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一中
校园霸凌举报信箱
网上选课 问卷
信息公开
发表文章
网上阅卷(外)
百度搜索
管理平台
联系我们交通指南友情链接
学校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松汇中路601号
学校邮编:201600
联系电话:(021)57822996
电子邮箱:sjyz@sjedu.cn
学校网址:www.sjyz.sjedu.cn
* 校长信箱* 支部信箱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版权申明更新缓存
 


折叠
左侧用户区
展开
左侧用户区
*Ⅰ-3学校德育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打印此文
 松江一中.net > 专题网站 > 上海市文明校园创建 > 2011-2012年度上海市文明单位创建 > 第一部分:基本指标 > Ⅰ思想教育深入 师生素质文明 > *Ⅰ-3学校德育 >> 正文
学科德育案例、论文
更新时间:2012/4/18  作者:信息中心 站长  阅读:9687次  
 

2012年上海市中小学学科德育优秀成果申报表(学科教学案例)

区县 松江区

教师姓名

沈志辉

所在单位

上海市松江一中

 

职务/职称

中学一级

联系电话

15316952900

 

  

形变与弹力

   

高中物理

 

 

高一年级

 

推荐理由

(重点介绍教学设计思路、学科德育落实在教学过程中的哪些方面,获奖情况,限500字以内)

 

 

一、教学设计思路:借境激疑,实验探究,巩固应用

通过学生体验,创设情境引入主题,激发学习热情,渗透生命教育;通过微小形变实验,认识其客观存在;通过拉弹簧进一步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建立物理概念,促进对弹力产生过程等的理解;通过实例分析、讨论和小组交流,感悟物理学研究方法,培养合作学习习惯,在体验合作学习基础之上初步学会分析弹力;整理知识点并对引入的情境进行分析,既巩固本节知识,又为下一课预设伏笔。

二、学科德育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

1、“拉”出“生命”的张力

充分利用“拉弹簧”的生活体验,在生活实践中融知、情、意、行为一体。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及探究欲望,又使学生在体验生活中丰富人生经历,获得生命体验,潜移默化间让学生强烈感受到强生健体、拥有健康人生的重要性。

2、不做“拉过头”的弹簧

    “拉弹簧”体验时发生了个别同学因用力过猛致使弹簧不能恢复原状的问题。顺势借题发挥,提醒在操作时要认真规范,爱护身边资源;遇到突发问题要善于思考,主动提出;日常学习生活中切不要做“拉过头”的弹簧,注意劳逸结合、有张有弛。

3、合作中实现“个人价值”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可以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和分析来给以科学的解释,消除学生对某些自然现象的神秘感,学会客观的看待事物;通过进一步探究,感受科学探索的过程,在实验中培养学生间的合作精神、探索精神,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尊重他人、友善待人、与人和谐相处,增强团队意识,懂得在集体的发展中实现个人价值。

 

 

 

 

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后记等)

 

【教学任务分析】:

弹力是生活中几种常见的力之一,形变与弹力的学习以力的概念为基础,也是学习牛顿运动定律,以及整个力学、电磁学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

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习过几种生活中常见的力,比如拉力、压力、支持力等,对力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但这部分知识由于要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兴趣特点,与高中阶段相比往往是比较表面的、肤浅的,涉及面较窄。所以,这节课要实现让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达到新的认知,比如对微小形变、形变的分类等的认识;而且更要重视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让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比如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分组交流讨论会等形式,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以及伴随着知识形成过程中所应用的科学方法。

本节课的重点是弹性形变及弹力的特点;难点是如何确定弹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教学思路分析】: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借境激疑→实验探究→巩固应用。通过学生体验拉健身弹簧的活动,创设情境引入主题,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渗透生命教育;通过显示微小形变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微小形变客观存在,对形变达到新的认知;通过学生对拉弹簧的体验进一步发现形变的特点,促进对弹力产生过程及产生条件的理解;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讨论和小组交流,培养合作学习习惯,使学生在体验合作学习的基础之上初步学会分析物体所受到的弹力;最后,在整理本节课知识点的基础上对引入情境进行分析,既巩固本节课的知识,又为下一节课预设伏笔、做好准备。

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弹性形变及弹力的特点。方法是:通过显示微小形变、拉弹簧等实验,在学生体验、思考中认识弹性形变;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讨论和小组交流,培养合作学习习惯,使学生在体验合作学习的氛围中认识弹力特点。

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如何确定弹力的作用点和方向。方法是:通过建立情景对实例进行分析、讨论和小组交流,使学生在体验合作学习的同时,明确两物体的接触点就是弹力的作用点;物体所受弹力的方向就是使形变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使学生初步学会判断弹力的作用点及方向。

本设计通过学生亲身体验,激发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活动过程中建立物理概念;通过实验和实例分析,感悟物理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合作学习习惯,增强团队意识;懂得关爱生命,养成“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习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形变及其分类。知道显示微小形变的方法。

2)理解弹力产生的过程及弹力方向的特点。

3)初步学会画出物体受到弹力作用时的受力示意图。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显示微小形变等实验,感受放大物理量等科学方法,感悟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2)通过对简单实例的分析、探讨,认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出发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使用健身器械的过程,感悟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激发学习兴趣,懂得关爱生命的重要。

2)在实际事例中,通过对弹力的分析与讨论,懂得物理学习需要细致观察、认真分析的科学态度;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性,激发学习的热情。

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感受科学探索的过程,培养的合作精神、探索精神,增强团队意识,懂得在集体的发展中实现个人价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弹性形变及弹力的特点。

难点:如何确定弹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教学资源】:

1、演示实验器材:演示微小形变的实验(烧瓶、细管、塞子、激光笔、平面镜等)。

2健身器械、弹簧、橡皮泥、钩码、砝码、海绵、铁架台等。

3、自制PPT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借境激疑

情景:教师展示一健身器械

设问:老师手里有一健身器械,哪位勇敢的同学给同学们演示一下?

学生活动:演示健身器械的使用

学生:学生谈体会

教师演示:演示健身器械的使用——升华:生命教育

学生:关注教师演示

教师:大家观察到弹簧发生了什么变化?

说明:引导学生观察弹簧发生了形变,追究发生形变的原因;同时提出本节课的课题。

板书:形变与弹力

                形变

    过渡: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主题:形变与弹力

(二)实验探究,寻求规律

教师:请同学们想想,如果我们现在想要这个烧瓶发生形变,那该如何?

说明:先引导学生回答用力,再提出“烧瓶是否发生形变”这一问题引起学生认知矛盾,然后通过学生活动去亲身体验

学生活动:用力握装有液体的烧瓶

强调:两人合作,一人用力,一人观察实验现象,注意安全

教师演示:通过投影演示烧瓶的形变

教师:通过这个实验同学们看到了什么?高度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板书:形变    ① 微小形变

过渡:看来生活中的形变,并不是都像弹簧那么明显可见,有些不明显;又如研究用力后的桌面,桌面会怎样?

教师演示:借助于激光器和平面镜来研究桌面微小的形变

教师:通过这三个实验,同学们对形变有何新的认识?

强调:①微小形变客观存在

②微小形变不易观察,要通过其他途径进行放大,微小形变的实验中体现了一种放大的思想。

过渡: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接下来我们请同学再利用身边的看似平凡实验器材体会一下,看看我们还有什么不平凡发现。

学生活动:拉弹簧

说明:要引导学生在拉弹簧的过程中意识到:力——形变——弹力??矛盾

师生互动:归纳形变有弹性形变、范性形变之分

分类

强调:不能绝对化

板书:形变:             弹性形变

范性形变

说明: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从量变到质变;学生生活要注意:劳逸结合

过渡:根据对拉弹簧的分析,大家能否概括一下弹力是如何产生的呢?

板书:

弹力: ① 产生过程:强调施力、受力物体

产生条件:

                                 直接接触

弹性形变

  过渡:知道了弹力产生过程,那么如何表示弹力呢?我们知道弹力是一种力,怎么表示物体所受的力呢?

