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左侧用户区
社会实践版图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打印此文
 松江一中.net > 一中风采 > 校园文化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版图 >> 正文
聆听大自然的语言——探幽辰山植物园
更新时间:2011/9/18  作者:政教处 郭宁伟  阅读:8154次  

聆听大自然的语言 

——探幽辰山植物园   

           高二(7)班 朱冰莹小组
 
活动方案:
        “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宋朝张道洽的《岭梅》中的这一诗句,道出了大自然的美好,如诗境般,让人沉醉。本次我们分配到的任务是去辰山植物园参观,感受辰山的点点魅力,以及“随时有物华”的灵境,同时也让我们在忙碌的学习之外,拥进大自然那宽厚的胸膛,去聆听大自然的语言,去触摸大自然的气息。大自然予我们生存,这位伟大的母亲需要我们去探望,去膜拜。这也是我校“育人”的特色活动之一。此次之旅,让我们一起放下浮躁的心,在自然中感受美好,在自然中沉静,在自然中体会!亲近路边的小花,漫步在大树的绿荫下,在大自然里,我们留下了欢笑,愉悦。。。
       一、活动主题:
         “辰山植物园——聆听自然”活动之旅
        二、活动内容:
        1、参观植物园的植物 
        2、感受大自然不同区域的风采
        三、参与对象:
           自愿报名参加此次活动的同学
        四、活动地点:佘山镇辰山植物园
        五、活动时间:
         2011年9月12日星期一上午
        六、前期准备:
        七、招募队员:
         自愿报名,组队共同去辰山植物园参观、活动。
         召集队员开会,分配前去的各项任务(拍照,活动记录等等)。
         查阅资料,定下此次前去的具体参观地点以及参观内容。
        八、行程安排:
        早上九点学校集合,一起乘公交车赶往辰山植物园,到达后,首先去往南美植物区进行参观记录,拍照的同学记录过程,拍下一些植物照片。然后我们沿途再去水生植物园参观。
       中午11.30午餐,12.15开始下午的行程。沿着辰山塘,我们前往植物园最为核心的温室进行参观,随后便去矿山花园,以及岩石和药用植物园一睹风采。
        九、活动后期:
         组织会议,分享大家在此次参观途中的感想以及体会。
         进行后期任务安排:
        (1)整理活动过程中的照片。
        (2)每人写一篇辰山植物园大自然之旅的活动体会。
        (3)进行相互交流,共同完成研究报告。
        (4)整理打包信息,体会报告,交至负责老师处。
 

辰山——闹中取静                                  
      近日,我们小组去辰山植物园进行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10:30的时候,我们来到了辰山植物园。经过上网查阅资料,我们获取了一些关于辰山植物园的信息。
 
