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5日,是第24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为加大宣传免疫规划对保护人民群众健康重要意义的力度,达到动员全民参与、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免疫规划工作氛围的目的,全国将围绕“及时接种疫苗,人人享有健康”这一主题开展宣传活动。
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相应传染病最方便、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通过预防接种这一重要手段,使我区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了辉煌成就,消灭了天花,32年来无白喉病例、25年来无脊髓灰质炎病例,百日咳、流脑、乙脑等传染病的发病率控制在历史最低水平。
松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各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4.25”期间将在开展一系列活动,通过版面展示、宣传资料发放和咨询活动等,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和疫苗接种常识,以增强市民的防病意识,扩大预防接种覆盖面,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如何办理接种疫苗的手续?
宝宝出生或从外地迁入本市一个月内,应及时办理预防接种的手续,本市儿童在户口所在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外来儿童在居住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理,并按约到指定地点给您的孩子打预防针。
对于外来儿童,如果您的孩子在老家已有过预防接种记录,请您务必把预防接种卡带在身边,并出示给接种门诊的医生,以便您的孩子能继续接种其它疫苗,以免重复接种。
预防接种有哪些禁忌症?
1.接种部位有皮炎、牛皮癣、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者不宜接种,须待皮肤病痊愈后方可进行接种;
2.体温超过37.5℃,有腋下淋巴结肿大者(发热可能是流感、麻疹等急性传染病的早期症状,此时接种可能会加重病情,并可影响免疫力的产生);
3.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性结核病者(体质较差,患病器官不堪重负);
4.神经系统疾病,包括癫痫、脑发育不全、脑膜炎后遗症者;
5.重度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者(制造免疫力的原料不够或形成免疫力的器官功能欠佳);
6.每天排便次数超过4次者,不宜服用脊灰疫苗(腹泻会使疫苗很快排
泄,失去作用;腹泻若为病毒感染所致还会干扰疫苗发挥作用);
7.使用免疫球蛋白者,1个月内避免接种活疫苗(影响免疫效果);
8.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疾病视情况可暂缓接种;空腹饥饿时不宜接种。
接种麻疹疫苗,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麻疹俗称“出痧子”,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出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已知最具传染性的疾病之一。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为多,如果接触了病毒,几乎所有未接受免疫的儿童都将感染麻疹。在无麻疹疫苗时期,麻疹是造成幼儿死亡的首要原因。麻疹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性斑丘疹并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等,可并发肺炎、中耳炎、喉炎、结核等。孕妇患麻疹可导致流产、死产及胎儿先天感染。随着麻疹疫苗的推广使用,麻疹这一儿童高发的传染病,已逐渐成为发病以成人为主的疾病。区疾控中心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区90%的麻疹病例是成人和1岁以下婴儿,1~18岁人群由于接种麻疹疫苗而极少发病,由此可见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有力武器。
为有效遏制麻疹疫情,我区正开展麻疹疫苗补接种工作,如您需要,可到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免费接种。
消除对乙肝认识的误区
一般来说,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参加工作、学习和社交活动,他们对周围的人群不构成明显的威胁。一般接触、共同饮食一般不会传播乙肝,所以,大可不必“谈乙肝色变”。
乙肝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体液中,包括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唾液、乳汁和伤口渗出液等等。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为:1.母婴传播2.输血或经血制品传播3.静脉吸毒4.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包括性接触、接吻、共用牙刷、剃须刀、茶餐具等)。
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式是接种乙肝疫苗。
正确处理,降低狂犬病发病危险
狂犬病又称恐水病、疯狗病等,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死率几乎为100%。
被犬、猫、鼠或其它温血动物咬伤后,正确的处理方法为:
1.寻找水源冲洗伤口,如有条件,可用肥皂水、含有洗涤剂的水反复清洗。不可用口吸伤处或自行包扎伤口。
2.到犬咬伤门诊就医,注射狂犬疫苗。一般咬伤者于0天(24小时内)、3天、7天、14天、28天各注射狂犬疫苗1剂,共5剂。
3.咬伤严重者在接种第1针狂犬疫苗的同时,注射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抗狂犬病血清。
水痘只是痘痘吗?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典型表现为瘙痒性水疱疹有高度传染性,主要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直接接触和母婴传播。水痘病人在出疹前24小时到皮损结痂都有传染性。儿童和青少年是主要易感者,如果没有接种过水痘疫苗,病毒容易在这些人群中传播,所以学校等集体机构经常会发生水痘爆发。有些病人在水痘痊愈后,病毒在人体内潜伏下来,当抵抗力下降时重新被激活,出现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可引起剧烈神经痛,并持续数周。
目前水痘尚无特效治疗药物,预防水痘病毒感染唯一的方法是接种水痘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