③ 三要素

 

 

 

 

情景建立:挂在弹簧上的钩码、放在海绵上的砝码

 

挂在弹簧上的钩码

F

 

 


 

系在细绳上的铁球

 


 

F

 

 

放在海绵上的砝码

N

  

放着砝码的桌面

N

 

 

 

 


  

研究对象

钩码

铁球

砝码

桌面

受力物体

钩码

铁球

砝码

桌面

施力物体

弹簧

绳子

海绵

砝码

弹力作用点

接触点上

接触点上

接触面上

接触面上

弹力的方向及方向特点

弹簧收缩的方向(竖直向上)

绳子收缩的方向(竖直向上)

垂直于支持面向上

垂直于支持面向下

效果和符号

拉——FT

拉——FT

支持——N

压——N

a. 作用点:

结论:物体与物体接触点或接触面上        

b. 方向:

结论

总是指向使形变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

绳子对物体的弹力: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弹簧对物体的弹力:指向弹簧恢复原长

(收缩或伸长)的方向

支持面对物体的弹力:垂直于支持面并指向

支持面恢复原状的方向

 

 

 

 

      弹力的表现形式:拉力、支持力、压力等。

(三)整理巩固,实际应用

   教师:小结(利用PPT快速扫描

教师:有了形变与弹力的知识,我们再回到前面拉弹簧的问题,在实际问题中如何表示受力物体所受到弹力呢?

   问题1试说明你所感受到的弹力是什么物体形变产生的呢?请尝试画出弹力的方向?

   学生活动:

   问题2那么,为什么我, 们拉这个健身器械比拉一根弹簧要费劲的多呢?这就是我们下节课要研究的问题,请同学们回去好好思考一下。

【板书设计】:

形变

弹 性

形 变

分类

微小形变

产生过程

产生条件:

特点

作用点:

方向:

在物体间接触点或接触面上

总是指向使形变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

弹性形变

范性形变

弹力

 

 

 

 

 

直接接触且弹性形变

 

 

 


【训练与评价】:

   训练1思考为什么我们拉这个健身器械比拉一根弹簧要费劲的多呢?

   训练2完成自主活动

 

 

 

【教学后记】:

情境导入,恰到好处

情景再现:本课时从展示学生较为熟悉的健身器械入手,引发学生上课兴趣,并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学生们都跃跃而试,参与热情很是高涨,最后学生们提议由某某同学上台演示,结果该同学勉强拉开,很是费力……台下同学虽有些“失望”,但看的出兴趣依然不减……接下来,教师在肯定上台同学很会把握机会,很是勇敢的同时,进行亲自演示(学生们异常关注)..结果是教师较为轻松的一下拉了好几次,学生有些惊讶……教师顺势告诉学生们:其实同学们也可以做到,关键在于每天的坚持锻炼,因为生命在于运动,更在于坚持不懈……相信有一天,每一位同学都能顺利做到……

感受:学生的亲身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热情及探究的欲望,本课题的引入也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教师的亲自演示又进一步激发学生课上的热情,演示后教师的一番话语既让学生们意识到每天进行身体锻炼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市教委规定的“每天锻炼一小时”是非常有道理的;更让学生知道实现进步关键在于不断的坚持不懈。我觉得,这样的设计、这样的活动有效渗透了 “两纲”精神,培养学生“生命意识”也相得益彰,也实现了科学和人文的自然融合

实验设置,简易贴切

实验设置:在介绍弹力概念时涉及到形变,谈到形变问题不可避免要介绍微小形变的概念,而问题是微小形变又不宜被肉眼观察到。怎么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微小形变的存在呢?我在课上设计了一个学生实验——观察显示烧瓶微小形变:找一个大烧瓶装满水,滴入几滴红墨水,瓶口用中间插有细管的瓶塞塞上,用手按压烧瓶,细管中的水面就上升;松开手,水面又降回原处,这说明烧瓶受到按压时发生形变。

感受:这些简单易做、成本又低的小实验,为学生今后展示自己的创造力、想像力提供了一个广阔、自由的空间和方向。这些小实验和精心设计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共同创设了一个实验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学生作为主体,教师将实验资料有选择地提供给学生,让他们相对独立地操作、分析,激起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又使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同时又给学生们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提供一种很是重要的方法——把微小形变进行放大,也培养了学生客观看待事物的意识。又如:在过渡到挖掘弹力产生的条件时,通过举例结合弹力的概念来实现,利用学生比较喜欢的那个健身器械,既平凡又生动,学生很有兴趣的,尤其是参与体验的那位学生的演示,真的很经典。一方面为学生认识微小形变的存在创设了平台,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研究物理问题和实验合作探索的能力。再如:在学生体验弹力产生的过程时,设计让学生拉一小段弹簧(这些弹簧普通的五金店都有售),既让学生明白了弹力产生的过程,变抽象的物理概念为感性的生活体验;同时借题发挥(有个别同学用力过猛致使弹簧不能恢复原状),提醒同学在操作实验的时候要规范操作,认真听讲,保护身边资源;而且告诉同学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要做拉过头的弹簧,要注意合理利用时间劳逸结合;我觉得这一方面也是德育人文精神的有机渗透。

探究能力,有待提升

探究学习活动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在本课时中虽预设了一系列学生体验、合作探究活动,但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本节课的教学显得有些仓促,学生的交流活动时间显得不够,更多学生的想法无法及时得以展示;学生虽在体验中感悟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但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学生敢于质疑、善于交流、乐于合作、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今后思考方向:如何扮演好探究活动中的教师角色?课堂教学中的探究与科学家的探究是有很大差异的,毕竟有课时、教学任务等多方面的限制,学生的探究是在教师适时、适度的引导下的探究。但这种适时、适度的引导很难把握,是一门艺术。引导过度了就淡化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倘若不加以引导或是引导不够,课堂探究就会陷入无序;纵观这节课,教师的引导还是有些偏多,学生的自主探究稍显不够。我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平时教学过程中,学生、教师对这样的探究课经历不多,相信经过二期课改的进一步深入,这种现象势必有所改观;二是要减小教师在探究过程中的影响就有必要建立一个通畅的交流平台,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而教师扮演的角色就至关重要了,所以如何有效扮演好一个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是今后我要好好思考的课题。

 

 

 

2012年上海市中小学学科德育优秀成果申报表(学科教学案例)

区县  松江区 

教师姓名

席云芳

所在单位

松江一中

 

职务/职称

中学高级

联系电话

15316952859

 

  

《教室里的电闪雷鸣》

   

高中化学

 

 

高一

 

推荐理由

(重点介绍教学设计思路、学科德育落实在教学过程中的哪些方面,获奖情况,限500字以内)

 

农业是人类的“母亲产业”,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现阶段仍是一个农业大国。松江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是上海市重要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松江一中的学生很多就来自于农村。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开展农业知识的普及和应用对于今天的学生尤为重要,也是最符合国情、校情、生情的学科德育。

席云芳老师在设计《教室里的电闪雷鸣-氮的固定》这节课时,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从学科中心回归到学生的生活经验,从社会实际问题出发来组织教学。深入研究教材、查阅参考资料,设计了在教室里模拟电闪雷鸣的情境,从氮的固定原理和氧化还原两条线探究分析了固氮的三条途径。一方面以提高学生的农业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农村和现代农业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希望能够让学生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社会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农业生产、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升化学教学的育人品质,体验到学习化学的乐趣和化学无穷的魅力。

本节课曾在松江区层面开设展示课,受到听课教师的高度评价。

 

 

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后记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固氮的途径,掌握大气固氮和工业固氮的原理;

⑵理解氮分子的结构,理解氮气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资料运用和实验探究,推测大气固氮过程;

⑵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知识,分析固氮的两条途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社会现象,认识化学在促进农业生产、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初步养成化学思维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对象及学情分析

松江历来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是上海市重要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松江一中的学生很多来自于农村,这一届高一学生也不例外。生在高一第一学期化学学习时已学习了氯气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能够进行简单地模仿迁移;学习过氧化还原反应理论,能够初步由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辨析其在反应中所体现的性质;同时,能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农业现象,认识化学在促进农业生产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学生学习本课时可能遇到的困难有两个:一是由实验及资料推理分析氮气与氧气反应的直接产物;二是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性质。应对第一个问题可采取的教学策略为小组讨论交流共同解决;第二个问题可采取的教学策略为课前的学案设计中提前解决难点。

