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一中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校园霸凌举报信箱
网上选课 问卷
信息公开
发表文章
百度搜索
管理平台
联系我们交通指南友情链接
学校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松汇中路601号
学校邮编:201600
联系电话:(021)57822996
电子邮箱:sjyz@sjedu.cn
学校网址:www.sjyz.sjedu.cn
* 校长信箱* 支部信箱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版权申明更新缓存
 


折叠
左侧用户区
一中图书馆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打印此文
 松江一中.net > 专题网站 > 一中图书馆 >> 正文
教育文摘
更新时间:2011/4/6  作者:本站原创 钱炳欢  阅读:7723次  
     【摘要】就其内涵而言,以学定教包括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基于学生的学习准备、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和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五个方面。就其实现途径而言,以学定教的最终实现需要树立全面依靠儿童的教学观念、建立以对话为中心的教学范式、培育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校文化。
     【关键词】以学定教;有效教学;有效学习

现代教育论丛2008年第4期 鲍银霞
 
 
     【摘要】以学定教: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素质为基础,以科学的学习规律为依据,以科学的学习方法为纲要,以发展思维、提高学习能力为主线,以素质充分发展为目标,以高效的学习思路为设计蓝图,遵循相应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中,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获得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身心素质和谐发展。
     【关键词】 课堂教学以学定教学习方法

广西教育 1997年第3期 韦国锋
 
 
 

“以学定教”的十年研究

     【摘要】:从1994年"以学定教"被提及,到1997年作为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提出,十年来全国各地教师和研究者对"以学定教"进行了广泛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应用。在课程改革的今天,"以学定教"的主张在促进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方面,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究和推广。
     【关键词】: 以学定教课程改革教学方式 

基础教育研究 2007年12期  韦国锋
 
 
以学定教”:因材施教的细化
     【摘要】 2010年11月16日下午,《现代教学》理事会2010年年会暨"以学定教"专题研讨会在上海市七宝中学举行。会议伊始,由上海市七宝中学副校长李啸瑜和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副校长丁亿分别代表本校就"以学定教"在学校的实践与思考作了主旨发言。随后,各理事单位代表就"以学定教"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讨论中,大家达成了这样的共识:"以学定教"是对教育本源的遵从,也是对学生本体的尊重,是对因材施教的细化。同时,"以学定教"不仅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而且也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关键词】 以学定教; 因材施教 ; 教师   

《现代教学》2010年第12期
 
 
“以学定教”重在学教结合(外六则)
     【摘要】:围绕着以学定教,与会的各理事单位代表纷纷发言,有的谈了本校针对以学定教的具体措施,有的谈了在实践过程中对以学定教的思考。以学定教带来的不仅仅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同样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准。
     【关键词】: 以学定教; 课堂教学效率; 指导教师  

《现代教学》2010年第12期张涵诚  沈妍 
 
 
后“茶馆式”教学在“以学定教”方面的探索
     【摘要】:正近十年来,我校努力提高教育质量,这里所说的教育质量是全面的教育质量,是尽可能减少学生学业"成本"的教育质量,这也是"以学定教"的重要体现。同时,在实践中我们也认识到:教育质量包括了学业成绩,但远不是全部;课程领导力保证了学校内涵发展,促进了学校文化;课堂教学。
     【关键词】: 以学定教; 教育质量  

《现代教学》2010年第12期 丁亿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模式初探
     【摘要】 <正>2009年底,一篇《解放学习力》的文章如一块巨石砸进课堂改革这塘池水,激起万层浪。春节过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课堂模式又一次引领着课改浪潮。叶老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蔡林森校长说,教育工作者不是要去塑造学生,而是提供条件
     【关键词】 课堂模式; 以学定教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0年 03期  戴昌虎
 
 
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摘要】 <正>目前,我市的教学改革正在不断地发展。以学定教,先学后教是这次教改的核心理念,深受一线教师的共鸣。从学生的自学开始,先尝试后内化,教师则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施教,有的放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了教师的导,实现了“三变”,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学生的苦学
     【关键词】 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 学生自学 

新课程(小学) 2010年 02期 周江华
 
 
 
 
 
