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一中
校园霸凌举报信箱
网上选课 问卷
信息公开
发表文章
百度搜索
管理平台
联系我们交通指南友情链接
学校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松汇中路601号
学校邮编:201600
联系电话:(021)57822996
电子邮箱:sjyz@sjedu.cn
学校网址:www.sjyz.sjedu.cn
* 校长信箱* 支部信箱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版权申明更新缓存
 


折叠
左侧用户区
展开
左侧用户区
《校友》刊物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打印此文
 松江一中.net > 校友家园 > 《校友》刊物 >> 正文
《校友》第44期
更新时间:2005/10/23  作者:信息中心 李斌  阅读:10114次  
第四十四期 2005.10
 
钩沉:前复旦大学校长李登辉
李登辉(1872-1947)字腾飞,祖籍福建,生于印尼华侨家庭。受人尊敬的复旦老校长。
早在上世纪40年代,复旦的学生有意为李校长立传,但李登辉一口否决,正色答曰:“MAN MUCH ABIER THAN I HAVE LEFT NO RECORD,WHY SHOULD LEAVE ANY?(比我能力强得多的人都没有留下记载,我为什么要留下任何记载呢?)”
不知是否一语成谶,曾经为复旦这所著名学府做出过杰出贡献的李登辉校长,果然没有留下太多痕迹。
复旦学者钱益民说,只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缘,趁着复旦百年华诞,才让李登辉姗姗来迟。作为刚出版的《李登辉传》的作者,钱益民不无遗憾,因为传记的执笔者已不可能是李登辉亲手培养的弟子门生,那些曾得到他教诲的恩泽的人们,早已全部作古,传记本该在他们手中完成的。
1917年,在校长李登辉主持下,复旦公学改为复旦大学,原有文理两科,新增商科(即商学院)。后人注意到,世界闻名的哈佛商学院设于1908年,复旦设立商学院,仅晚哈佛9年。1920年,美国哈佛、耶鲁两校开办教育系,李登辉同时在复旦试设教育科,可谓丝毫不落后于世界最先进的教育潮流。
为筹建大学的新校园,李登辉亲赴南洋,向华侨募得巨款。归国后,他力排众议,以相当超前的眼光在当时远离市区的江湾购得土地,苦心经营,终成气象恢弘之学府,为日后杨浦成为沪上学术重镇奠定基础。
如今,在李登辉奠基的校园内,立着一座相辉堂,为了纪念他和复旦的创建者马相伯。很多人,包括很多复旦学子,不一定能说出相辉堂的来龙去脉,但他们会说,这座复旦著名的建筑,是对一所大学过往岁月最真诚的纪念。
(节选自《中国青年报》)
 
 
洋洋松江,富庶之邦。
地灵人秀,郁勃铮鏦。
维我邦人,亲亲仁民。
轮奂黉厦,缔造艰辛。
精神物质,并重兼珍。
莘莘学子,得免风尘。
大计已立,扩展无垠。
何期阳九,战祸忽频。
泰山焚如,精华尽堙。
弦歌中辍,浩劫纷陈。
十载经营,毁灭沉沦。
幸有诸公,筚路精神。
沪地复校,金声玉振。
秦火已矣,壁藏犹存。
伟哉诸子,今之伏生。
——松江中学在沪复校嘱题
巳卯夏  李登辉
抗战时期,松江县中在沪复校,前复旦大学校长李登辉曾题词祝贺。
 
