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校友》第39期

《校友》第39期



作者:    转贴自:松江一中



神圣的使命

(59届 尹福炎)

离开母校已 43年了,这期间也因公几次出差路过母校,亲眼见到母校日新月异的变化,心中甚感欣慰,但见到当年培育我们的班主任朱津老师和其它老师也都白发斑斑了,这些都使人心情无法平静。正由于老师们的辛勤培育,我们——您们的学生,才能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为祖国和人民做一些有益的工作。老师,我们真心地怀念您们。

我于1959年7月,与同班的孟明星和甲班的顾雨生等同学一起免试保送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培(即创立于1956年的导弹研究院)学习的(参见《校友》第三十期,2000.5顾雨生《梦想成真》一文)。7月25日到达北京,与从全国各大学选送来的大学生会合后组成各个集训队,到集训队后被告知,我们这批高中生,不能去学习了,直接参加工作。经过短期的政治学习和保密教育后,被分配到基层单位。由于工作和保密条例的要求;我与同学孟明星、顾雨生也基本上没有联系了。我被分配参加研制用于结构热强度试验时,测量高温应变的敏感元件的课题组,担任试验员,具体参加试验的操作,课题组长是一位 1956年毕业的大学生,从此投入了紧张的工作和学习,直到退休。

当初选送来京时,被告知是从事国防尖端事业,但到底是干什么工作的,心中始终是个谜。由于保密的缘故,在当时“火箭”、“导弹”这几个词,绝不允许随便出现在口头上或纸面上的,所有的重要任务项目都由阿拉伯数字组成的编码来称谓的,如“8102”工程、“151”工程等,加之工作分工很细,各部门之间除工作关系外,一般都很少联系,在这种既神秘又神圣的环境下,所有的工作人员都非常努力。另外,当时由于西方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我国经济很同难,加上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使我们工作更加困难。但是,党中央、毛主席对我们事业非常关心,号召我们“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为辅”,一定要把国防尖端事业搞上文,在这神圣使命感召下,全院人员掀起学科学、学技术的新高潮,为了尽快提高我们这部分文化基础比较差的人员的知识水平,单位领导一方面派专人教授大学基础课程;另外,又号召我们积极开展各种自学活动,特别要求结合工作需要学,根据自己所担任的工作,缺什么,补什么。由于我从事的课题工作,国内当时也只是初创阶段,可参考学习的资料有限,为了能及时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在学校里学到的外语基础上,又增学了日文等其它语种,使自己更方便地吸取国外的有用资料。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经过九年的自学和工作实践,于1968年开始我独立承担了课题工作,从一个实验员成长为一名技术人员,从而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有效地配合了我部院火箭、导弹。卫星及飞机等各类结构的热强度试验的需要。

40年来的工作实践,课题项目荣获国防二等奖一项,国防科研四等奖一项,七机部科技四等奖一项,1978年被破格晋升为工程师,1980年被评为第七机械工业部劳动模范,1988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1974年以来,在国内各种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的文章约80余篇。特别幸运的是,在我退休前,有幸(1998-1999)参加了神舟号宇宙飞船有关结构热强度试验。1999年底我国第一艘宇宙飞船神舟号发射成功,也为我40年的历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从应征入伍到参加导弹。火箭、卫星和飞机等各种试验,以及最后参加了神舟号飞船的试验,我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尽了一份力量,也算圆满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的神圣使命。

就离开母校43年之际,以此短文仅表我对母校和老师的思念感谢之情.也作为向培育我成长的母校和老师们的汇报。

2002.7.15于北京


相见最难忘 母校情最深

十鹿九回头,从鱼米之乡茸成外出的学子——松江县第一中学高中首届53届同学,不忘故土、母校,在毕业离校五十年后的二00二年十月十九日,正值金秋之际,在母校首次相聚。尽管天不作美,适逢冷空气南下,细雨蒙蒙,但同学们蕴藏在内心很久的思念、渴望寻故叙旧的心情已达到高潮,分别从沈阳、北京、蚌埠、淮南、南昌。武汉、苏州、无锡、杭州、嘉兴与上海各区准时前往参加聚会。已退休的原淮南煤矿矿长杨镜昆同学住在山沟沟里的矿区,翻山越岭,不辞辛劳偕同夫人李玉坤大夫如期到会。中科院院士、上海生化与细胞研究所研究员张永莲同学十九日下午已应邀参加在上海召开的一个国际性学术研讨会,她于十九日上午八时前赶到母校,言明参加半天聚会。身患恶性淋巴肿瘤的江西铅山铜矿原总工、高级工程师薛昌寿同学正在上海一医做化疗,忍着病痛准时赴会。电力专家正高级工程师张慰黎同学右眼已失明,左跟视力0.5,且视力模糊行动很不便,在夫人吕俅俅同志陪同下从杭州乘早车也准时到校,原沈阳中国石化总公司总工、高工顾其彬同学虽路途最远,而三天前就到校向筹备组报到了,外省市的同学多数是提前一天到松江的,这些都反映了大家渴望聚会的情真意切。