三、教学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课前向父母、亲戚了解现代农村氮肥使用的情况并填写学案的“知识准备”部分。

2.教师的教学准备:演示实验“大气固氮模拟”及“氮氧化物性质”。

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学生两人一桌,共分四组,便于讨论交流。

4.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多媒体、感应圈、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

四、

大气固氮

原理引入

引入

 

应用科学

总结归纳

固氮困难

原因分析引入

 

生物固氮

原理分析

驱动

人工固氮

原理分析

驱动

探究

含义

 

问题设疑

产生驱动

驱动

师生分析

氮的固定

 

 

 

 

 

 

 

 

 

 


---准备

师:老师课前下发了学案,现在我们交流一下。

1.常见的化肥有                       ;其中所含有的                       元素为肥料的三要素。

2.氮肥主要有              (例:          ,试标出其中氮元素化合价)、

             (例:          ,试标出其中氮元素化合价)、

             (例:          )三类。

(副板书上书写学生的答案可能是NH4HCO3NH4NO3(NH4)2SO4KNO3 NH4NO3

(NH2)2CO尿素中的某些)

(设计意图:氮肥主要是各种铵盐、硝酸盐等,可标出其中的氮的化合价,真正使化学知识与学生调查农村化肥使用情况结合起来)

3.试回顾在氧化还原反应中,

化合价升高,被       ,发生      反应,自身体现       性;

化合价降低,被       ,发生      反应,自身体现       性。

(设计意图: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知识,有利于学生用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知识分析解决本节课相关问题。)

师简单评价学生的“知识准备”。

---引入

农业是人类“母亲产业”,远在人类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农业就已经是人类抵御自然威胁和赖以生存的根本,农业养活并发展了人类,没有农业就没有人类的一切,更不会有人类的现代文明。社会生产的发展首先开始于农业,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只有在农业和工业发展的基础上,才会有第三产业的发展。可见,农业是当之无愧的“母亲产业”。农业的地位和作用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国民经济的基础”。

(以“一场雷雨一场肥,雷雨发庄稼”作为问题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师:中国有句古话:“一场雷雨一场肥,雷雨发庄稼”,同学们认为雷雨时产生的是哪种肥料?

生:氮肥。

师:氮元素来源?

生:大气中氮气。

师:人类与许多其它生物一样需要氮素作为合成蛋白质的原料,但不能自我合成有机氮。虽然空气中有78%是氮气,但是绝大多数生物不能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氮气。联系刚复习的氮肥,我们可以发现植物只能吸收以化合态形式存在的氮元素。将大气中氮元素从游离态转变为化合态的过程,我们称之为固氮。

板书:氮的固定。

师:氮元素有-3+1+2,+3+4+5价态,你能以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推测出固氮过程中氮气可能会发生什么反应吗?

师:雷雨天气时在放电环境下,氮气生成氮肥的过程就是大气固氮。

板书:1、大气固氮。

师:你们认为“大气固氮”时氮气和什么反应?

生:氧气。

师:那么,二者反应会生成什么?

生:一氧化氮或二氧化氮-----

师:氮的氧化物还有很多,请大家看资料。

呈现资料:各种氮的氧化物的性质介绍

考资料:

①一氧化二氮(化学式:N2O,其中氮元素为+1价)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微弱的香气和甜味;不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色;它俗称为“笑气”,人闻到后会大笑不止,曾被用作口腔科的麻醉剂。其性质类似氧气,用试管收集一氧化二氮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可以观察到木条复燃。

②一氧化氮(化学式:NO,其中氮元素为+2价)是一种无色气体,有毒,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为二氧化氮。

三氧化二氮(化学式:N2O3,其中氮元素为+3价)亚硝酸酸酐。是一种深蓝色挥发性液体。仅在-200C以下稳定,易分解为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④二氧化氮(化学式:NO2,其中氮元素为+4价),有毒,是一种红棕色气体。

⑤五氧化二氮(化学式:N2O5,其中氮元素为+5价),硝酸酸酐。通常状态下呈无色柱状结晶体。

----探究“氮气与氧气反应”的化学反应原理

师:在真理探究的道路上,只有大胆的猜测是不够的,好在化学这门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事实的真相。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模拟实验,模拟雷雨天气的固氮反应。下面,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模拟实验,模拟雷雨天气的固氮反应。

演示“一场雷雨一场肥”的模拟实验。

师: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实验仪器。我们实验桌上的仪器为高压电感应圈。底部有为高压电控制旋钮,可以提供高压放电条件。上面玻璃仪器中有空气存在。现在我们开始实验。

生:观察。

师:请大家结合实验现象及资料库,分析出模拟实验中的生成物。

生:讨论,分析出氮气和氧气反应可能生成二氧化氮。(说理由:看见红棕色气体)

师:还有其他答案么?

师:是否可先生成一氧化氮?

生:可能。因为一氧化氮很容易被氧化为二氧化氮。(资料库中信息)

师:请把这种可能用化学方程式表达。

生:书写两个方程式。

实验一氧化氮性质,并解释研究表明大气固氮中是这种反应过程。

师:平时雷雨天,你们看到了红棕色气体么?此模拟装置和日常雷雨天的环境相比,还缺少什么?

生:雨水。

实验二氧化氮性质,此实验说明二氧化氮能和水发生反应。

师:写出化学方程式。

师:雷雨天气时,硝酸随雨水渗入土壤形成硝酸盐被根系吸收。这就是“一场雷雨一场肥”的奥秘。(副板书:氮气——硝酸根)

----师生共同讨论固氮的概念和反应的理论基础

师:标出氮化合价,以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这个过程中氮气发生了什么反应呢?

生:氮气转化为硝态氮肥的过程中氮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

-----介绍“人工固氮——合成氨”的反应原理和重要意义

师过渡:同学们是否知道,全世界每年的雷电固氮量大约有四、五亿吨。但遗憾的是由于时间或者地域的局限,这些氮元素不可能按照植物的需要及时地被吸收。科学家开始寻求科学手段来实现固氮了。(板书:人工固氮)

师讲解:19世纪初,人们就认识到氮肥在农业中的巨大作用。有人希望模拟大气固氮制造氮肥,但很快发现成本太高,无法大规模投入生产。19世纪下半叶,物理化学的巨大进展,使人们认识到由氮、氢合成氨的反应是可逆的,是可以通过控制条件得以实现的,这为合成氨的试验提供了理论指导。合成氨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一个化学反应解决了几十亿人的吃饭问题,告别了因粮食不足而导致的大量的饥饿和死亡事件。这是一个可逆反应。利用氮、氢为原料合成氨的工业化生产曾是一个较难的课题。化学,让这个难题变得不再那么困难,合成氨使人类真正摆脱了靠天吃饭的束缚,使每亩地的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地球才能够养活50 多亿人口。化学,为人类的生命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

高温、高压

催化剂

N2 + 3H2         2NH3 ,观看实验室模拟录像,转化率只有0.1%左右。

师:从第一次实验室研制到工业化投产,约经历了150年的时间,目前全世界每年的工业固氮量大约有1.7亿吨左右。从理论到实践,看上去似乎很近,其中的艰辛却只有为之付出过无数努力的科学家们才能够真正体会得出!

生:看合成氨工厂图片。

师:目前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合成氨反应需要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才得以实现,对能源和设备的要求也比较高。

师:标出此反应中氮化合价,以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这个过程中氮气发生了什么反应呢?

生:氮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师: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N2N元素处于0价,所以N2应该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固氮的过程正是利用了N2这样的性质,可以分别通过氮气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这两条途径来实现。

------探究氮气稳定的原因

师:以上我们从氮气被氧化、氮气被还原这两条途径认识了固氮的两种过程,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氮元素由游离态向化合态的转变都需要非常严格的条件。请你结合化学键的观点分析为什么固氮的过程非常困难呢?