 
探监
彭子冈
在旧社会中,只有具备良心和正义感的新闻记者,才可能获得勇敢的敏锐,但仍常常会陷入痛苦的境地——有时是采访到手的新闻发不出去,有时是需要采访的地方(比如监狱)不准去,甚至有时监狱那类地方准许去而自己却失去了勇气……
我在解放前的采访生涯中曾数次探监,但记忆最深的还是未当记者之前所进行过的一次。那是在1933年,我还是苏州振华女中的高中部学生。由于同给《中学生》杂志投稿的缘故,我结识了在南京金陵大学读农科的徐盈,用现时的话讲,还处于朋友阶段。记得那年春天,我接到徐盈来信,讲其好友汪金丁(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因受不白之冤,被关进了苏州看守所。徐盈要我代他前去探亲并给以力所能及的关照。早在1931年时,他和徐盈同在北平参加“左联”组织的“读书会”,后来他俩又与芦焚(即师陀)等人合办一个叫《尖锐》的文学刊物,金丁常在上面写文章。苏州看守所位于盘门附近的司前街,是专关押政治犯的地方,一般人宁愿绕路也不肯走近这座可憎的建筑物。我们振华女中,是个半教会性质的学校,校规很严,但名声颇大。教务长和校长是一对曾留美的亲姐妹。她俩为了办教育,一生都没有结婚。我平素是学校中的活跃分子,爱管闲事,爱发议论,更爱打抱不平。常受到那姐妹俩的训斥,但训斥中又包藏着某种钟爱。因为一则我有些小聪明,二来我父亲是个曾经留日的植物学教授,从资历上与她俩还有点相似。说到我的家庭,既有甘避尘嚣的清高,也有息事宁人的软弱,所以探监的事儿,我根本不打算事先征得父母的同意。我在去信问明汪金丁关在看守所的具体房号后,就带上许多书籍、一些食品去探监了。我穿着振华的校服——黄色的短衣裙,挑了条最近的路,径直踏上那湿漉漉的条石台阶,敲开了看守所的大门!面对狱吏的打量,我相信自己的眼光是澄澈和无畏的。也许这身校服又起到保证身份的作用,我没有受到过多的盘诘,只是突然被问了一句:“你和那个姓汪的,是什么关系?”不知什么缘故,我这个平素最直率不过的人,此时却面不改色心不跳地撒了个谎:“表兄妹!”说毕,还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几个。
于是,在简单的登记之后,我被带进去了。穿过几条灰暗的甬道,是“会见室”。我和汪金丁从两个相对的门,被带进这间狭长的房屋,当中还隔着两道铁栅栏。在狱卒的监视下,我们便开始了第一次见面,模仿老朋友的样子闲聊了一阵儿。我这人素有“一不做、二不休”的脾气,既然说是“表兄妹”,那就要装得更象一些——在以后一个月里,我又去了几次。谁知没过多久,就掀起了轩然大波——校长和教务长把我召去,着实地训了一顿,还威胁说,再若如此,就不许按时毕业。家里在得到消息后,一向温和的父母也动了肝火。总之,过了很久很久,这场风波才告平息。
    1936年我在上海参加了《妇女生活》的编辑工作。不久,沈钧儒等“七君子”入狱苏州。《妇女生活》负责人沈兹九恰是我在松江女中就读时的图画、手工老师,她要我去苏州采访“七君子”中唯一的女性——著名律师史良,并让我带着一封《妇女生活》的介绍信,证明我是史良的“表妹”。于是故地重游,我又以“表妹”身份采访了史良。不久,《妇女生活》登出了我的《史良访问记》。因发表在“七君子”的审判前夕,这篇文章还有点影响。
1946年我在北平,曾以《大公报》记者的身份,单人匹马闯到解放区张家口,通过五六天的采访,归来写了一组题为《张家口漫步》的特写,刊登在《大公报》上。这又捅了马蜂窝。在国民党的笔下,张家口一向是“共匪”控制下的牢狱。如今经《大公报》一宣传,竟然一派阳春象!况且,我去张家口,事先根本没得到政府的许可!事后,军调部中,国民党方面代表兼秘书长蔡文治将军,曾当着新闻界大庭广众公开质问:“彭子冈,你的文章真有煽动力,你是不是共产党啊?!……”
探监,仅是我在旧社会中采访的一个方面。因是在政治高压下探视自己的朋友或同志,这就不仅需用纸笔,必要时还得拚上血肉!正因如此,所以常能留下深刻的记忆,并能与探视对象结下终生的友谊。金丁几十年来是我们家的常客,前几天还拄着拐杖跑来兴奋地“报告”——是红茶菌使他白发转乌,二是准备把当年的铁窗生涯和浩劫中的遭遇写成长篇小说《在特种监狱里》……
史良大姐,解放后我也曾多次见到。最忘不了的是1956年随她出访印度那一个月的朝朝夕夕。《张家口漫步》中提及的解放区诸多文艺界人士,不少人成了我和徐盈在解放后的挚友,并一起冲风冒雨接受时代的考验。就连当时处在对立面的蔡文治将军,去年从客居三十年的美国回来探亲访问时,还特意通过政协友人向我转来诚挚的问候……
我常想:什么是记者的幸福?通常,见到自己准确、生动的采访文章及时地发了,那就会感到幸福。而现在,我仿佛感受到的是境界更高一层的幸福——自己曾作用于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又反过来作用于自己……
 
 
校友介绍
校友彭子冈于1914年生于北平,原籍苏州。1927年其父彭世芳受任省立松江中学校长,率全家住附近蔡隐弄,次女彭雪珍(即子冈)先毕业一女高,以会考第二名免费升入县立中学(今松江一中),与李梅芬、黄静涵等同班,28年又转入省女中,1930年彭世芳调离松江,全家迁去,彭学生时代受沈兹九影响,30年代即开始写作成名,充任《大公报》记者起到1988年病故,享年74岁,老伴徐盈即城北。
 
