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红色松江
——寻访枫泾暴动指挥所
高二(4)班周妍婕小组
活动方案:
二十世纪20年代末,枫泾地区农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起农民自己的组织—农民协会,发展了地方革命武装—农民革命军,掀起了反封建、反压迫的革命风暴,向封建地主、士豪劣绅展开激烈的斗争。新浜大方庵就是农民运动的活动中心和暴动指挥所。让我们一起在这里回顾枫泾暴动这一段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
一、活动主题:
枫泾暴动指挥所—松江红色之旅
二、活动内容:
1、追寻革命足迹,缅怀革命先辈;
2、参观枫泾暴动指挥所。
三、参与对象:
任佳 石宇琼 吴炜沁 李安鸽 朱景倩 陈思怡 卫祎
四、活动地点:
枫泾暴动指挥所
五、活动时间:
2011年9月4日 下午1:00 — 4:00
六、前期准备:
1、 联系枫泾暴动指挥所工作人员进行预约
2、 定下前往路线
3、 通知同学准时前往集合地
七、行程安排:
下午12:30于松江一中门口集合,带好护照,集体乘坐松新枫线前往新浜汽车站,再转75路到达枫泾暴动指挥所。首先参观陈列室,陈列室展出史料共分三个部分,配以图片40余幅,分别为“暴动前夕的宣传发动”、“暴动打响时的浴血奋战”和“暴动受挫后的前赴后继”,真实反映了1927年陈云同志领导周围乡镇的被压迫农民举行枫泾暴动的历史。陈列室配有1名兼职管理人员,免费对外开放。又紧接着去往位于隔壁的大方庵的东厢房及前殿东南间参观。最后在门口留下照片纪念。
八、活动后期:
1、 就此次的枫泾暴动指挥所的参观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体会,并进行挑选。
2、 整理活动照片。
3、 整理体会,完成1500字左右的研究报告。

感受红色松江,缅怀革命先辈
—参观枫泾暴动指挥所社会实践研究报告
课题组长:周妍婕
课题组员:任佳 石宇琼 吴炜沁 李安鸽 陈思怡 朱景倩 卫祎
2011年9月4日下午12:30,顶着几天阴沉沉的天气后的炎炎烈日,我们小组8人准时来到松江一中门口集合,坐上等待已久的松新枫线,大约半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来到了新浜汽车站,一下车,农村田野的气息扑面而来,马路上鲜有呼啸而过的车辆,让我们不得有些怀疑这里有人居住吗?可是道路旁密集的公交车班次、但只有一个方向的公交车站牌告诉我们这里的人们大都一直生活在这里,公交车也只是环镇运行。让我们队这个并不大的城镇里曾经发生的大暴动事件有了更大的好奇心。
(一)没有污染的蓝天白云、不宽的乡间小路、发生过怎样的革命故事?
枫泾暴动史料展陈列室位于松江区西南,西临金山枫泾镇 。终于坐上了75路,不同于松江人满为患的公交车,虽然公交车不大,但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舒适的位置,司机和售票员会和你亲切的一问一答,田间小路的颠簸让大家兴奋异常。一路上窗外的景色很是宜人,因为稀少的车辆而没有被污染的蓝天白云,仅供小型公交车和人行驶的不宽的乡间小路让我们对接下来即将到达的暴动指挥所充满了期待和好奇。