      (一)园区概况
      上海辰山植物园,位于上海市松江区辰花公路3888号,于2011年1月23日对外开放,由上海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以及国家林业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合作共建,是一座集科研、科普和观赏游览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园区植物园分中心展示区、植物保育区、五大洲植物区和外围缓冲区等四大功能区,占地面积达207万平方米,为中国国内规模最大的植物园,同时也是上海市第二座植物园。
      上海辰山植物园分中心展示区、植物保育区、五大洲植物区和外围缓冲区等四大功能区。中心展示区建造了矿坑花园、岩石和药用植物园等26个专类园。中心展示区与辰山植物保育区的外围为全长4500米的绿环,展示了欧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的代表性适生植物。
    (二)设计规划
      上海辰山植物园曾在2005年向国际征集设计方案,当时共有8家设计单位参与投标,最终经评议,决定由德国瓦伦丁设计组合负责整体的设计规划。在植物园的设计中,克里斯多夫·瓦伦丁(Christoph Valentien)教授与其设计团队因地制宜,并将植物园布局成中国传统篆书中的“园”字,极富中国特色。植物园的亮点之一的矿坑花园由清华大学的朱育帆教授设计。花园的原址为一处采石场遗址,设计者通过生态修复,并对深潭、坑体、迹地及山崖进行适当的改造,使其成为一座风景秀美的花园。
      (三)植物种类   
      2010年4月,园内已收集到植物约9000种,其中最多的属华东地区的植物,共有1500余种。上海辰山植物园也由此成为拥有华东区系植物最多的植物园。   2010年12月,辰山植物园收集的珍稀濒危活植物(即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达到107种,其中包括羊角槭(Acer yangjuechi Fang)、 普陀鹅耳枥(Carpinusputoensis Cheng)、 夏蜡梅(Calycanthus chinensis Cheng et S. Y. Chang)等珍贵品种。植物园的长远目标是搜集全球3万种植物。    
      (四)园内荷花
      刚进去,就看到无数的荷花小池。朵朵盛开,朵朵含苞待放,姿态各异。
      漫步园中,便可发现,园内布局不同于其他植物园。因为植物园的布局是中国传统篆书中的“园”字,极富中国特色。这是辰山植物园的一大特色!
      起先,映入我眼帘的是许许多多的树木,矗立在泥土之上,高大坚挺。缓缓地沿着小径走着,我瞧见了一块薰衣草花田,紫中带绿的颜色深深地冲击着我的视觉。遥望池中,荷叶静静地躺在水里,粉红的花朵随风摇曳。好一幅夏日荷花图!闭上双眼,轻轻地嗅着荷花池的气息,世界也仿佛停在了那一刻。即使身处池中,但那荷花却是那么地清新,那么地自然。陶渊明所说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果真不假。
      (五)温室展览
      展览温室是整个植物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3个独立的温室(分别为热带花果馆、沙生植物馆和珍奇植物馆)组成,温室外墙采用网壳结构,室内展示了3000余种植物,其中包括大量色彩鲜艳、植株独特的品种。
      在那里,我们拍了好多照片。那片土地上,各种石块到处都是,陪伴着石块的是那些美丽的植物。开着花的,不开花的,随处可见。经过小池时,那喷雾撒在水面上,雾蒙蒙的感觉,对于汗流浃背的我们,真是“一场及时雨”啊!炙热的太阳依旧照耀着,而我们的心底有了一丝凉意。休息游览片刻,我们又继续游览。
     走着走着,在我们面前的是三个有玻璃隔开的植物。其中一个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鼎鼎大名的猪笼草就在我们眼前。参观完热带花果馆后,我们又去了沙生植物馆。在这里,是一个仙人掌的世界,仙人掌,仙人球,各种沙生植物尽在其中。在石块缝中,小小的仙人掌依旧生机勃勃,丝毫不显得一丝脆弱。因为,这里是它们的世界。
     随后,我们来到了珍奇植物馆。小小的瀑布竟如水帘洞一般,洞中长着植物,鲜艳翠绿,炫耀着它的生机。转眼处,人面子粗粗的腰身霸气地显示着它的年龄。     
      (六)山后瀑布
      离开了展览温室,我们沿着路继续进发。我们到了矿坑花园,一路欣赏美景,记录这里我们留下的点点滴滴。酷热的天气让我们留下了见证此处的汗水。瀑布一定会让你眼前一亮,让你感到无比的舒畅。
      (七)游后感受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城市面貌也焕然一新。“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成了上海追求的目标。然而,上海人心里明白,作为传统的工业城市,上海的自然环境一直是自己的“软肋”。与纽约、伦敦、巴黎等公认的国际大都市相比,在拥有优良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方面,上海显得“底气”不足。勿庸讳言,上海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近几年来,上海的环境绿化已呈现大跨度发展态势。然而,从总体上看,上海的自然生物资源依然比较缺乏,而要打造一个生态城市,植物品种的多样性和生物的多样性无疑是必备条件之一。这也是一个全球性问题。
      20世纪后期,人口迅速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环境承受着空前的压力,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同样,我国疆域广阔,地形复杂,生物区系丰富,但我国人口众多,生态系统相对脆弱,尤其是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的华东地区,野生植物资源格外珍贵。但上海惟一的植物园由于地处市中心,四周已逐渐被高层住宅区所包围,几乎成了一个“袖珍盆景”花园,再无发展空间了,“它的规模和水平,与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地位已很不相称了。” 
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国际大都市建设不容忽视生态环境。

