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一中
校园霸凌举报信箱
网上选课 问卷
信息公开
发表文章
网上阅卷(外)
百度搜索
管理平台
联系我们交通指南友情链接
学校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松汇中路601号
学校邮编:201600
联系电话:(021)57822996
电子邮箱:sjyz@sjedu.cn
学校网址:www.sjyz.sjedu.cn
* 校长信箱* 支部信箱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版权申明更新缓存
 


折叠
左侧用户区
展开
左侧用户区
德育研究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打印此文
 松江一中.net > 教学探索 > 德育研究 >> 正文
我想回老家
更新时间:2008/9/10  作者:松江一中 席云芳  阅读:2392次  

 

     深夜,早已进入梦乡的我被一阵铃声惊醒。“老师,休息了吧,真不好意思,可我不得不…….”
刚开学才四天,班里一个叫小Q的同学晚上12:00了还没有回家,焦急的父母四处在寻找。我的睡意全然没有了,急忙找出班级通讯录,将所有与小Q关系比较好的同学全部叫醒。然而,线索很少,小Q到底在哪里呢?“老师,您先别着急,我们再去更远一些的网吧看看!” 小Q父母的判断是对的,父母找到后,小Q只说了一句:“我想回老家!”。
一、基本情况介绍:
1、家庭档案
小Q爸爸,四川来沪务工已多年,现做些小生意;
    小Q妈妈,四川来沪务工已多年,现做些小生意;
    小Q,原随爷爷奶奶在四川农村读书,后就读于松江某中学。
2、学习情况:
小Q很聪明,中考付出了一段时间的努力,他是以很好的成绩进入高中的。刚上高中不久,又开始往网吧跑,随之一发不可收拾,学习成绩也是一落千丈。3、人际交往情况:
心情好的时候,小Q是一个很阳光的大男孩,喜欢运动;富有爱心,运动会上,会主动真诚地帮助生病或受伤的同学;关心班级,能够做好班级工作。然而,一旦他的脸上没有了笑容,对待万事万物他便开始无动于衷了。在同学们的感觉中,小Q是一个摸不透的怪人,一般并不与小Q主动交往。平时,小Q只有有几个爱运动也爱去网吧的朋友经常在一起。
二、了解情况,寻找教育契机
暑期家访,来到小Q家,一家人正在包饺子。一种浓浓的家的感觉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加入到他们中间,一起忙起来。边忙边谈着,很随意地谈了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情。也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小Q的情况。
1、上网习惯成因
当小Q父母在上海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后,便把孩子带在了身边,一方面可以满足经常见到孩子的愿望;另一方面小Q父母也希望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他们感觉家乡学习条件差,在经济状况允许的条件下,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成长空间。生活的经历让他们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对小Q寄予更深厚的期望,将来过更好的生活。小Q父母的愿望和想法是好的,然而,他们整天起早贪黑,忙做生意,难得和孩子长时间相聚,没有时间和孩子谈心,有时出去好多天也不回家。小Q一个人慢慢地与经历相仿的同学开始经常出去玩,他们成了网吧的常客。
    2、寻找问题原因
家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闲谈中我发现,小Q说上网往往不是因为上瘾,很多时候是因为心情不好,为了排解烦恼。同时,我也发现,小Q的父母亲还是比较通情达理,因为父亲特别忙,小Q与母亲相处较多,对母亲尤为尊重。我肯定了小Q的很多优点,也提出了一些希望。小Q很振奋,表示会好好把握高三这一年的学习时光。后来,天气变坏,我急忙告辞回家。刚到家就接到小Q打来的电话,问我被雨淋到了没有,对我没有吃上饺子非常非常遗憾。我发现在父母身边的小Q是不同于平常的,他是懂事而且心地善良的。
三、采取主要教育措施
1、经常谈心、交流,肯定上网的好处
我认为,除非法、黄色和暴力网站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外,网络带给孩子正面的东西远比负面的要多。并且,对于中学生来说,网络是不可回避的东西,无论你喜不喜欢,它都要注定成为中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东西,不让中学生上网,反而对他们的成长不利。因此,我肯定小Q上网聊天是件好事,既能练习打字,又可以拓宽交友空间,且能劳逸结合,同时告诉他互联网也是双刃剑,也有很多弊端,它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它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其传递的信息也夹杂着色情、暴力和危险的陷阱,负面影响也有很多。
有一次,我急着交一篇论文,可由于打字速度慢,心里非常着急。我想到了小Q,他午休时半小时便帮我搞定了,我顺利地交了论文。小Q也非常高兴给老师帮了大忙。从此,他对自己上网的认识也更加理性了。
2、抓住教育契机,家校形成合力
小Q对家充满了依恋。回老家,只是因为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了,才让他如此留恋老家的亲人和朋友。
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要健康成长,其家庭教育的配合与影响更加显得重要。小Q的父母如果多抽出点时间陪陪小Q,也许他便不会因烦恼而频繁出入网吧了。学校教育结合家庭教育一定可以取得良好效果。后来,我与小Q母亲又长谈了一次。小Q母亲表示生意上以后少照应一点,多关注儿子,尽可能保证让孩子每天见到自己。
后来的一段时间,小Q的状态非常好。假期中,小Q偶尔还会电话打到我家里请教疑难问题,很认真。短短两个月后,小Q的成绩有了非常大的提高。我想是因为小Q平时比较好玩,没有沉下心来学习,现在把学习习惯一改变,学习效果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因为小Q的进步明显,我非常开心。为此特地请小Q妈妈在家长会上发言谈体会,对其他有类似情况的同学也非常有帮助。
3、循序渐进,逐渐告别网吧
然而小Q的转化教育一如其他同学一样,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一样存在反反复复的过程。虽然我心里早有准备。不久以后,再次出现了夜不归宿的情况。
小Q是一个内心充满了矛盾的孩子。一方面,他知道应该告别网吧,认真学习;另一方面,由于抵制不了网吧的诱惑,又会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
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有耐性、要抓紧、抓反复、积极引导,更加耐心、细心、有恒心。我知道不能因他再次犯错,就对他丧失信心而放弃努力。否则,以前对他所做的工作,所花的时间和精力就会白费。我不断地提出严格要求,一点一点地促使进步。
 