(二)感受红色松江
终于到达枫泾暴动指挥所的正门口,枫泾暴动指挥所由枫泾暴动史料馆和大方庵组成,我们首先进入了枫泾暴动史料馆,一进入正门,映入眼帘的就是对当时在枫泾发生的暴动、革命事件的大致解析,二十世纪20年代末,枫泾地区农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起农民自己的组织—农民协会,发展了地方革命武装—农民革命军,掀起了反封建、反压迫的革命风暴,向封建地主、士豪劣绅展开激烈的斗争。大方庵坐落于松江区新浜镇西南约2公里的赵王村,在松江、金山、青浦和嘉善等四区县交界处。在1928年初,小蒸、枫泾地区农民武装暴动中,大方庵是农民革命军活动中心,枫泾暴动指挥所就设在这里。1992年重新修复并在此展出枫泾暴动史料。2003年在大方庵西侧新建枫泾暴动史料陈列室,正式对外开放。
(三)缅怀革命先烈
走进枫泾暴动史料馆,一则则详细的介绍浮现在我们眼前,早已对这段历史充满兴趣的我们都仔细端详起了这一张张的展图和文字。
1927年9月,中共江苏省委派陈云回家乡青浦贯彻党中央八七会议精神,领导松江区的农民运动。陈云与枫泾等地共产党员袁世钊、夏采曦、吴志喜、李一谔等取得联系后,研究在本地区积极发展党员和举行秋收暴动的计划。1927年10月,陈云回到家乡青浦,与当地的共产党员吴志喜、陆铨生等一起,在小蒸、练塘、观音塘等地积极筹划秋收斗争。他们选择青浦、松江两县交界,农民运动基础较好的小蒸、枫泾一带农村为突破口,发动群众,恢复建立农会,开展抗租抗税斗争。11月,中共青浦县委成立,陈云任书记。在县委领导下成立了农民革命军,吴志喜任总指挥。抗租运动兴起后,地主勾结水警队带着武器,驾着小船前来逼租。1928年1月3日清晨,农民军伏击了来逼租抢粮的水警船;1月12日下午,陈云到枫泾和吴志喜等研究枫泾暴动计划,当夜行动。
但最终还是落得了吴志喜、陆龙飞分别就义于松江小校场和枫泾镇。
(四)收获与思考
一个下午简单的参观也许只能让我们对那么多年前的枫泾暴动事件和其中英勇就义的英雄们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红色松江一直都在我们的身边,当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不管感受哪一次震撼人心的历史事件时,都不仅要学会缅怀革命的先辈,还要从中学习他们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革命精神,学习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继往开来,以更大的热情投身于学习中,投身于国家的事业。

体会文章:
感受红色松江—枫泾暴动指挥所游
今天我们一行7人辗转颠簸着一路到达了枫泾的暴动史料馆。
枫泾暴动史料展陈列室位于松江区西南,西临金山枫泾镇,处在一个让人觉得有些闭塞的小村子里,占地面积192㎡。而我们是第一次来到了那么偏僻的地方。坐在那辆唯一会走过村子的小车子里的时候,看着外面掠过的大片稻田,腾空又下降着才最后站在了透出了沧桑的史料馆前。抬头刺目的阳光下有些斑驳的名字依旧闪着光,沾满了灰尘的破旧木门在大叔推开的时候有一点吱吱呀呀的声音
在1993年7月1日,松江县委组织部、宣传部、党史办和县文化局联合筹建的枫泾暴动革命史料展在大方庵东厢房及前殿东南间布展完成并对外开放,成为松江革命历史教育基地,也就是这个古色古香的房子。我们在踏进这个小楼的时候灰尘夹杂着年岁的味道直冲入鼻腔。明显很久没有人进入的小小展览区里墙上剥落的字和图片带着满满的沧桑年代感静静陈列在那里。一幅幅曾经带领着农民们为自我奋起反抗的领导人的画像:陈云、袁世钊等带着英勇的正义永远定格在那一刻。
从1月11日到18日,农民革命军沉重打击了恶霸地主、土豪劣绅等反动统治阶级,教育和锻炼了人民群众,在农村播下了革命火种,鼓舞了贫苦农民的革命斗志。然而在枫泾地区革命形势高涨,农民军准备攻打枫泾镇的时候。于19日凌晨,农民革命军遭到敌军三面包围,吴志喜、陆龙飞率领农民军抗击,终因寡不敌众,弹药耗尽而被捕。1928年1月26日,吴志喜、陆龙飞在松江小校场和枫泾文昌阁英勇就义。
2002年,区政府再次拨款在大方庵西侧建立《枫泾暴动史料展》陈列室。2003年12月3日正式落成并开展。陈列室展出史料共分三个部分,配以图片40余幅,分别为“暴动前夕的宣传发动”、“暴动打响时的浴血奋战”和“暴动受挫后的前赴后继”,真实反映了1927年陈云同志领导周围乡镇的被压迫农民举行枫泾暴动的历史。

这座小小的楼记载了那个战争年代的人们英勇正义让人折服的精神。那些为了新中国和人民而挺身而出,牺牲的人们。都是值得我们一直铭记的。哪怕在历史的长河中被其他闪耀的星光渐渐掩埋,也改变不了一直都会存在的事实。这些唯一的,在那个时代才有的那些精神,会在这座沧桑的小楼中长存不息,瞻仰至永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