生:N2分子是两个N原子通过3对共用电子对结合而成的,分子中存在的氮氮三键很牢固,使氮氮三键断裂需要很高的能量,所以表现出氮气很难与氢气、氧气反应。

------介绍生物固氮

师:氮气结构的稳定导致了固氮的困难,就在人类耗费大量精力和能源合成化肥的同时,科学家们却惊奇地发现:实际上氮气被还原为铵盐的过程自然界早已存在,而且在常温常压下就能进行。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的生物固氮量大约有1.75亿吨左右。大家听说过“生物固氮”吗?

生:大豆、蚕豆等豆科作物根部的根瘤菌中存在固氮酶,能在常温常压下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氨。

师:在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下,传统的固氮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各种需求,使生物固氮研究得到更加应有的重视。如果主要农作物能够自主固氮,就可以摆脱对化肥的依赖性,既节省能源,又能对环境友好。这是继工业革命之后,人们期待的一次“绿色革命”。与合成氨相比,生物固氮的优越性是不言而喻的。模拟生物固氮正是目前科学研究的前沿。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查阅资料,进一步做了解。

------巩固提升

师:由以上学习你能分析出哪些反应为氮的固定吗?

生:氮气与氧气的放电反应、合成氨反应。

师:在这两个反应中体现了氮气的什么化学性质?

生:氮气与氧气的放电反应体现了氮气的还原性;合成氨体现了氮气的氧化性。

师:在这两个反应中体现出氮气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这与我们前面从化合价推测得出的情况完全吻合。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推测出氮气具有哪些用途吗?

生:氮气能做保护气,通过合成氨制化肥、硝酸等化工产品,液氮可做冷冻剂等。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氮的固定,课下请同学们就知识内容,将氮气的结构、性质、用途以及氮的固定的过程进行整合、归纳。同时,请同学们独立完成知识再现及课后检测。

 

【主要板书设计】

氮的固定

 

氮的固定(固氮):把大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

 一、大气固氮

2NO + O2 2NO2

3NO2 + H2O 2HNO3 + NO

二、工业固氮

 

五、教学后记

1、创新实验擦亮课堂

本节课的设计紧抓两条线,一条明线为氮的固定原理,一条暗线为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分析大气固氮以及工业固氮过程中氮气所体现出来的性质。另外,与教材本身设计上最大的突破是在实验上的小小创新。实验的引入,擦亮了整个课堂。

高中年龄段的学生易于接受新事物、新方法,精心的课堂设计和新颖的实验会使化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起化学知识来也就特别带劲。本课中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有效地将高中阶段的难点加以化解;本节课与教材本身设计上最大的突破是在实验上的小小创新,创新实验的引入,擦亮了整个课堂。特别是教室里的电闪雷鸣实验,让学生眼前为之一亮,迅速进入到教师设置的教学情境中。

2、农业知识贴近学生

松江历来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是上海市重要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松江一中的学生很多来自于农村。

课前曾经对身处农村的学生和一部分务农人员做过一项调查:绝大多数人不知道化肥、农药的性能、保管和使用方法,看不明白市售农药、化肥的配制浓度和配制方法。不认识化学肥料的分子式,更不会计算常用氮、磷、钾化肥的有效成分百分含量。我们知道,今天的中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新农村建设更是对今天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一大批有高尖端的农业技术、有广阔的国际国内视野的农村人才是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这绝对不比培养其他类人才弱多少,甚至更为迫切一些。本节课就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电闪雷鸣”搬到了课堂中,将“雷雨”、“庄稼”、“氮肥”、这些农业用语与化学知识联系在一起,贴近学生实际、满足学生需求,引导学生化学的角度分析有关农业现象,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

3、育人品质全面提升

本节课基本达成了预设目标,大多数学生知道了固氮的途径;掌握了大气固氮和工业固氮的原理理解氮分子的结构;理解了氮气的化学性质;学会通过资料运用和实验探究,推测大气固氮过程用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知识;能够分析固氮的两条途径;能够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社会现象,认识到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初步养成化学思维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化学教学的育人品质得以全面提升。

4、课堂尚有遗憾不足

最大的收获正是自己的不足,我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以往的教学中忽视最多但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过渡。我个人在大多数课上思路清晰,从头到尾的知识性、逻辑性理得比较清楚,但在过渡的问题上常有缺憾,本节课也有这种瑕疵。如何把一节课设计得如行云流水一般地流畅自然,是我一直孜孜以求的目标,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为此付出更大的努力。

 

 

 

 

 

 

2012年上海市中小学学科德育优秀成果申报表(论文)

区县松江区

 

内高班的汉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

 

    申报单位

上海市松江一中

 

作者姓名

曹会英

任教学科

高中语文

 

职务/职称

中学高级

联系电话

18016265705

 

成果摘要

(需突出学科德育的主要观点、主要做法,获奖情况。限300字以内)

 

如何让不熟悉汉语言的内高班学生在品味汉字、汉语言的同时,了解、认同、接受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自然而然产生作为中国人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热爱与自豪感,这篇论文就从认知汉字、文本解读、写作三个方面的教学实践探究,帮助学生认识到母语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共通性,并借助具备传统文化特征的文本解读,帮助学生确立、养成正确的公民道德意识——善良的人性、高贵的内心生活、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格精神。

本文曾获教育部民族教育司“第七届全国内高班德育暨管理工作年会”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并选入《丹心如玉映雪莲》一书。

 

论 文

内高班的汉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

关键词:汉语文  德育  汉字  阅读   写作

曾经有人就语文教学与德育的关系,做过形象的解说:德育就像是人体必需的食盐,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应该像烹饪一道有盐融入的芳香四溢的汤羹,化有形的说教为无形的渗透,让学生在品味语言这道美味的“汤羹”时,自然而然地接受道德教化。这是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最佳境界,当然这样的境界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达到的。作为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当我的授课对象由熟悉汉语文学习的学生变成对汉语文非常陌生的少数民族学生时,我对汉语文的教学有了全新的理解,当然,我对汉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也有了与以往不太相同的尝试。

我现在的86位学生,其中有82位是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是民考民考入内高班的,汉语对他们来说就是陌生的“外语”,但汉语文教学又与英语教学完全不同,它不仅仅是完成一种语言的认知与运用,还承担着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重任,也就是说在预高班进行汉语言教学的同时,还要不失时机地借助汉语这个语言载体,让学生在品味汉字、汉语言的同时,了解、认同、接受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并进而自然而然地产生作为中国人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热爱与自豪。那么如何在他们的汉语文的学习中渗透这样的道德教育呢,我以为作为汉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在教学中凸显汉文字、汉语言、汉文学的特点,在学生的汉语学习过程中,利用汉语言文字的某些属性,借助学生语言学习的陌生、新奇感,适时地渗透德育。下面是这一年来我的几种教学尝试:

1.彰显汉字魅力,在情感共鸣中形成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汉语对于内高班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完全陌生的语言,它与学生母语最大的不同是文字的表音

与表意的兼容性。由于学生的母语是单纯表音系统的文字,所以在他们的语言学习中只要记住文字的发音书写就不会错误。而汉字是以表意为主的文字系统,往往一个音节会有多个字形不同、字意也完全不同的多个汉字,一个汉字又可以拥有多个意义不同的多种读音。这对已经习惯记忆发音的学生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一首仅有20个字的《静夜思》,学生默写时写错的字五花八门。如何让学生短时间内适应汉字的这种特性,并多多记忆更多常用多音、多义汉字呢,我尝试着从趣味性上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研究兴趣。

   新疆少数民族给女孩儿取名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她们的名字中喜欢带“古丽”(还可以写作“姑丽”、“古力”“古丽”,其实只要可以表示“gǔ lì”这个音即可),如现在的学生中就有“热孜万古丽”、“阿依夏木古丽”、“图尔荪古丽”、“古丽胡马尔”、“帕提古丽”、“姑丽尼萨”、“古丽齐曼”、“古丽尼尕尔”、“古力米热”、“阿尔祖古丽”、“阿曼古丽”、“古丽扎”……问她们这样起名的原因,她们说“古丽”在她们的母语中是“花”的意思,这样起名是长辈期待祝福女孩儿“像花朵一样美丽”。

《桃花源记》的第一段有一句描写落地桃花的文句:“落英缤纷”,其中的“英”字,课文注释为“花”,教材的注释很清晰,学生可以一目了然,但怎么样可以让学生一下记住这个常用实词呢,一瞬间我想到了那些名字带有“古丽”二字的女孩儿,还有我名字中“英”字,灵机一动,我故意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名字原来还可以这样理解?”,然后对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老师的名字中也有一个‘英’字,那我的的名字合起来可以是——?”

