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天地

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天地



作者:姜雅芹    转贴自:松江一中


所谓语文教学改革,首要的还是要认真地,充分地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认识世界及其规律,在智力、身心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过程, 其认识过程是任何“教”都无法替代的。从认知结果来说,学生凭自己的认知努力而获得知识远比外力强加在脑中的要明晰、全面、经久,而且更易形成能力。所以,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人,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天地。

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其一,课堂上有效的师生互动不是简单地以活动的频繁为标志,也不是简单地以课堂气氛活跃为尺度,而是把学生的主动性的充分发挥作为核心参数,将课堂还给学生。其二,构建课堂上的有效师生互动,关键在教师。就语文教学而言,语文是一个独特的学科,它的形象性和情感性,决定着语文课落实学生的主动者地位有着与其他学科不同的要求。

那么,教学中为更好地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师应如何发挥参与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呢?

(一)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包括心理氛围的培养、交流途径的开拓和课堂情景的营造。我们的课堂首先应是民主的:平等、宽松、相互尊重。师生之间、所有学生之间,在人格尊严、情感心理和把握真理的权利上应是平等的,在求学问上是相互尊重的同志。任何一名学生,不管他的个性、特长怎样,都有学好语文的愿望,都希望自己能说善辩,挥笔成章,没有谁愿意自己被认为天生不是学语文的料。教师应尊重并很好地诱导这种愿望,使学生的愿望变成实际的行动。

(二)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顾及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去考虑问题、组织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交流,得到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在交流中使他们的个性得到自由充分的发挥,养成思辨、创造的习惯和品格。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要积极构建形象生动的课堂情景。语文课的个性在于他的形象性和情感性。教师要运用一切满含感情、富于美感的手段和媒体,营造一个“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课堂情景,使学生“触景生情”“心亦摇焉”。这样学生是会很快进入角色的。

(三)教师能够构建有利于主动学习的课堂教学框架。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不同学段的特点,精心组织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学习活动。基础教育的性质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又以创新思维为标志,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个人见解,为他们灵感的闪动创设机会。例如,课改教材第一册中有一篇文章《邂逅霍金》,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霍金来华后引起了“霍金热”,人们以听霍金的报告为荣,他的书也成了热销品,一时间洛阳纸贵,对这个问题同学们怎么看?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各抒己见,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认为这是一种好现象,说明人们崇拜的对象不再是歌星影星了,对科学家的关注表明人们的文化品位上升了;有的认为这种现象让人忧虑,因为此时的“霍金热”更多体现出来的是一种盲目的崇拜,或者说以听场报告和买本书来抬升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有的认为这种现象让人深思,对待科学及科学家应有的最正确的态度是给他们以自由的空间和人文的关怀,不要过多的打扰他们的生活,因为他们不需要象歌星影星那样众人拥戴的场面… …教师的问题妙设,引出了学生如此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思考,而且,学生的这种见解和思考又激发了教师和其他学生的思考。所以说,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经常性的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是建构高质量的师生互动的关键。

(四)教师要给学生方法上的指导,对学生学习的过程作具体的评价。笛卡儿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所以教师的“导”不应是结论上的束缚,而应是方法上的指引。语文是一门独特的学科,它不仅要求梯级的开拓,更强调大量的积累。语文能力是在大量的积累和不断的反复学习中习得和加深的。同时它又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甚至其中的很多东西就是在生活中直接学习的。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积累,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包括阅读上的,生活上的等等。从中明白语文和生活的关系,从而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比如教《再别康桥》,重要的不是让学生学明白这首诗,而是使学生明白怎样通过一首诗来欣赏相同表达方式的其他的诗,从中找出规律性,最终形成习惯和能力。

综合以上的分析,教师参与者和组织者的体现,就是要彻底改变"教师中心"的专制型教学机制,把教师能够扮演的各种角色,灵活地运用到各种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去。同时,这也是遵循教学民主原则的重要体现。 -

如此看来,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关系,把课堂还给学生,既要设置高水平的问题,又要不断地搭建“脚手架”,创设“最近发展区”。

作者:姜雅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