四、心得体会
德国诗人海涅说过:"一个人就是一亿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来的。"教师所面对的不是一个或几个"世界"。因此教师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只有认真了解后进生的成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充分了解后进生的思想状况、家庭情况、学习情况、生活和交友状况,摸清其底细,然后采取一定措施逐步清除阻碍其进步的心理障碍和不良行为。同时,具有充分的思想认识和一些转化技巧;才能更好更有效、有针对性地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针对小Q这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时缺少父母关爱,在教育转化工作中更加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1、心理关爱
打工子女与其他学生一样渴望得到家长、教师和同学的尊重与爱护。但由于父母工作忙,对他们生活、学习上照顾得少,但偏偏经济上又予以太多满足。当小小支配大量金钱而有所偏差时而不自知。当他们回到冷冷清清的家里感觉到孤独,网吧成为吸引他们的一方“乐土”。久而久之,带来的是学习成绩不理想,行为规范的偏差,导致他们拒绝学校与教师的一切正确教育,自暴自弃,干居下游。因此教师要以赤诚的之心去关爱他们。爱是转化学生的起点,是教育的前提,信任是教育的开始,爱护学生是帮助转化学生的感情基础,打工子女最缺乏关爱、最想得到信任。作为教育者,教师因主动关心爱护他们,处处给他们体贴和温暖,用热情去融化那颗冰冷的心,感化他们。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尊重维护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权利和义务、意愿和情感、要求和意见,要信任他们、关心他们,启发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鼓励他们告别过去,痛改前非,融入集体,与班级同学一起进步、共同发展。促使他们和老师坦诚相待,放心地交流沟通,用爱抚平他们心中的伤痛,使他们恢复自尊与理智,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与勇气,从而消除心理障碍,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逐渐转变成为大家期待的好学生。
2、思想准备
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要注意后进生的反复性。后进生不良行为习惯和错误要他们在短期内完全改掉,那是不可能的事。对于后进生所犯的错误应给予宽容。但决非纵容,一定要跟紧并加以指正,提出严格要求,一点一点的促使进步,直到改正。针对后进生成绩差的情况,更需要有耐性,要分阶段、有步骤地常为他们立志,帮他们树立信心,只要能激起他们的一点儿学习兴趣,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切忌用正常的水平要求他们,更不能用语言来刺激他们,才不会伤到他们的自尊心。相信一步一步地小心翼翼,他们一定会有质变的一天。
3、家校合力
父母是子女的首任教师,家庭教育对子女的思想品质、性格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后进生的成因和转变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因此,后进生的转化应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越是象小Q这样的家庭,教师越应该主动加强家校联系,要求父母的思想与学校的想法一致,把学校的教育思想传达给家长,叮嘱家庭一定要配合学校的教育转化工作。要以说理为主、少骂、不训话、多鼓励,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严格要求,让学生感爱到家长的关心,以及家庭的温暖,这样有学校和家庭的配合,双管齐下的强大教育力量,转化效果会更明显。告诫家长切忌望子成龙心切,急于求成,看到自己子女离自己的期望差距甚远,就用言行刺激孩子,这样不仅于事无补,还会增加后进生转化工作的难度。
 
     




  • 对不起,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 >> 查看所有评论

        没有任何评论

    关于开展新一轮“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
    努力从优秀迈向卓越——松江区德育管理发展共同体在我…
    2009学年德育工作计划
    殷老师书法习作(2)——春暖花开
    关于开展上海市“育德之星”评选的通知
    开发物理教学中的德育资源
    做文明松江人  成优秀一中人
    做个播撒阳光的使者
    走进心世界
    正视自己,改变自己,走向成功

    沪教Z2-20100035号
    沪ICP备1103066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3786号
    执行时间:93.99 毫秒 | 查询数据库:14 次   
     

    校园开放日



    专题网站



    信息公开



    新闻直播



    视频资源



    小剧场直播



    101直播



    电子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