 
有效教学离不开以学定教
     【摘要】 以学定教,为学生提供最适合其发展的教育,是教育公平的核心所在,也是教学效能得以提高的关键因素。上海市黄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和区内不少中小学的教师围绕以学定教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他们把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作为在教学中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的一个抓手,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开展课题研究和学会学习与潜能开发成果的推广。经过一个阶段的实践,教师尝到了甜头,学生增强了信心。
     【关键词】 课堂教学实践; 了解学生; 教学有效性 

现代教学 2009年 06期魏耀发
 
 
以学定教”——新时代教学设计的原则
     【摘要】 新时期的教学设计应以学习者为基础,教师应分析并尊重学习者的认知风格和学习策略差异,发挥其优势,从而有效帮助学习者采取适当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 认知风格; 学习策略; 学习效率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2008年 11期  赵凤琴; 张萍
 
 
走向生本,以学定教:有效教学从理念到行动——基于区域推进“活动单导学”模式如皋经验的思考
     【摘要】正教学有效性问题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各地中小学围绕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如山东"杜郎口经验"等。仅以江苏为例, 从早期的“尝试教学法”到后来的“洋思经验”、“东庐经验”、“后六经验”,再到当下在雉水大地风起云涌。
     【关键词】 以学定教; 有效教学; 区域推进   

《江苏教育研究》2009年30期方健华 
 
 
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活动
     【摘要】:由于目前我国教师所带班级和学生人数偏多,导致学生会产生很多疑问,但由于学生太多,老师分身乏术,学生的疑问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成为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本文将探讨建立"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活动教学模式的理论以及如何开展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以充分利用生生之间这种宝贵的差异资源。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关键词】: 以学定教; 教学模式;  小组讨论  

文献出处:《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21期伍军 
 
 
 
     【摘要】教师有四类:以讲授教材为目的的教书者、以培养学生为目的的育人者、以教会学生学习为目的的导学者、以通过调控环境来促进学生学习的筹划者。这四类教师也依次表明了教师的职业境界,前两者属于"以教定学"的教育,后两者属于"以学定教"的教育。根据"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教师是"促进者",其职业道德应该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为价值坐标。
     【关键词】教师的类型;教师的境界;教师教育

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第5期 刘次林
 
 
     【摘要】新课程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结构的特点。调查显示,中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着学段、性别、班级、个体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必须开展针对性的施教,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结构;调查

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第11期 雷红智;伍锡祥
 
 
     【摘要】遵循以学定教,活动建构,意义建构,学、做、教合一的教学理念,构建"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焦点在于如何设计学案和运用学案,引导、指导、帮助学生"学习",让学生达到自主建构,高效学习;同时减轻教师负担,克服教师的无效劳动,实现教学相长。本文阐述了学案导学的理论依据、设计原则、设计思路、基本模式、模式群。
     【关键词】以学定教;自主建构;学案导学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9年第5期刘建华
 
 
     【摘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不教而教的体验式教育模式的基本理念,建构在体验式教育的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的基础之上。体验式教育模式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教师教育;体验式教育;体验式模式

大连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陈利平,轩颖,战晓丽
 
 
 
 
 
“以学定教”:一个科学的命题
     【摘要】“以学定教”解决了“我们究竟该如何组织学生的课堂学习”这个命题。所谓“学”,至少应包含三层意义:第一就是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就是学生的学习方式,第三就是学生可能获得的发展。作者从学习(教学)目标确定的排他性、组织设计的排他性和评价设计的排他性三方面,阐释了真正意义上的“以学定教”与目前课堂教学之间差异的根本因素。
     【关键词】以学定教;目标;课堂组织;评价
 
摘自:现代教学2011/1-2合刊  杨庆余
 
 
谈“以学定教”
      【摘要】教与学不是一对矛盾,教是学了学,因此学是教的目的,是教的核心。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实践“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多学少教”,调整教与学的关系使得教学本源开始回归。“以学定教”就是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和教学计划,当然也含有按照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之意。因此,它的核心词是学生和学习。作者从“以学定教”的重要性、“以学定教”在班级授课制下的可操作性、“以学定教”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机器等方面谈“以学定教”。
     【关键词】以学定教;班级授课制
 
摘自:现代教学2011/1-2合刊  倪闽景
 




  • 对不起,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 新闻日历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沪教Z2-20100035号
    沪ICP备1103066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3786号
    执行时间:125.00 毫秒 | 查询数据库:13 次   
     

    招生信息



    专题网站



    信息公开



    新闻直播



    视频资源



    小剧场直播



    101直播



    电子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