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一中
校园霸凌举报信箱
网上选课 问卷
信息公开
发表文章
百度搜索
管理平台
联系我们交通指南友情链接
学校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松汇中路601号
学校邮编:201600
联系电话:(021)57822996
电子邮箱:sjyz@sjedu.cn
学校网址:www.sjyz.sjedu.cn
* 校长信箱* 支部信箱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版权申明更新缓存
 


折叠
左侧用户区
展开
左侧用户区
发展规划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打印此文
 松江一中.net > 信息公开 > 计划总结 > 发展规划 >> 正文
上海市松江一中发展纲要
更新时间:2007/9/11  作者:松江一中 校长室  阅读:27625次  
 
六、学校教学创新
打好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自主学习”的基础
提高教师教学效能,形成教师教学风格
 
我们认为,学校的教学创新以实现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标,同时还应实现教师的发展。教学创新表现在学生发展上,就是打好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自主学习”的基础。它是我校学生未来成材的最重要的基础之一,是我校近年来推动“以学论教”、“以学施教”教学改革的延续和发展。教学创新表现在教师发展上,就是教师能够探索出提高教学效能的有效方法,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形成各自的教学风格。
 
(一)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自主学习”的计划
1.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自主学习”计划的指导思想
中学生学会学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能够学会有效解决自身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二是能够学会有效地安排好自己的学习。中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能够学会主要依靠自己解决学习中问题;二是能够学会如何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思路等;三是能够学会有效地安排好自己的学习。
2.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自主学习”计划的实施要求
2.1 指导学生自主制定和实施“自我学习计划”
2.1.1 学生“自我学习计划”的设计思想
学校认为,学生自主制定和实施“自我学习计划”,是培养学生自觉学习、学会学习和学会自主学习的重要机制之一,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
2.1.2 学生“自我学习计划”的实施要求
2.1.2.1 高一新生进校后,第一步:组织高三学生中和本校优秀毕业生介绍各自在本校学习的经验与得失,进行新生与老生之间的对话,启发新生制定近期和三年“自我学习计划”的愿望与思路;第二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自主制定适合各自特点的学习计划初稿;第三步: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第四步:学生完成制定学习计划的工作;第五步:以班级为单位,将每个学生的自我学习计划装订成册,一份留在班级,一份交学校图书馆保存并开架阅读;第六步:组织学生定期反思、交流计划执行情况,并适当修订计划。
2.1.2.2 对高三学生,组织高三的优秀学生和优秀毕业生介绍各自在高三期间学习和复习的经验与得失,然后制定高三阶段的“自我学习和复习计划”。基本步骤与上述相似。
2.1.2.3 “自我学习计划”的基本内容建议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内容,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安排等。
 
2.2 指导学生学会预习的计划
2.2.1 学生学会预习的设计思想
学校认为,学生的预习有助于明确新课的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假设意识”和“提问能力”,在预习过程中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2.2 学生学会预习的实施要求
2.2.2.1 各学科教师应当在每学期开学前,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对教材各单元、各部分需要预习的,进行预习提纲和要求的设计,构建本教材预习系列。
2.2.2.2 各学科教师应当在讲授新课前,提前一定的时间量向学生布置预习作业,结合学生的预习情况,设计或调整教案。
 
2.3 指导学生学会听课的计划
2.3.1 学生学会听课的设计思想
学校认为,课堂教学是学生了解、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重要环节之一。应当努力增加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有效时间,努力提高学生听课的效能。
2.3.2 学生学会听课的实施要求
2.3.2.1 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应当组织学生交流提高听课效能的经验,引导学生反思各自在听课中存在的问题,探求各自提高听课效能的策略。
2.3.2.2 学会听课,涉及以下主要标准:一是能够清晰认知并有效摘录教师对教材内容的解释和分析;二是能够抓住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三是能够进行联想和思考;四是能够参与课堂讨论;五是遇到疑惑或问题,能够以合适的方式及时向教师提出,并能够得到解决;六是能够自己对听课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
2.3.2.3 教师在备课时,应当重点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听课效能。
 
2.4 指导学生学会高效完成课后作业的计划
2.4.1 学生学会高效完成课后作业的设计思想
学校认为,课后作业是学生复习、巩固和提高的重要环节之一。应当努力帮助学生解决在完成课后作业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科学设计课后作业的同时,努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后作业负担,使课后作业真正能够促进学生发展。
2.4.2 学生学会高效完成课后作业的实施要求
2.4.2.1 试行多种作业类型,如预习式作业、复习式作业;自学式作业、研究式作业。
2.4.2.2 试行分层作业,如基本作业、兴趣作业(自选作业);低难度作业和高难度作业。
2.4.2.3 采取不同的作业方式,如阅读式作业、书写式作业、操作式作业、听力式作业等。
2.4.2.4 组织有利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独立完成作业的方式:对作业不理解、有困难的学生,或实行小组作业或安排教师轮流进行课后作业辅导;允许学生在适当进行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再独立完成作业。
 
