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左侧用户区
实践展示课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打印此文
 松江一中.net > 一中风采 > 园丁礼赞 > 教师个人网站 > 区首席教师工作室 > 周菊妹 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室 > 实践展示课 >> 正文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
更新时间:2009/1/7  作者:松江一中 周菊妹  阅读:5946次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
 
单元目标:通过学习《世间最美的坟墓》,引导学生超越平庸、感受崇高。
教学目标:1、通过品味语言等精细化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
2、细读文本,了解托尔斯泰的“幸福观”,感受茨威格对伟人托尔斯泰的崇敬之情,引导学生感悟幸福真谛,追求高尚人生。
教学重点和难点:品味朴素凝练的语言,感受茨威格所表达的丰富深刻的意蕴,了解托尔斯泰的“幸福观”。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组织学生开展了《走近托尔斯泰》拓展阅读,阅读了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托尔斯泰的《忏悔录》节选等,并制作了语文小报。
教学过程:
一、 反馈预习、整体感知
找出文中描写列夫·托尔斯泰坟墓外观的语句,并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整体感知托尔斯泰墓的特点。
二、  细读文本、探究感悟
(一)朗读第一段,了解托尔斯泰的幸福观。
问题1、出身贵族、“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的托尔斯泰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朴素的坟墓,并希望埋骨于这里?看看文中是怎么说的?
问题2、结合语境,理解“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的含义是什么?
问题3、重点抓住关键词“亲手种树”,结合《走近托尔斯泰》的拓展阅读,了解托尔斯泰的幸福观是什么?
Ppt补充托尔斯泰有关幸福的名言:
“过可耻的奢侈生活是对苦难人民的犯罪。”
“像农民一样工作,用自己的劳动果实养活自己,这才是真正名正言顺的幸福!”       
“只有爱和自我牺牲才是真正不受环境影响的唯一幸福。”
明确托尔斯泰的幸福观:回归自然、回归安宁、回归平凡、回归大众、否定名利、平等博爱……
(二)研读第二段,体会茨威格的情感。
问题4、茨威格认为托尔斯泰选择这样的人生归宿,得到幸福了吗?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
问题5、面对有着如此幸福观的伟大灵魂,茨威格内心怎能不产生剧烈震撼呢?
请找出表达作者强烈情感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抒发了哪些丰富深刻的意蕴?
问题6、用世上一般人甚至是拿破仑等伟人的幸福观与托尔斯泰的幸福观对照比较,你能否选一个词语对托尔斯泰的幸福观作评价?
三、总结点题、感受崇高
 Ppt拓展西方美学史的宏伟巨著《论崇高》中的有关美学理论:
v      只有庞大的、强大的审美客体,引起审美主体的惊讶和赞叹,崇高感才能产生。
v      崇高的事物能使人惊心动魄,引起敬畏之情。
v      崇高可以说就是灵魂伟大的反映。
总结点题:“最美”含义:朴素的坟墓中埋葬着一个具有崇高幸福观的伟大灵魂。
感受崇高:伟大的灵魂有如崇山峻岭,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应上去顶礼。在那里,他们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再回到人生的荒原,心中充满了日常战斗的勇气。”          ——罗曼?罗兰《名人传》 
四、布置作业、巩固深化
1、完成1991年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世间最美的坟墓》
2、完成2005年上海高考卷试题:《回望昨日的感伤》
3、推荐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托尔斯泰传》、梁晓声的《论崇高》
附板书设计:《世间最美的坟墓》
外          内           崇高
朴素      幸福观 :回归自然、回归安宁
回归平凡、回归大众
否定名利、平等博爱……
教后反思:作为一个首席教师应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卓越,要充分认识到“有境界自成高格”。唯有教师精细研读文本、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精要设计提问(删繁就简,削枝强干)、精到的答疑解惑、精确地传授表达、精准地训练测试、唯有向精细化教学要质量,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有效性。语文课不仅要上出语文味,更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思想境界。这关键是要靠教师研读文本,带领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有机有序无痕地把学生的思想往高处引导,注重学生的精神世界的成长,真正做到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


 





  • 对不起,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 沪教Z2-20100035号
    沪ICP备1103066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3786号
    执行时间:31.25 毫秒 | 查询数据库:12 次   
     

    招生信息



    专题网站



    信息公开



    新闻直播



    视频资源



    小剧场直播



    101直播



    电子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