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松江一中.net > 校友家园 > 校友文苑 >> 正文 |
向母校汇报
|
更新时间:2009/12/10 作者:本站原创 53届高中张肇英 阅读:4298次 |
|
亲爱的母校: 值此母校校庆来临之际,我谨向亲爱的母校和尊敬的各位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并向当年的同窗好友致意。 在母校学习和生活了六年,经过各位老师的辛勤培育,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自立的能力。在钱荣锦老师的启蒙和鼓励下,怀着发展我国生物科学的理想,我考入了北京大学生物系。毕业后,我响应政府支援边疆建设的号召,满怀激情,自愿来到刚建立的内蒙古大学工作。三十七年来,我一直为本科生讲授动物生理学,并先后为硕士研究生讲授动物胚胎工程和动物基因工程,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和硕士生的学位论文。近年来,两次公派访问德国,在慕尼黑科技大学进修生物高技术。自七十年代以来,先后完成了家畜胚胎移植,哺乳动物胚胎分割、胚胎嵌合、早期胚胎性别鉴定和转基因动物等方面的研究课题。其中“海南黄牛受精卵移植”于1980、1981年分别获内蒙古自治区、广东省和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二、三等奖。1989年在我国首次用免疫手术和胚泡显微注射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地产生了嵌合体小鼠,1990年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和《人民日报》海外版为此以“我国动物胚胎工程研究获重大成果”作了详细报道,1991年专家鉴定该成果已达国际先进水平。1989年首次用显微注射法成功地产生了带有人生长激素基因的转基因小鼠,其中注射外源基因后胚胎体外发育的系统研究和转基因整合分析两项成果,1992年专家鉴定均属国内领先,论文在国外发表后,已有五国七位同行专家来函索取。1990年在自治区首次用徒手切割小鼠胚胎的方法成功地产生了由“半胚”发育的小鼠。该技术已在畜牧业生产中推广应用。此外,小鼠早期胚胎性别鉴定研究也获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我正主持一项内蒙古生物高技术课题和一项国家自然学科基金课题,研究转基因动物乳腺组织特异性表达异源基因和从其乳汁中廉价大量生产人的蛋白,为缩短我国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推动我国基因工程这一高技术的发展继续作出自己的贡献。我在1992年晋升为教授,1993年经批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并获得荣誉证书。 上述成绩的取得,固然有赖于自己的刻苦努力;但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培养关怀,没有母校老师的思想启蒙和知识传授,也是不可能的。对此培育之恩,我是衷心感激,终生不忘的。 为庆祝母校校庆,现寄上我第一次领取的政府特殊津贴,聊表寸心。祝母校繁荣昌盛,祝老师们健康长寿,祝同学们学习进步,心想事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