这次聚会场面之热烈是少见的,多数同学相隔半世纪没有重逢。心情的激动,情绪的兴奋难以用文字所表达,同学见面时都相互先凝视着,在久久的对视和努力搜索中彼此终于在面额四周找到一点、半点青年时熟悉的痕迹,有的紧紧握着手不放,又反应灵敏地说:原来是你,还记得我们曾坐在一桌,我们是睡在一室上下铺的,对吗!记得高一教室在二院、高二在一院,高二下又在二院,我们当年的宿舍在峰泖村,一个班男生都住在一个大房间,对吗!对!对1都记得!有的紧紧拥抱着,有的立即返老还童的互相叫那时很不文明的绰号“牛八”、“博士”、“黑炭”……真是倍感亲切。

这次聚会是三年前蒙老校长张源潜教师的关切建议的,谢源等七位同学查阅资料、对照老照片、积极联络,经一年的时间精心策划安排才召开的,且进行极为顺利,母校党政领导和校友会领导对这次活动十分重视。不仅在物质上给予大力支持提供许多方便,王仪校长还主动参与策划指导,王校长、谭书记、盛老师都准时与会,在座谈会上还安排了摄影师。这次到会的同学共二十九人,连同配偶家属陪同参与的实际人数为三十一人,还有老校长张源潜老师和当年授课的钱荣锦。顾宝琮、吴仲炳、金天飞、沈文珠等老师,老师们年虽古稀但都准时到会,使这次聚会更添光彩。

聚会活动的座谈会于十月十九日上午八时半在母校综合楼五楼会议室准时开始,在筹备组陈人喜同学主持下,先由张慰黎同学代表筹备组汇报筹备经过,并宣布这次活动的日程安排,谢源同学告诉了大家未能到会同学的一些缘由如:原参军的,现在青浦的夏国权同学原有心血管疾病,这次由于情绪太激动,于十八日夜间突发心脏病住院治疗。邢台一中退休的沈忠德同学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双腿肌肉萎缩,坐轮椅已不能行走又手震不能写信,北京的张瑶、钱用之,南京的张士冷,昆明的沈永年均身体欠佳事先均来信、来电请假、(来信来电的同学尚有韩树德、王润霖等同学),沈永年同学在信上说:我的心已在故乡、母校师生中,祝愿会议顺利召开,完满结束,希望日后再次相约、再次聚会,我一定去,愿与会老师、老同学健康长寿。接着母校现任领导王校长致词,王校长还介绍了母校新貌,大家听了深感欣慰,又请现任书记谭海岚及到会的师长讲话,老校长张源潜老师、顾宝琮、钱荣锦等老师都讲了话.张校长讲话的最后赠言四句“忘记过去,不看现在,享受今天,展望明天”,并解释说,对于离退老人,不要再想过去的地位、特殊照顾等,不要看现在那些同你过去工作相同人的优厚待遇,要努力把握住今天,要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助人为乐,注意养生之道,愿大家向百岁进军。此后由同学们各自简介别后情况和感受,大家又一致首请张水莲同学发言,她谦逊地说:当选为院士是个机遇,对自己来说是个新的起点,希望把自己的成果尽快地转为应用领域,为人类的“计生”和健康事业作贡献,又说我所获成绩的基础还是母校给的,当年我是受顾主琮老师影响立志献身于化学事业的。曾获国家级奖,毕生为核工业作贡献的热工业研究所研究员盛菊芳同学说,我数十年里安心在终日不见阳光的山沟沟里,努力为核试验作贡献,思想基础也是当年母校培育的,虽然得了放射病而无悔。为事业感到荣耀。中科院农科所研究员李佩华同学、副教授屈炳贤、钱绩云等同学都简介了经历和业绩,都言及未忘母校老师当年的教诲。由于发言热烈气氛活跃,不觉中午时间已到。筹备组张慰黎同学又我们当年在母校幸运地遇到了一批好老师,他们都热心于教学工作,今天我们确实还应认真向老师们学习老有所为的好思想,我常在《校友》上见到吴仲炳、张源潜等老师的文章,据说张校长退休后就接受清华大学聘请,执笔编写国立西南联大校史共57万字数。又常在《山西文学》《云间文艺》等发表文学论文,张校长八十高龄还在编写《松江方言词语》,真是老有所为,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上午的座谈会在原文娱部长陈人喜同学指挥、领唱,徐建梁同学钢琴伴奏中同学们齐声高唱《同一首歌》的洪亮歌声中暂告段落。中餐、晚餐时,餐前餐后的空隙时间里,大家都在不同场合继续进行交流分别后各自曲折经历,相互缅怀往事、回忆求学时的友谊,谈论为抗美援朝参军、参于谁抢先报名。为捐献飞机大炮谁参加大型话剧义演,去参观全国劳模陈永康合作社时情景、共青团谁与同学谁在学业、思想上结对子,谈论毕业复习、迎考……都成了美好的叙旧回忆,都不胜感慨,在欢声笑语中似乎时光在倒流,又回到了当年的青春岁月,而现实的重聚又均已两鬓白发了,中餐时不知谁提到原是中共地下工作者的杨延祚老师和原班主任区显祖老师,这两位老师对大家的成长有直接影响的,而后均蒙受不公正待遇,又均含冤死于劳改农场,老师当年教诲之言犹在耳边,历历在目,大家想起老师悲惨遭遇心潮难平,所幸一切都过去了,两位老师也早已平反,又有人提到享有国家特殊津贴的研究员徐善廉同学、侯无才、郎爱芬同学均已不幸仙逝。此时大家一片肃静,均在心灵中表示哀悼和深切怀念。午餐后外省来的同学不约而同的在校园转转,目睹了校园的新貌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