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流
寒冬来临了,我的心却被一股股暖流包围着,这暖流来自于我内心的感动,一点一滴流淌在我的血液中,浸润在我的情感中,当我憋不住心中的冲动,欲表达在纸上时,却又担心手中的 “笔”达不了心中的“意”。
每天,当黎明还在晨曦的薄雾中姗姗来迟的时候,新疆部生活区三三两两的学生在捧着书早读,专注的神态,认真的背影与清晨的景色融为一体。早读是我校的传统,但似乎有若干年听不到了,可是当你走到放飞路上,9号楼下,久违的朗朗读书声会从楼上飘下来,这是大声发出的,虽然声调不准,但也阻挡不住的从内心深处强烈发出的声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声音犹如孩子们每天吹响的向知识进军的冲锋号。
今年6月,预高结业之前,为了比对,我们进行了中考测试,测试的结果是最好的成绩与我校本部班级的录取分差了100多分,当时我的心理压力非常大,但半学期以来,孩子们好像从适应期一下子走出来了,在最近的高一年级月考中,10名新疆部插班生就有2名进入年级三科排名前30名,特别是图尔荪古丽同学,他不但三科进入前30名,而且外语考81分,与年级最高的87分仅差6分,要知道他是从去年才从ABC学起的,与本部孩子外语的学习时间差了10年,而且他也没有汉语基础,可以说他是用半懂不懂的汉语学习着半懂不懂的英语,这是多大的学习毅力呀,我为有这样的好孩子而感动;前几天区教研员打电问我,你们新疆班的孩子参加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选拔赛了吗,我回答:有6人参加,他说我们想不到6位同学中有4位获奖。我们看到名字两样,才打电话核实一下,想不到你们新疆班的孩子真不错;还有艾丽非热同学参加全市的征文比赛获三等奖;祖丽米拉同学,昨日参加全国内高班同学法制演讲比赛上海片区选拔赛,在大多数为民考汉同学,且都是高二、高三同学参加的强手如林队伍中,她力压群雄,在我们完全想不到的情况下获二等奖,要知道一等奖只有一个,二等奖也只有3位。她在场上的表现使我很吃惊,要知道他去年的普通话还很不标准。现在就像变了一个人。这种感觉就如同辛勤的园丁,每天在耕耘中,还没有思想准备,小苗就迫不及待的开花了。
我校新疆班的孩子在新疆时都是少数民族语言授课,边疆地区学习基础差是自然的,但是他们能不折不扣的听老师的话,在不久前东方绿舟社会实践中,新疆部的全体同学,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在各项活动中勇争第一,就连东方绿舟管理宿舍的阿姨都说:新疆班的宿舍是满分还要加上五角星。教官们说在东方绿舟这么多年,没碰到这么好的学生,他们太优秀了。最终在12个班的评选中,大家一致公认两个新疆班为“优秀集体”。在劳技中心、在慈善基金会、在市教委等方面的反馈意见中,孩子们的表现得到了社会各届的好评。而孩子们感到自己做的还很不够,因为孩子们说:“我们是新疆未来发展的人才”。是人才,就必须严要求,教育部对内高班的管理原则是“爱、严、细”。而在我校则是“严、爱、细”,顺序翻了个。
其实,最使我感动的是那些日夜守护孩子们心灵的老师们,和所有支持新疆部工作的领导、同事们,孩子来到完全陌生环境中,就像一张白纸,是老师们精心守护他们。他们的变化来自于坚强的领导团队、勤奋的教育团队和奉献的服务团队。在新疆部,类似监考、测验等工作,老师们都是争着做,课余辅导都是抢着做,下班晚回,周末加班更是家常便饭。每天的中午,孩子们在老师的办公室里,围坐在老师周围,就如同围绕在父母身边,孩子们遇到困难,孩子们有困难,老师们争着关爱,元旦放假,学校本来安排了3天休息,但老师们还是放弃了元月3日的休息,来给孩子们补课,而且强调坚持不要加班费,我不知道这是什么精神,只感到温暖和感动,激励自己不断努力。
食堂工作人员其实也是常年无休的,他们每天换着口味的为学生做饭,保证孩子们的营养,孩子病了,做病号饭;孩子外出给他们带好饭,回来晚了再加热。几个厨师的年龄和学生们差不多,所以学生外出时,他们也一起参加,一起游玩,这不仅加强了沟通,而且增进了感情,最近,他们得了“市清真食品工作先进集体”;内派教师、宿管老师、司机等都是24小时待命,孩子住院了他们24小时陪护,他们所有的工作,其实都是极为重要的教育资源。记得一次,晚上9:30了,我去医院看望一位生病的孩子,当我欲离开的时候,孩子哭了,我认为是想家了,可孩子说,她不想家,老师辛苦一天了,白天为他住院的事操劳了半天,晚上还从家里带水果来看她,她感动的哭了。新疆班的孩子就是在这种感动中,学会了爱,学会了尊重,学会了负责。孩子们在爱的氛围中长大,教师们在爱的氛围中收获人间最美好的东西,这可能就是民族教育工作的“魔力”所在,投入进去,就容易上瘾,工作辛苦,但痛并快乐着,真正感到教育的价值所在,这些体会也许不能感动旁人,但深深的温暖自己,就如同冬日里的暖流,在寒风中带着暖流和孩子们一起过大年,期待着未来的春天。
2011年12月31日 朱利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