(二)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分层教学”和“绿卡”计划
1. “分层教学”和“绿卡”计划的设计思想
根据我校的办学理念,为每一位学生成材打好基础,应当反映国家和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反映不同层次人才应当达到的不同标准,反映学生个体原有的基础,反映学生个体的潜能所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因此,在教学中应帮助原先基础略弱的学生,使其基础扎实,还要帮助原先基础较好的学生获得更快和更大发展。
2. “分层教学”和“绿卡”计划的实施要求
2.1 关于“分层教学”的实施要求
2.1.1 学校提出,鉴于学生在外语和数学两个科目上存在一定差距的情况,在上述两个科目上实行“走班式”分层教学。
2.1.2 分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以年级为单位。外语和数学各分为A级、B级和C级三个层次。A级是基本层次,B级是中等层次,C级是“快进”层次。分层的标准和办法是:考试成绩或测验成绩;学生个人的愿望和选择;教师的推荐。
2.1.3 外语和数学教研组的教师任课安排,实行“双向选择”:首先由教师个人根据自己的愿望和能力选择任课层次和教学班级(非年级的班级),并提交自己的工作计划(即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学业成绩、改进学生学习策略等);其次,由教研组根据教师个人的选择,提出教学任务安排方案。
2.1.4 学生在选择层次和教学班级时,教研组应当将任课教师姓名实行挂牌。
2.2 关于“绿卡”计划的实施要求
2.2.1 学校提出,为了鼓励学生更好地学会学习和学会自主学习,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学校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益,对各学科学习成绩优异、学力突出的学生发放充分使用学生相应教学资源的“绿卡”。
2.2.2 “绿卡”的种类:各实验室绿卡,以理科学习优秀的学生为对象;语音室绿卡,以外语学习优秀的学生为对象;计算机室绿卡,以计算机科目学习优秀的学生为对象;图书馆绿卡,以文科学习优秀的学生为对象。具体标准由各教研组会同教务处协商后制定。
2.2.3 “绿卡”的使用:持有“绿卡”的学生,可在自己的空余时间或业余时间(包括双修日、节假日和寒暑假),使用有关教学资源;“绿卡”的有效时间为一个学年,每学年结束时,重新申请、考核和发放。原持有“绿卡”的学生,可连续申请成功后持续持有。如果在一学年中使用次数少于最低限度(如40课时),未达到持卡标准,或其他特殊原因,则不能持卡。
2.2.4 每5名同一种绿卡的持有学生,各教研组将为他们配备一名指导教师。
2.2.5 各实验室、语音室、计算机室和图书馆,应当根据上述计划调整工作时间,安排专人提供服务。
2.2.6 学校对担任指导教师的人员,根据其指导情况,考核其工作数量和质量,纳入学校津贴和奖励计划。
2.2.7 “绿卡”的发放:每学年结束时,召开全校学生大会(邀请家长参加),由校长在大会上亲自为获得“绿卡”的学生逐一发放。
 
(三)提高教师教学效能与形成教师教学风格的计划
1. “提高教师教学效能,形成教师教学风格”计划的设计思想
引导教师消除“课堂教学等于教学”的误解,建立“大教学过程观”;消除“教学就是智育”的误解,建立“教学的全方位服务观”;建立“以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自主学习为中心的”创新教学模式,鼓励各学科教师创建适合各自学科的独特的教学模式。
2. “提高教师教学效能,形成教师教学风格”计划的实施要求
2.1 围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自主学习”的计划,开展以下工作
2.1.1 各教研组应组织教师就预习的设计进行专项教研活动,检查教师的预习设计,并就“预习对课堂教学的作用”进行专项教学观摩活动。
2.1.2 各教研组应组织教师就学生如何学会听课进行专项教研活动,检查教师的有关教学设计,并就“如何提高学生听课效能”进行专项教学观摩活动。
2.1.3 各教研组应组织教师就如何指导学生高效完成课后作业进行专项教研活动,检查教师的课后作业设计,对优秀课后作业设计进行表彰奖励。
 
2.2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各学科教师创建适合各自学科的独特教学模式
2.2.1 各学科教师应能够自觉追踪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能够专研教学实践的前沿性课题,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逐步确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2.2.2 各学科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实行课堂教学的目标管理和效率管理,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2.2.2.1 理科试行“教材讲授—实验---教材归纳”或“实验---教材讲授---验证性实验”等教学模式,强化实验与教材学习的相互联系。
2.2.2.2 文科试行“阅读+讨论+归纳”等教学模式,强化学生自学、思考和交流;强化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2.2.2.3 各学科教师应研究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论,以有效方式讲解教材,提高学生理解率和掌握率。
2.2.2.4 各学科教师应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知识记忆、应用和解题能力。
2.2.2.5 各学科教师应研究有效和熟练运用现代教学信息技术。
在上述基础上,各学科教师能够根据各自的特点和学科的特点,探索独特的教学风格及其理论依据,努力创建具有示范性的教学模式。
 
(四)坚持规范与创新相统一,改革教学管理制度
1. 修订《松江一中教师岗位职责》,《松江一中教研组职责》,《松江一中教学常规实施意见》,《松江一中教师考核和奖励办法》,《松江一中优秀教研组奖励办法》等。
2. 更新教学辅助部门管理制度,鼓励实验室、语音室、计算机室、图书馆、体育馆、音乐室、美术室等全天候、全方位地为教学改革服务,为学生自主学习服务。
3. 改革考核方式
3.1 基础性课程的考试,文科要增加开放性命题、开卷答题、撰写小论文等考核能力的比重,理科要增加学生自主实验,创新实验,小发明,小创造等能力评定的比重,拓展型研究型课程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生的论文、作品的综合评定,使学生有更大的自我发展空间。
3.2 在对学生的激励机制上,既评“三好”,又评“单项优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 对不起,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 >> 查看所有评论

        没有任何评论

    教师新三年发展规划
    松江一中创建新一轮行为规范示范校工作汇报
    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评估申报表
    上海市松江一中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创建规划
    松江一中落实“两纲”,坚持校本德育特色
    德育工作行动计划

    沪教Z2-20100035号
    沪ICP备1103066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3786号
    执行时间:109.38 毫秒 | 查询数据库:13 次   
     

    招生信息



    专题网站



    信息公开



    新闻直播



    视频资源



    小剧场直播



    101直播



    电子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