“聚会花。”

“花开会。”

“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维族和汉族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喜欢用‘花’为女孩取名字,你们名字中的‘古丽’是表示‘像花一样美丽’,老师的名字还可以理解成——?”

“聚会美丽的人。”

“使美丽聚会的人。”

“老师的名字真的很有创意。”好多学生禁不住啧啧称赞……

     类似的由某一个汉字引发的教学探究还有很多,比如对《愚公移山》“河曲智叟笑而止之”一句虚词“而”的探究,《狼》一文中虚词“乃”的探究,《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寡人”一词的探究……这些有关教学文本中的文字探究,或者涉及人物形象刻画的写作手法,或者涉及语境中词意理解的阅读方法,或者涉及教学文本主旨的探究,甚至对“寡人”一词由来的探究还涉及到历史文化的变迁,以及以“谦逊”为美德的传统道德规范……在这样的趣味探究中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汉字的巨大魅力,他们对汉字的认同感也会自然产生。

2.探究文本内涵,在情感参与中界定善与恶、是与非、高尚与卑俗,确立正确的公民道德意识

2.1.“聪明”与“狡诈”彰显出的不同人格品性

讲读蒲松龄的文言小说《狼》时,我遇到了一个令自己无奈的事情:一部分学生总是坚持用“聪明”、“智慧”来定位“狼”这个形象,拒绝使用“凶残”、“狡诈”这类词语,而且还振振有辞:对屠夫投来的骨头,两狼不去争抢;对付屠夫时还懂得分工合作,还懂得假装睡觉骗屠夫,它们不是很聪明?屠夫杀狼时就不凶残吗?

原来学生初中时曾经读过被翻译成维语的《狼》,而且还附有另一篇与狼有关的故事,但是那个阅读单元主题是赞美动物的聪明智慧,按照那样的主题定位,最终被屠夫杀死的狼就成了一个引人同情的角色;当然学生产生这样理解还有一个外在原因是受教材所限——翻译成维语版的《狼》删除了作者议论性的文字。然而这样的解读是有悖于作者的创作意图的,同时也是错误的,依照蒲松龄的创作本意,狼是一个被抨击、被否定的形象。那么应该怎样让学生准确理解“狼”这个形象呢,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故事中的狼很聪明,故事中的屠夫也很聪明,为什么同样聪明的狼最后被屠夫杀掉?为什么作者不说狼聪明智慧,而以“黠”字评判?读一读作者的表达:“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不难判断作者对狼这个形象地情感态度是讽刺抨击的;再彼此议一议,学生达成了这样的共识:狼做事是以伤害屠夫为目的,它们死亡的悲剧说明本性凶残的人再狡诈也终将自取灭亡;而屠夫的最后杀狼完全出于自卫,他由恐惧害怕到最终勇敢杀狼恰恰说明了只要勇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会战胜像狼一样的狡诈凶狠的恶人。故事中的“是与非”明确了,学生也由此获得这样的启示:与聪明比起来,善良更可爱,也更重要。

2.2.“出世”与“入世”两种可以同样伟大的人生境界

“范仲淹不是做官的吗?那怎么能说他淡泊名利呢?”

为了让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尤其是对古代文人影响深远的儒、道两家的思想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当然,也是为了强化学生汉语普通话的听力训练,为以后的古诗文教学打好基础),我们曾经安排学生收看《百家讲坛》中于丹的《〈论语〉心得》、《〈庄子〉心得》,这样的集中收看成效是有,但学生似乎陷入一个思想的误区:“入世”的儒家思想主张“学而优则仕”,鼓励人求学做官,做官就是追名逐利;而“出世”的道家思想主张远离官场,远离官场就是淡薄名利、品行高洁……这样认识儒、道两家的思想失之于肤浅,不够辨证全面,而学生这个认识误区,其实就是一个进行德育教育的巨大资源:“出世与入世”的儒、道思想在我们汉语文教材的许多文本中都有呈现,结合这些文本的学习一方面可以辨证而全面地理解“出世”、“入世”的概念内涵,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对古代众多仁人志士文字的探究,让学生明白作为一个当代合格公民所应具备高尚的灵魂。

例如曾经为苏轼《水调歌头》中“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几个诗句大费周章,试着请一位同学解释一下这些诗句的含义:

“我想驾驶着风回到月亮上去,可是又担心上面太冷,这怎么比得上在人间呢?”

由学生的口语表达可以看出学生对诗句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文字的表层意义。应该说学生能够理解到这种程度已经不错了,但教师的讲解如果也仅仅停留在这个理解层次就远远不够了。这些诗句,虽然表面上表达的是醉酒的词人对天上人间的选择,实际上是处于人生困境中的苏轼对“出世与入世”的抉择,再从“出世”“入世”两个概念去诠释,可以帮助学生对诗句的内涵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我欲乘风归去”,想要回到月亮上的诗人真正要表达的是要脱离不如意的现实社会隐居起来,也就是所谓的“出世”;“又恐”“高处不胜寒”,又表现了诗人一种矛盾的心理;而“何似”则表示诗人在经过内心的思想斗争之后,选择留在人间,也就是选择留在并不如意的“官场”,即最终选择“入世”。

出世与入世在苏轼身上的呈现,可以看出儒道两种思想对古代文人的影响是复杂的,当他意图“出世”之时并不意味他就是一个淡薄名利之人,而最终选择“入世”留在官场也不意味着他是个“追名逐利”之人,选择出世与选择入世都不妨碍苏轼人格的伟大。那么如何看待出世与入世呢,众多古汉语教材已经对此做出了完整地诠释。所谓“出世”是刘禹锡的《陋室铭》所表达的“品德高尚、志向高雅”(“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周敦颐的《爱莲说》所标榜的“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淡薄名利财富的崇高,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所传达出的与黑暗社会决绝、对和平美好社会的憧憬……总之“出世”之人是有着或追求丰富崇高精神生活的“雅人”;但有时远离现实社会的隐居,仅仅是一种独善其身的无奈,或者说是对社会责任消极逃避。

所谓“入世”,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国之情,是辛弃疾“了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的报国之志,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殉国之节操,是柳宗元“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是蛇者乎”的关注民生理念,是欧阳修的与民同乐,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情怀,是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总之是追求建功立业的“君子”;当然,“入世”之人也可以是被人们不齿的只看重地位声名、追求财富利益的“追名逐利”的“恶俗之人”。

3.借助写作,发掘学生宝贵的心灵之光

“漫长的四年时光,转眼之间半年已逝,时间过得真快,快到我会时常畅想四年之后的那个快乐的暑假,经过高考的艰苦洗礼,你们——我可爱的学生们纷纷与我挥手告别,然后潇洒地登上又一列崭新的生命列车,开始又一轮浪漫的大学时光。然而,四年的高中生活会成为你们一生最宝贵的时光,我想通过“纸上博客”的形式,帮助你们记录这一段宝贵的人生经历,定格这一段宝贵的人生经历。你会帮我完成这样的心愿吗?”

