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在《易经》中,“六”定为阴数,“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因此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在唐代时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沿袭至今。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相传,东汉年间,有一道士,他能知道未来之事。有一次,这个道士预言:他的徒弟恒景全家二九相重这一天会遭大难。但如果这一天佩戴茱萸,再带着菊花酒躲到高山上去,就可以避开这场灾难。恒景照师父的话做了。到了晚上,他们全家从躲避的高山上归来,发现牛羊鸡狗果真全部死光了。从这时起就有了九月九日登高、喝菊花酒、系茱萸辟邪祛灾的习俗。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因此重阳节又多了一层新含意。
“尊老爱幼,感恩尽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今天,全校的36个团支部即将开展2009年的敬老节行动。作为新时代下的志愿者,我们该如何敬老尽孝呢?我想那一定不单纯指对长辈的顺从,更重要的是发自内心的尊敬和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沟通。再者,“尊老爱幼,感恩尽孝”不再是一味地满足物质需要,逢年过节添置新衣、购买补品,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敬老尽孝,做小辈的要学会用心去领悟老人,了解老人的心理需求,满足其需要,让老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尊老敬老,不仅是一种美德,还是一种社会责任。老人如宝,经过时间和岁月的磨砺,辛辛苦苦一辈子,付出的艰辛和汗水是我们无法想象的。然而他们在晚年的时候需要的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什么万贯家财,他们想要的只不过是有人能陪陪他们,有心能陪伴他们那一颗颗饱经沧桑的心。今天,各团支部派出的志愿者在行动,他们不仅仅代表全校师生向结对的老人们捎去节日的祝福和问候,也会架好沟通的桥梁,聆听老年人叙述所经历的风霜雨雪、积累的丰富经验知识和人生阅历,通过我们的视角和老人们畅谈世博,更会耐心为老人们描述我们的校园生活和叙述专属的青春元素。
有人说:志愿者就是服务,只有付出没有回报的,但我觉得并不是这样的。有些人,仅为了考学、生计、升迁,忙碌奔波,这是人生的某种阶段。有些人,物质生活有了保障,寻求精神层面的满足,积极参与公益助人,以个人的能力帮助弱势,这是人生的另一种阶段。有些人,放弃了常规的生活,投身到慈善事业的工作上,成立基金会、成立非盈利组织,奔波于公益事业上,这更是人生的某种阶段。我们现处在以上谈到的哪个阶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希望走向哪个阶段,我们可以走到哪个阶段。这就是志愿者服务的收获和目的吧。
让我们以2009年的敬老节为一个起点,欢迎更多的同学真诚地加入我校的志愿者队伍中,和我们一起以滚雪球的态势,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服务精神,用一支支充满活力、富有战斗力的志愿者队伍构建和谐、创造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