
  (一)参加团组织、志愿者组织提供的培训。
  (二)要求获得从事志愿服务的必需条件和必要保障。
  (三)申请成为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个人会员,领取相关证件。
  (四)根据服务时间,优先获得志愿者组织和其他志愿者提供的不同程度的服务。
  (五)就志愿服务工作对团组织、志愿者组织提出建议和意见。
  (六)申请获批退出志愿服务组织。
  (七)相关法律、法规及团组织、志愿者组织所制订的有关规定赋予的其它权利。
第十一条 会员基本义务:
  (一)遵守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规定;
  (二)履行志愿服务承诺,完成志愿服务组织安排的或独立开展的志愿服务工作;
(三)参加志愿服务组织安排的教育与培训;
(四)尊重志愿服务对象的权利,保守志愿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
  (五)不得以志愿者身份从事任何以赢利为目的或违背社会公德的活动,不得向志愿服务对象收取或者变相收取报酬;
  (六)自觉维护团组织、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的形象,妥善使用和保管志愿服务证和志愿者标志;
  (七)相关法律、法规及志愿服务组织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十二条  注册志愿者办法
(一)申请人直接向各校青年志愿者协会提出申请,填写《志愿者注册登记表》;
(二)各校青年志愿者协会根据实际情况对申请人进行审核;
(三)审核合格,各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向申请人颁发“松江区教育系统注册青年志愿者证”、“青年志愿者”胸章。注册证上标注统一的注册号。
 
第四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十三条  协会组织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协会设会长一名,副会长三名、干事若干,实行会长领导下的理事会制度。
第十四条  理事会决定志愿活动的开展方向,监督、管理各校的志愿者活动开展情况。
第十五条  评选、推荐区级优秀集体及个人。
第十六条  会长职责:全面统筹安排好各项活动,领导、组织开展重大活动;代表协会做好相关的联系、沟通与协调。
副会长职责:协助会长做好各项工作;在会长授权情况下,代表会长行使权利。
第十七条  各校青年志愿者协会职责:
  (一)建立健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各项措施和制度;
  (二)负责志愿者的招募、培训、管理与考核;
  (三)制定志愿服务计划并组织实施;
  (四)负责志愿服务活动资金、物资的筹集、使用和管理;
  (五)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帮助,维护志愿者合法权益;
  (六)组织开展志愿服务的宣传、合作活动;
  (七)接受志愿者完成志愿服务项目后填写的服务项目登记表,监督其活动。
  (八)负责组织志愿者与服务对象签定志愿服务协议书,明确服务内容、时间和各方的权利、义务。
  (九)各校青年志愿者协会是本协会的基层单位,接受校团委的统一领导,并积极配合校团委开展形式和内容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第五章 激励和表彰
  第十八条  每年国际志愿者日(12月5日)前后开展志愿者表彰活动,评选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服务集体、优秀志愿活动组织者。
  第十九条  奖章或证书由松江区教育系统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统一制作。获奖者名单应及时报上级团组织、志愿者组织备案。
 
第六章 附项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其修改、变更、解释权属于共青团松江教育局工作委员会及松江区教育系统青年志愿者协会。
 
附件2:志愿者服务记录册
序号
 
服务地点
 
日期
 
服务时间
 
活动内容:
 
 
服务对象签字(盖章)       
 
附件3:志愿者服务反馈表
队长
 
服务地点
 
活动内容
 
服务时间
月     日     :    ~      :
参与名单
 
学生感言:
 
 
 
队长总结:
 
 
 
 
服务对象反馈:
 
 
签字(盖章)
 
 
 
附件4:志愿者服务队结对协议书
一、志愿者服务队:                     所属班级:              
联系人              电话:             
二、服务对象: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地址:                                 
三、服务内容(在□内“√”)
助学□   扶老□   帮教□   生活服务□   文艺表演□  家教服务□
助残□   宣传□   其他:                                 
四、服务时间:每学期不少于   
五、是否愿意接受媒体公示(在□内“√”):是□    否□
六、承诺:
志愿者服务期限为一年;期限满后,经双方评估都满意的情况下,此协议书自动长期有效直至其中一方中止协议;双方如想中止服务,应提前两周通知对方,解除此承诺。
七、备注:志愿者服务队所在团组织将对服务队工作开展定期评比,服务对象可以协助评比并提出相应意见。此表一式两份,双方留存。
八、联系反馈:
 
 
 
志愿者服务队签字:                       服务对象签字: 
(盖章)                                   (盖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附件5:松江区教育系统优秀青年志愿者推荐表
班级
 
姓 名
 
性别
 
党(团)员
 
家庭地址
 
联系方式
 
 
主要事迹:(事迹简介200字,详细材料请打印后附页)
 
 
 
 
 
 
 
 
 
 
 
 
 
 
 
 
 
 
 
 
 
校团组织意见
 
 
             
 
 
盖  章
           年   月  日
 
 
教育局团工委意见
 
 
 
          
 
盖  章
           年   月  日
 
 
 




  • 对不起,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 >> 查看所有评论

        没有任何评论


    沪教Z2-20100035号
    沪ICP备1103066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3786号
    执行时间:31.25 毫秒 | 查询数据库:12 次   
     

    校园开放日



    专题网站



    信息公开



    新闻直播



    视频资源



    小剧场直播



    101直播



    电子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