这是我精心设计的以“记录四年成长之路”为目的的“纸上博客”写作规划的导言。语文离不开写作,而且学生的习作都自然渗透着他们真实的思想感情。但无论如何写作都不是学生心甘情愿去做的一件事,更何况是运用并不熟悉的汉语去表达,学生面临的巨大挑战可想而知,他们写作畏难情绪也不难估测。

但写作是学生绕不过去的一道关。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汉语写作的兴趣,也为了淡化学生写作的畏难情绪,我设计了“纸上博客”的写作规划,应该说这个写作规划得到了学生的热情响应,到目前为止,已经安排学生进行“开博日记——博客命名”、“精彩课堂”、“新疆美食”、“寒假里的一天”、“我的朋友——如何写好一个人”、“清明节的思念”、“心灵絮语”、“春游”等多个写作训练;在这样的写作中,教师安排写作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了解学生的作文水平、写作状态,而是让学生在情感铺垫的基础上,自由自在地表达真实的所思所想所感,不必太在意词语使用准确与否,句子表达通顺与否。

应该说这样的写作让老师收获了惊喜,读一读学生的博客名称,“预约幸福”(艾力呀),“孤独毛毛虫”(热孜万古丽), “天山的来客”(帕提玛)、“当花落下来”(帕提古丽), “快乐并思考着”(麦麦提)、 “记忆中的阳光”(玛迪娜), “微笑跟我来”(阿依夏木姑丽),你不难猜测我的学生有多么的浪漫、细腻、阳光;

读一读“司机”(艾合买提江)的《我美丽,因为我的世界是美丽的》、《馕》、《距离》、《橡皮》,不难看出这个当初有些执拗、偏执、内向的男孩子的心灵成长之路;

阅读“路过,没有错过”(古丽米热·图尔洪)的《说不出的爱》,这个精灵女孩儿对亲情、友情的独到理解、她的善良、敏感让我、也让我的学生感动得泪花盈眶;

“流星的痕迹”(夏布哈提)的《那一晚,我想妈妈了……》,这个简单、阳光、快乐的大男孩儿对宿管老师的细腻刻画,以及由此触发的对母亲的思念让我看到了远离亲人的86个孩子的忧伤的内心世界。

     因为独特的求学经历,让学生对“亲情”、“友情”、“爱”的认识丰富得多、也深刻得多。他们通过自身的一年成长,切实地懂得了“坚强、毅力、自信、失败……”

4.结束语:

汉语文是个很尴尬的学科,有人说他就像侯门贵族家的正室夫人,高贵优雅、有内涵、有气度,但仍摆脱不了被人冷淡、乃至厌弃的境遇;也有人说,语文是位失了自由、可以任人摆布的漂亮姑娘,为了迎合某些人的需要任意改变她的本真形象……语文的尴尬也让语文学科的教授者——语文教师的角色也很尴尬,一会儿是政治的代言人,一会儿是德育的传教者,一会儿又是涉及音乐与美术的艺教者,然后又有大家质疑:你的语文课还是语文课吗?你在为政治课、音乐课、美术课做——嫁——衣!

然而,汉语文就是一门以语言为载体,涉及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也涉及音乐、美术的综合性学科,它的三维教学教学目标就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德育目标的设定,该怎样不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地理课、音乐课,该怎样在进行语文教学的同时,又能不失时机地渗透道德教育,这个度让许多语文教师困惑了很久,我想我的探索还只是刚刚迈出了一小步。

 

以诵读为载体,提升语文教学的育人品质

                                                 ——《琵琶行》德育教学案例[问题提出]

    如今的诵读课堂,往往陷入两难境地,教师让学生一遍遍地读,“读”成了理解课文主旨的可有可无的“附属品”;教师让学生将诗歌编排成舞台剧,演绎出的往往多是哗众取众的“闹剧”,而丢弃了语文本身的味道。倘若我们不能将诵读的价值真正地提炼和挖掘出来,丢掉的恐怕不只是一节语文课,或许还有对个体生命的关照和对民族精神的淡化甚至漠视。只有沉浸于文字中,以非功利性的态度去诵读经典,我们才有可能走出语文课堂的困境,提升语文教学的育人品质。

 

[内容摘要]

    本文以诗歌语言为媒介,以抒情主人公的情感为载体,通过原生态、交互式、人文性、迁移式的诵读方式,引导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激发民族认同感;同时,亦可让学生体验生命的本真状态,找寻到生命的崇高感和心灵归宿。其中,几种诵读方式的解读侧重理论的深究,旨在给予诵读教学以提取与支撑;而《琵琶行》的案例回放,借助问题来自学生,又回归学生的教学模式,则可为德育在教学中的渗透提供实践蓝本。下面,就诵读方式与德育之间的勾连谈谈自己的浅见。

 

[关键词]

诵读、方式、母语、认, 同感、生命、崇高感

 

[正文]

一、雅言传承文明——热爱祖国语言,激发民族认同感

1、原生态的诵读是亲近母语的前提

所谓原生态的诵读是指诵读者凭借已有经验,对经典作品中的文字进行体验、加工、再体验、再加工的过程,诵读本身无需过多的心理负重和心理期待,声由心定,情随心生,正所谓“诗可以兴”,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诵读主体对语言的感知力会逐渐明朗起来,对语言这种艺术载体理解的也会日趋深刻。“先入为主”的诵读范式让我们对诵读多了几许顾虑,而对母语则少了一些敬畏,将语文课上成了思想政治课,亦或班会课,不是分析就是讲道理,殊不知,母语的魅力不是“说”出来的,而应是“读”出来的,只有回归到诵读的本原,学生才会乐在其中,真正守住母语这方净土。

案例一:

问题一:请大家读读看——浔阳江头夜送客

1:浔阳/江头/夜/送客

2:浔阳江头/夜/送客

3:浔阳江头/夜送客

师:大家读得都很合理,但若把它读破了,如读成“浔/阳江头/夜送/客”,就会给人怪怪的感觉。诵读古诗要讲究停顿,意思有关联的词要放在一起读,千万勿读破了。(ppt呈现)

追问:再从语调上看看这句话应怎样读?

4:浔阳江头↗夜↘送客↘

5:浔阳江头↗夜↘送客↘

6:浔阳江头↗夜送客↘

师:很好,大家能举一反三。如读成“浔阳↘江头↘夜送客↗”,不是不伦不类么?可见,诵读古诗除了要注意停顿外,还要讲究语调、语气。(ppt呈现)

继续追问:你认为这句重音落在不同的字或词上,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7:重音落在“浔阳江头”上,强调的是地点

8:落在“夜”上,强调的是时间

9:落在“送”上,强调的是行为

10:落在“客“上,强调的是对象

师:那么这句重音应落在哪里呢?

全班:夜

师:没错。不仅仅是交代了送别的时间,也营造出了一种离别的凄凉氛围。读古代的经典诗篇,固然要理解情感,但首先还是要掌握诵读的一些基本方法,诗人创作诗歌之初就是按照这些定律来完成的。下面大家自由朗读。

师:说说你读后的感受。

11:原本觉得古诗读起来很困难,总找不到感觉,其实,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就能入门了。

12:诗的节奏感与韵律感原来如此美妙

13:如若熟读成诵,或许也真能做到“读其形而知其义”了

14:今后,我要多读诗,希望可以成为自己的一种兴趣、爱好

2、交互式的诵读是亲近母语的动力

所谓交互式的诵读是指在诵读的过程中,一句多读,一句互读,以此来探究到能准确表情达意的诵读方式,从而产生对诵读的兴趣,进而沉浸到文字中,领略祖国语言的独特魅力。这一过程本身是宽松的、人文的,诵读者之间在读中细斟语言的构架,含英咀华,为诵读丰富润色,从而更加亲近母语。今天的语文课堂也不乏将“读”进行到底的标榜,只是形式重于内容,你方唱罢我场,谁也不愿读得再到位一点,读得再投入一点,结果,好好的句子让其读的支离破碎,面目全非,语文味荡然无存,学生如何不对母语敬而远之呢?我们不但要多读,也要互读,目的绝不是哗众取宠,惟愿找到水之源,木之根。

案例二:

问题二:请大家选一句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读读看。

15:我读的是“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句重点应落在“惨”这个字上,主客离别愁绪万分,内心无比凄凉。读时语速应放慢,争取达到“此恨绵绵”的艺术效果。

16:我读的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里,“暗恨生“语速要放慢,语调低沉,情感压抑到“无语凝噎”的程度,酸楚之情无法自抑。

17:我读的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其中,“乍”字读的时候上下牙齿先紧闭后张开,而“迸”字则是上下嘴唇先紧闭后迅速张开,“鸣”也要读的短促有力,满腔怨愤之情喷涌而出,如山洪决口。

18:我读的是“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声音略带哽咽之气,伴随着一点儿哭腔,知我知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洗尽一生繁华,空谷传响,谁解其中意?