百年名校  成才於斯
一百年,什么概念?
那是一个世纪,是中华文明的五十分之一,遍观全国,有多少学校有百年之历史?北大,清华也不过如此,而又有多少中学有百年校史呢?更是廖若晨星。
一百年前,中华民族正逢多事之秋,外强入侵,国民愚昧。为教化民众为民族之振兴,于是乎在松江的土地上立起了而今的松江一中,百年风雨,战火纷飞是可以改变、摧毁一切的,而一中于风雨飘摇中不衰,是一种幸运,而这幸运又是和无数的一中人在艰苦中奋斗,锲而不舍分不开的。这种积百年而沉淀下来的精神,是何等深邃、博大,将会激励、鼓励多少的后人!?我想此种精神会成为一中的校魂。
一百年可以把一个无知的婴儿变成一位智慧的老人,同样一百年也能够把一个有点封建的学堂变为一所现代化的中学。
百年的校史为我们留下了深厚的人文底韵,这是许多新建的学校所缺失的,而我们又不乏那些新建学校之现代化设施和教学理念。这两种品质的结合,让一中更加熠熠生辉。
百年的校史产生出来的品质太多太多,我们不必一一剖析,寻找。因为你会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的。它是令你我成长和学习的催化剂。
今者吾等学于一中,国家行义务之教育,父母之供未尝断也,无忧于衣食,坐百年老校之下而学习,有学高、身正者为师、范,于此指点迷津,教学相长,比起几十年前,学习条件艰苦的校友们,我们是何等的幸运,比起同一辈的人,能在历史悠久的重点中学中学习,我们也是幸运的,应珍惜这种大好机会,发奋、刻苦,成才於斯,这样才对得起百年校名,对得起自己。
一中的历史前辈已创造,一中的未来靠我们,努力吧,相信一中的下一个百年将更辉煌!
 
 
丛金铃同志逝世
    原松江一中党支部书记、校长、享局级离休干部丛金铃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9月18日逝世,享年87岁。
丛金铃同志生于1919年10月26日,江苏省如东县人。1941年2月,22岁的丛金铃满怀抗日救国热情,投身抗日战争,进苏中四分区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学习。1941年5月,丛金铃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苏中四分区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学员,如皋县岔河区民运工作队员,中共如中分县委秘书、如中岔北区委组织科长,中共如东县城东区委委员、乡长、支书,如东县景安区委委员、组织科长,中共如皋县丁东区委副书记、薛岸区委书记,中共如东县城东区委副书记兼组织科长、如东县委组织部组织科长。1949年,丛金铃同志调至中共松江地委工作,先后担任中共松江地委组织部组织科副科长,中共川沙县委委员、组织部长,中共松江地委宣传部教育科长,中共松江县委委员、松江一中党支部书记兼校长,中共松江地委宣传部讲师团理论教员、松江专署文教讲师团负责人,中共松江县委委员、县政协副主席、县委统战部副部长,松江整党建党工作组“一打三反”工作组组员,松江县火葬场党支部书记,县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等职。
在担任松江县一中党支部书记兼校长期间,丛金铃同志热爱教育事业,为了使教育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建设新中国的总目标,他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结合中国社会主义教育改革的实际,不断改善学校教育教学环境,加强教师干部队伍建设,从社会主义教育实践出发,注重培养学生共产主义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劳动技能,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为推动松江的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担任松江县政协副主席和中共松江县委统战部副部长期间,丛金铃同志认真学习政协工作和统战工作有关知识,积极建言献策,参政议政,为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松江的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丛金铃同志以更饱满的工作热情,投身于松江的民政事业发展中。他在县民政局副局长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扎实努力工作,他经常深入基层,访贫问苦,了解民情,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在他所分管的社会救助、养老机构、殡葬等工作中,他总是身先士卒,努力破解民政事业发展中的各种难点问题,确保了分管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他工作负责,作风民主,平易近人,为松江民政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得到了民政系统广大干部群众的称赞。
丛金铃同志离休后,坚持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关心国内外大事,关心松江的建设,关心松江一中和松江民政事业的发展。
丛金铃同志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保持和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讲党性、讲纪律、讲正气,是非分明,立场坚定,勤俭朴素,克已奉公。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好党员,人民的好干部,我们的好同志。
丛金铃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革命精神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和区教育局的领导下继承丛金铃同志的遗志,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为松江一中的发展,为松江教育事业的繁荣,为构建和谐松江作出新的贡献!




  • 对不起,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 >> 查看所有评论

        没有任何评论

    松江一中《校友》报108期
    我们,中国足者的故事—我校2010届校友参加世界花式足…
    2010届校友与央视合作,深入川滇藏区拍摄采访
    《松江报》整版报道我校毕业生李雨夏志愿服务事迹
    学霸的大学生活——记松江一中2013届毕业生何燕杰
    海上钢铁长城的铸筑者——我校杰出校友东涛返校
    64届高三(1)班同学简况
    王勉校友向母校赠书
    由自我走向大我
    一撇一捺一个“人”,一笔一划四个“自”

    沪教Z2-20100035号
    沪ICP备1103066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3786号
    执行时间:109.38 毫秒 | 查询数据库:13 次   
     

    招生信息



    专题网站



    信息公开



    新闻直播



    视频资源



    小剧场直播



    101直播



    电子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