 
游辰山植物园
      中秋节来临之际,我们小组前往了辰山植物园,开始了一场秋日之旅。
      我们于上午9点半在植物园门口集合,检好票,穿过大厅,桃花,梅花,樱花林等等都在我们眼中显现,想来这便是春景园了。现在已是9月,自然是瞧不着它们盛开之时的美丽,娇媚。但也让人不禁幻想那百花齐放,争相斗艳的场面。想到这,我们都不禁对望了一眼,心中难免有一丝失望之情。
      处理好了失望之情,重新带着好奇的心理,我们穿过一座小桥,穿过了有些颓废的月季园和芍药园,不知不觉间我们来到了植物迷宫。一排排红豆杉经过细心的工匠之手,整整齐齐,高度统一地在我们眼前铺展开,组成了一个特有的园。只是原本那在电视里本应更加巨大的树木,却是如此的矮,让我们的兴趣减了一大半。
      在植物迷宫逗留了一会儿,我们又启程去往了辰山植物园最有名的矿山花园,花园是在保留了原先的辰山采石场遗留下来的痕迹,在经过设计师的妙手加工,使得矿坑花园就如同是多年经过海水的洗涤和冲刷,才会在墙岩上形成那些深浅不一的印痕。因为背对阳光,再加上矿坑内的水,完全消灭了秋老虎的炎热。给人一种难以言说的舒爽,畅快······
      依依不舍地走出了矿坑花园,来到了正当红的槭树园,“秋焰”弗里曼槭、“阿姆拉”鸡爪槭、“葡萄叶”鸡爪槭、白兰地红花槭、“十月辉煌”红花槭······各式各样的槭树在我们的眼前舒展着他们美好的枝叶,似在卖弄风情,又像在低头浅笑,一阵清凉的秋风吹过,仿佛是在应景似的,一齐之间,所有在我们眼前的槭树都纷纷地摇动着它们的树叶,就像是在和我们挥手示好一般。此情此景,正是应了那句“霜叶红于二月花”。一时间,我们竟看傻了眼,沉迷于这浓浓的秋意之中。
      在槭树园,大家纷纷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眼前的这一刻,这样一来,没想到在槭树园花费了好长一段时间。于是,就这样,我们离开了槭树园,绕过了南美洲植物园区,又再次回到了一号大厅,不过,我们并没有离去,而是走到另一边,拾级而上,来到了中国古木展馆。没想到,这无心之举,竟让我们惊喜了大半天,里面摆放了形形色色的古木,尤其是那“木化石,树化玉”更是让我久久不能忘怀,还有那经大师雕刻过后的神来之笔:千手观音、争春都让我们不虚此行。
      参观完了古木展馆后,我们就此离开了植物园。这一次植物园之行让我们领略到了不同的景色,不同于以往的美丽。在观赏的过程中,我们认识了各式各样的槭树,美妙不可言的白色华北珍珠梅,还有那倍感凉爽的矿坑花园。也让我们知道了植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了多么重要的角色,正因如此,也坚定了我们环境保护的决心。
      我想我们这次果然不虚此行,毕竟这一次的活动让我们懂了很多很多······
 

走进大自然
      9月12号,我们一起到辰山植物园参观拍照留念,很神奇的一天啊。当知道我们要前往辰山植物园时,便开始想像那是怎样的一个美丽绿色清新的园区。在一番舟车劳顿之后,终于来到了目的地。第一印象就是空阔。由于是在郊区,车少人少,即使太阳有些烈,但满目的绿色还是愉悦了我们平时一直活在精钢水泥中的心。我认为,学校安排我们去这样一个地方,其实也是想让我们在日常紧张的学习气氛中得到放松,望一望绿色,以便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尽管路途遥远,我想我们还是会找时间再来看看。感受遍天遍野的绿色。     上海辰山植物园以“植物与健康”为主题,既是植物科研和科普教育的基地,也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鲜花盛开、水鸟飞翔、乐趣无穷、令人向往的游览胜地。
      园内有三个神奇的温室,里面齐聚来自五大洲的珍奇花木,总面积达到12608平方米,是亚洲最大的温室,共展示植物3000多种。它是一个由三个单体温室组成的温室群,分别有着以“智慧用水”为主题的沙生植物馆、体现“生存与进化”的珍奇植物馆和热带花果馆。     “海棠园”内只见枝头上花儿竞相开放,有金黄色,红色、紫色、黑色等五彩缤纷。听身旁的游客说,这里到了深秋更是美不胜收,那树枝上会挂起一枚枚橙黄色的果实;果实大红大紫的是加拿大唐棣、桤木叶唐棣等唐棣属植物;枝头上依次挂着深红色、酱紫色、漆黑色小果的是腺肋花楸属的红苦味果、紫苦味果、黑苦味果,显得奇趣盎然,吸引了不少游客流连忘返。
      “菩提树”是植物园中的一大宝贝,它一直被佛教视为圣树,作为热带地区的观赏树木,菩提树的根系很大,清晨常可见树叶分泌出水,由叶尖滴下,这也是菩提树适应环境的进化形态。我还惊喜地发现了一株极为高大的菩提,它高达13米,据说在全世界温室栽培的菩提树中,也是极为罕见的。     平时很少有机会见到这许多的花花草草,因为一起来的都是女同学,大家都很兴奋很高兴,学生平时奔波于学校和家,上班族则是公司与家,外面是忙碌精彩的世界,园内是清静淡雅的世界,让人心旷神怡心情舒适。其实在平日里忙碌的生活中,人们需要这种偶尔宁静放松的环境,大自然与人类是一种和谐的关系,我们更应该走进大自然接触大自然,陶冶情操放松身心。




  • 对不起,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 沪教Z2-20100035号
    沪ICP备1103066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3786号
    执行时间:15.63 毫秒 | 查询数据库:12 次   
     

    招生信息



    专题网站



    信息公开



    新闻直播



    视频资源



    小剧场直播



    101直播



    电子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