师:我也献丑,来读“青衫湿”这两句。

全班齐读这两句。

二、经典浸润人生——体验本真状态,找寻生命崇高感

1、人文性的诵读是铸造生命的内核

所谓人文性的诵读是指将自己已有的情感体验进行深入提炼,让自己能真正沉浸于文字中,与抒情主人公同悲同喜,物我两忘,这不仅仅是真情地投入,更是对生命状态的介入与重构,这种深入的诵读可以让诵读者感知生命的沧桑感与厚重感,从而进入诵读的另一种境界。教师在解读文本过程中,如若仅是浮光掠影式地走过场,其结果是将自己与学生严严实实地阻隔于门外,无法与诗人亲密接触。如若真要读的有味道,读的有真性情,恐怕真得要将文字背后的文化密码好好解构一番。

案例三:

问题三:诗中透露出怎样的情感?

19:忧愁、苦闷

20:孤寂、失落

21:追忆的欣喜与失意后的焦虑

师:大家概括得很精当,分析得也很到位。其实,每个人在理想与现实出现冲突的时候,难免会产生诸如此类的情感,也会借助一些方式来排解此情感,那么,

默读全诗

追问:诗人又是如何将自己的内心感受传递出来的呢?

22:琵琶曲的凄切、悲凉唤醒了诗人被贬江州的仕途失意的过往

23:琵琶女的命运遭际使得诗人与其产生心灵的共鸣

24:其实,缱绻回荡的曲调恰恰映射出诗人不幸的人生轨迹

25:比如“轻拢慢捻抹复挑”至“大珠小珠落玉盘”六句,曲调清新悦耳,诗人在京城长安名声大噪的得意之气如在眼前;

26:再如“间关莺语花底滑”至“此时无声胜有声”四句,曲调凝重艰涩,让人感到失意后的白居易“竟无语凝噎”的凄苦、难耐。

27:而“银瓶乍破水浆迸”两句,则将满腔怨气片刻喷涌而出。

28:其实,这种情感的宣泄也仅仅是瞬间的,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让他又陷入了精神的苦痛之中,于是才有了“四弦一声如裂帛”的撕心裂肺的心灵哭泣,这是知识分子面对命运呈现出的一种无奈之举。

师:大家能将文字背后的内在联系提取出来,真是不简单。艺术源于生活,艺术又是生活的深层次加工,人生的轨迹有时就犹如一首首曲子一样,跌宕起伏,在节奏鲜明的反差中,体味着人世间巨大的心理落差带来的纠葛之感。

29:琵琶女命运的大起大落与白居易的生命状态又是何其相似

30:不仅如此,京城的“丝竹声”与江州的“山歌与村笛”的前后落差,恰恰是造成白居易产生“沦落苦”、“失意恨”的物的外化。

生:没错,飘零的落叶、支离的江水、凄惨的哀鸣,又何尝不是诗人徘徊于精神家园之外而又无法自适的真实写照呢?

师:是呀,这是中国式的“悲剧”情节,犹如《蒹葭》中那个伊人,可望而不可即,最终还是无法逃出传统忠君之礼的宿命,今日的知识分子又何尝不受此困扰而无法自拔呢?

齐读全诗

2、迁移式的诵读是铸造生命的归宿

所谓迁移式的诵读是指将抒情主人公与诵读者的审美诉求、时代现状进行对接、契合,移情于人、于社会,将主人公的生命体验内化为自身的一种审美意识,从而将文本的使命感与归宿感充分激发出来。而自身的洗练与净化又可与诗人浑然一体。倘若将文本概念化、模式化,割裂与生活的内在生成,其结果只能成为诗人的代言人,而缺少时代气息与生命活力。我们在诵读的过程中,要找到文本与生活的最佳结合点,这样的诵读才更有成就、更能找到生命的支撑点。

案例四:

问题四:如何你是白居易,将以怎样的姿态面对命途多舛呢?

31:有点儿儒家的风范。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32:道家的“无为”,可让人淡然于世

33:我会兼而有之,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

34:我会告诉白居易,我们应做生活的强者,人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

35:正所谓“心胸藏从容,得失笑傲然”。

师:看来,大家都有着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很难得。

再齐读全诗

 

[小结]

《诗经·阳货》篇中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孔子强调诗的教化作用,诗不仅可以怡情、养性,让我们充分享受祖国语言带给我们精神的愉悦与净化,同样,也可以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增强生命的厚度与深度。诵读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承担的不应是课堂形式的浅表化和低幼化使命,而应要激活语言的生命力,提升语文教学的育人品值。在这个崇尚“制造”的时代,新理念、新思想层出不穷,花样频出,课堂上你方唱罢我登场,诵读课上成了表演课、班会课,弘扬传统文化,激发民族热情,绝不能流于形式,走过场,还是应回到文字中,以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教学后记]

1、读出语言的张力

   英国作家卡莱尔说“在一切言语甚至最普通的言语之中,都有着某种歌唱的韵味”。诗歌的音韵美体现于平仄、对仗、押韵等格律上,而真正要把其读的有韵味、有节奏、有情趣,离不开朗读技巧的熟练掌握,如停顿、声调、重音等的艺术性把握。通过反复诵读,将诗歌语言的张力充分激发出来,从而让诵读者获得真正的审美体验与语言滋养,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激发民族的认同感。
2
、读出生命的内驱力

德国诗人海涅说“言语之力,大到可以从坟墓唤醒死人,把生者活埋,把侏儒变成巨无霸,把巨无霸彻底打垮”。诗歌的情感美体现于语言本身,同时又植根于文字背后,只有切实地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才有可能内化为自己的一种驱动力,从而达到心灵的默契与对照。倘若我们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而不去深入解读文本的真正内涵,恐怕这样的阅读还仅是停留于技术层面,而未上升到生命的层面,生命的崇高感又如何去塑造。

3、读出时代的向心力

法国启蒙思想家蒙田说“语言只是一种工具,通过它,我们的意愿和思想就得到交流”。经典之所为经典,是因为它可以穿越时空,与时代相通,与心理诉求相向,在历史与现实中架构起一座情感的桥梁,在诵读的过程中,让我们感到“此中有真意”,不要碌碌无为的不仅仅是个人,还有这个时代,弘扬一种真善美的主旋律,是亘古不变的话题,而诗歌恰恰可以将人心凝聚,将和谐之气酝酿,其裨益是不言而喻的。

                                  联系人:王志成

                                  联系地址:上海市松江一中  语文组

                                  联系电话:13611806365

 

 

 

地理学科社会实践中的德育思考

 

松江一中  曹丽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以信息化为标志的经济高速发展时代,对于教书育人的学校来说,如何培养出既有丰富知识,又具备完善人格的学生,是这个时代赋予学校,尤其是我们每个老师的一个重要命题和一项重要使命。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阶段,多年来的经验和教训都说明,中学学校在教书的同时,如何育人是关系到一个学生能否健康成长、能否具备担当气质的关键环节。“厚德而以载物”,因此,我们在授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针对当今时代和学生的特点,探索出一条教书育人两方面有机结合的有效路径,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双赢。

思考一,发挥学科特长,活跃教学形式是学科德育的有效途径

地理学科社会实践又称地理考察,是指学生和教师共同亲历其间,通过考察,了解了某一地区的自然条件与人文特点,从而了解该地区的地理环境与人类经济活动的关系。地理实践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延伸,是地理学科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也是地理学科所具备的优势和特点。因此,我们感到,如果充分利用好这个优势和特点,把社会实践活动和德育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是实现教学与德育双赢的好方式。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松江一中高三地理选修班的同学无疑是其中一批幸运的孩子,针对这些孩子所具备的一些特质,我们地理学科利用社会实践活动这个平台,契入德育教育的内容,使学生在感知自然、亲近自然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品质的熏陶,把原本枯燥乏味的理论式填充教育融入到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当中。通过一段时期的实践和观察,应该说这种开放式教育方式比较适合当代中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取得了良好效果。

    早在1998年夏天,松江一中地理组的老师曾带着40多名学生,走出教室,横渡黄浦江来到五厍农业示范区,请五厍的镇长介绍都市农业的特点,那些第一次来到农村的同学听得是如痴如醉。接着他们深入田头水塘,参观了“中华绒螯蟹”养殖基地,钻入大棚参观降血压效果的“日本小南瓜”,还有甜蜜度超过新疆哈密瓜的“迷你甜瓜”。看见这么多的新鲜事物,学生个个都乐开了怀。对此,地理组的带队老师不失时机地结合参观内容,给学生讲述创事业和炼人品之间的关系。要求同学们以参观内容为主题,思考和总结这些养殖业和种植业项目之所以能取得成功的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通过思考和总结,锤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有意识的在人格和品德方面,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思想和精神层面,丰富他们的阅历,培育他们的意志,为今后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些当年走在农田深处的学生,如今都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的主力,但每次回母校,都会津津乐道于中学时期的地理学习和德育教育,对当年的“壮举”仍然倾心不已,不少同学深有体会地说,当年组织的社会实践,是他们进入社会的“预科班”,特别是活动与德育相结合,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效果明显,使他们受益匪浅,对他们以后的人生历程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5年学校第一次组成了高三地理选修班,从第一年的16人到后来的50多人,地理班的队伍日益壮大,也为学校学科实践活动创造了条件,实践活动也开始走向正规。从2006年“浙江秦山核电行”;2007年“宜兴紫砂行”;2008年“浙江山沟沟行”;2009年“江苏太湖行”;2010年“宝钢-狼山行”到2011年“崇明湿地行”,一中的地理学科实践活动从上海周边行变成江浙行,从一日行变成两日行。每次实践活动都有计划、有主题、有组织、有预案,实践活动既收获学科知识,又在学生的德育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思考二,社会实践与德育教育相互取长补短是学科德育的有效手段

任何一门独立的学科都有完整的知识体系,有自己学科独有的研究方法,有学科的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有本学科的理论知识和价值体现。从这点上看,德育作为学科来说,是有先天缺陷的,因为德育是对人理想、道德、修养方面的规范,它多数有阶级性和时代局限性,会因所处的国家不同、时代不同,对德育的基本认同也有所差异,甚至是相悖的,即没有独立学科所具备的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而这两者的缺失又导致方法论和价值观无所依存,因此,德育如果不依靠其他学科是无法施展的,只能归入一种臆断。由此我们认为德育的落实是要借“外力”而起作用,而成功的德育思想一旦渗透到人心深处,则对学科的发展,人类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就是德育虽不能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但又可以凌驾于一切学科之上“学科”的道理。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认同,对核心德育思想的理解也是各不相同的,但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耗着化石燃料,同时有让自己被钢筋、水泥、塑料和电子产品包围着。全球气候变暖、墨西哥湾、渤海湾的石油泄漏、东亚沙尘暴、石油泄漏、广西龙江镉污染……毋庸置疑,人类正在改变着这个星球,星空不再像之前那么灿烂,午后的阳光更加刺眼,精妙的生态开始失去平衡。这些问题时时在向人类敲响警钟,拷问人类的精神文明。

一颗苹果的掉落启迪了人类智慧的大门,人类所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何尝不是来源于自然环境。自然是文明之根,生命之源,是人类心灵家园,是人类精神的栖息地!严酷的现实在呼喊着一种全人类的大德育,这种德育是部分国界和民族,其根本是人类要把自己当成大自然中平等而普通的一个成员,尊敬每个成员,尊重共同生活的自然环境,其核心是敬畏生命,感恩自然。青年是未来世界的主人,青少年时期接受这种大德育,有利于培养广博的视野和深邃的思想,有利于个体的成长,营造更高意义的人类文明。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的教育部门都将学生的实践活动与环境教育纳入了课程计划,1997年上海市中小学二期课改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了中学学科学习要与学科实践活动相结合的要求,这无疑是教育史上又一次大的进步。

思考三,学科社会实践是实施学科德育的有效载体

1、拓宽了学科视野,促进师生、家校和谐。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摆脱了家校两点一线式的学习模式,有一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轻松和愉悦感。在野外、在厂矿、在车间、处处可以体验到书本上提及的知识,但处处是书本无法还原的精彩。在实践中,学生还初步掌握了治学的基本方法。譬如自然地理的实践方法有:“观察”、“采集”、“摄影”;人文地理的主要方法有:“访谈”、“表格”、“调查”法。学生体验到了理论和实际共舞的绚烂,找到了原本属于自己的自信,从而提高了学习地理学科的兴趣。

学科实践活动是一个关系到安全、交通、饮食、后勤保障诸方面的“系统工程”,每次从策划到论证,讨论到决策,教师与学生全程参与,共同商讨,其过程可促进师生关系,培养平等、主动、自觉的意识,一旦实践方案形成,学校以“告家长书”的形式,将本次学科实践的目的、过程、注意事项告知学生家长,同时广泛征求家长的建议和意见、征求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同时利用社区资源,形成家校社区之间的联动。

2、凸显了学科特征,丰富了德育内涵。

有别于一般的旅游,地理学科社会实践活动往往绕开旅游热点线路,寻找地理特征明显的区域开展活动,帮助学生体验和理解特定地理事物的特征、形成和功能。譬如湿地的国际定义是:“或突然或人工,或常年或短暂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或静止或流动,或淡水或咸水,亦或半淡半咸之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过6的潮间地带”。教师在课堂里费力讲解,出示照片,画示意图,都不如带学生亲自到沼泽地一看究竟。若能挽起裤管亲自下去戏耍一下,那种感受是终身难忘的。如果今后该学生又看到“湿地”一词,他的脑海里肯定不是那些枯燥乏味的解释,而是一个鲜活的、会呼吸的、有无限生命力的生态环境出现在眼前。相同的例子还有:海积地貌、海蚀地貌、山脊、山谷的实习。

德育的内容不仅仅是人际德育,大德育背景下要求我们的孩子要具有国际视野、要具备对全球环境的忧患意识,在地理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领悟到“夫物芸芸,各归其根”的真谛,“海生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其实是对“天人合一”的最好诠释。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才会对自己的自高自大感到汗颜。学生看到宜兴因陶土而兴,也因陶土而废的老龙窑,学生纷纷对当地掠夺式的陶土开采方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当学生通过实地走访狼山的十多个泥石流、崩塌点,带着问题采访当地的园林管理者,得到的答案却是书本之外的。当然自然地理考察更多的是带给学生一种野趣,体验到明月松间的静瑟,沧海横流的气魄,在忙碌中发现了一个辽阔、清朗的天地,也浮华中发现了一个朴素、简单的自我。这或许是地理学科实践活动对大德育内涵最好的补充,其触角已经远远超出了人际德育的范畴,是人类共同面对的全球文明。

3、增强了学习使命,升华了理性思维

地理学科是一本文理兼容的学科,如果说自然地理实习更多的是启迪了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思考,那么人文地理则可以引发学生对个体、对国家、对将来的思考。更多时刻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又是模糊的,甚至是不存在的。地理学科实践活动,学生浸润在一个全新而陌生的环境,他会通过观察、交谈、触摸、互动等方式习得感知,其内心必然会随之产生不同的感触,乃至震撼,这种学习方式是多维度的。譬如:当学生一走进宝钢的热轧车间时,学生都被庞大的现代化生产规模震撼了:诺大的车间,目力所及处没有一个操作工人,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运动中,从钢水出炉到钢板的压轧,生产场面可谓壮观,生产工艺可谓先进!但这个震撼还只能算是粗浅的。随着的参观的深入,学生或许在一瞬间,也许是无意中,看见了车间内一些核心设备,上面到处印着“西门子”、“ABB”、“SMC”等国外著名品牌,那种赫然的感觉,那种心灵的震撼或许是更深层的,而由此被激发的学习和工作动力更是难以估量的。

“天空不留痕迹,鸟儿却已飞过”,当我们重温上海籍已故著名探险家余纯顺的话,不仅想到若学科社会实践真的能在学生的心头中有那惊鸿一掠,再多的操心和繁琐,也是非常值得为学生去做的。

 

2012-3-15

 

 





  • 对不起,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 >> 查看所有评论

        没有任何评论


    沪教Z2-20100035号
    沪ICP备1103066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3786号
    执行时间:15.63 毫秒 | 查询数据库:12 次   
     

    校园开放日



    专题网站



    信息公开



    新闻直播



    视频资源



    小剧场直播



    101直播



    电子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