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校友》第12期

《校友》第12期



作者:    转贴自:松江一中



七十华诞将临

桂园新姿喜人

四月中旬,校友会理事会在沪理事等再度聚会母校,商讨校庆有关事宜。

这次会议主要听取了上海两位雕塑家关于一中校园雕塑设计的构想介绍,尔后就专家的六幅设计草图展开了讨论,最后理事会决定:雕塑主体造形为一只巨掌托起一羽奋翼欲飞的海鸥。巨掌象征母校,放飞的海鸥象征走向社会的一中学生,海鸥展开的双翅形如英文字母v,寓意“胜利”;双翅跟上托的巨掌相连,又如汉语拼音字母y,代表着“一中”(y为汉语拼音“一”的打头字母)。雕塑主体将采用不锈钢材料打制,底座拟用深色花岗石砌成,并嵌上一方铜牌。制成后的这座雕塑形象优美,主体与底座两大部分,色彩上二者冷暖对比相映,材料上不锈钢的光洁与花岗石的粗放相协调,造形上海鸥的活泼和底座的稳重相统一,整件艺术品不但能给人美的享受还能启发校友们深沉地思索。理事们相信,建成的这座雕塑,是一件艺术品,一座纪念碑,更是一中校园里一处弥足珍贵的文化景观。此外,大家还对正在编篡中的校庆纪念册、通讯录及集资方法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会后理事们饶有兴致地浏览了校园。在教学区,大家看到拥有三十间教室的新教学大楼正拔地而起,生活区继学生宿舍教工住宅大楼竣工之后,全县教育系统规格最高的学生餐厅也正在加紧施工。此外,大家还看到,在县园林部门领导和校友的协助下,校园内绿化建设正在大规模进行,调整后的绿化布局显得疏密有致,更加科学合理。美好的校园环境将更有利于青年学生陶冶高尚的情操,有利于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青年学生学习科学文化.

松江一中,我们的母校,正以崭新的面貌和姿态迎接她日夜思念的四方儿女,迎接她无限光明的未来!

愿母校青春不衰,春光常在。


倡议

为了以实际行动迎接母校70周年校庆,努力支持母校办学,为祖国培养更多四有人材、根据部分校友的提议,我们特向广大一中校友倡议:向母校图书馆捐赠书刊,为丰富母校图书馆藏书,为进一步改善母校办学条件献上一份心意。

捐赠书刊的内容以适合初高中学生阅读、扩大知识面或有助于教师教学参考、进修为宜。

捐赠书刊者请在所赠书刊的扉页题写自己的姓名及在母校求学时的届别,北京、南京、沈阳、上海及松江地区的校友还可注明“松江一中校友会××分会”字样。

×分会"字样。

捐赠书刊可由本人直接送往母校,也可采用邮寄方式,或于10月份参加校庆活动时带来母校。

热切盼望广大校友响应我们的倡议,为母校赠送一册书!

衷心希望广大校友响应我们的倡议,向母校献上一份爱!



松江一中校友会上海分会

94.3


捐赠附言录〈续〉

汇上千元赞助,祝愿母校兴旺。 〔31届〕顾崇衔

祝福母校,祝福校庆。 〔51届〕计永心

母校教诲,刻骨铭心。 〔53届〕盛菊芳

祝贺母校建校七十周年。 〔35届〕孙寿荣

寄上200元。微薄捐助,聊表心意。 〔56届〕叶伦祥

祝全体校友健康、幸福、进步! (53届)李佩华

祝母校取得更大成绩! 〔52届〕凌耀钧

向母校问好! 〔65届〕曹公达

祝母校七十大庆,愿母校人才辈出。 〔51届〕何伯樨

预祝母校70周年校庆圆满成功。 <54届>王蔚文

赞助七十周年校庆。 〔36届〕俞莲云

感激老师培育之恩,祝愿母校蒸蒸日上 (63届)沈远德

祝母校繁荣昌盛!

张肇芙 陈世芳 叶 华 朱成林 徐国梁 宋碟初 刘冬生 周尚清 赵巧英

宋锦谷 李福天 周施荣 朱炳根 朱文泉 王金玉 赵谷明 蒋兴权 陈传慧

朱 圭 许文沥 殷海权


启事

校庆在即,盼望各届校友将个人近影速寄母校,以便编用。


淘浪沙

松江一中七十周年校庆

<53届> 李福天

弹指岁月匆,常忆旧踪。一览楼前书声洪。庙前街端从戎热,心似火红。

校园沐春风,幼树郁葱。难忘园丁育青松。遍地栋梁创伟业,松一中荣。


访彭云海校友

县工会主席彭云海校友在中国工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光荣当选为总执行委员会委员。彭云海同志回松后,校友会领导祝继尧、顾宝琼等专门前往县工会访问了他。彭云海校友介绍了全总代表大会的情况和参加此次重大会议的感受,谈到松江工会特别是教育部门的工会工作时,他强调要结合贯彻落实这次大会的精神,在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更好地关心教育,关心教职工,切实维护好广大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使工会工作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他表示,将一如既往尽力支持母校办学。热烈迎接七十周年校庆的到来。


香菊

为母校建校70周年而作

<58届> 王云甫

爱花、想必是人的一种天性。

我自小就爱花,爱江南的油菜花、紫云英花,连稻花、芝麻花也爱。稍大一点,我就爱月季花、菊花、红绣球之类,尤其爱菊花。住在金山时,父亲于穷困中竟也养了几盆,到了秋天.展瓣吐蕊,显得清丽雅致,气度不凡,招人喜爱。可我凑到花前,以鼻嗅嗅,只觉得有股难闻的药昧,于满足中不免有所失望。心想,这么好的花,为何没有可心的香气呢?

母校的校园里也有花。我记得有月季、菊花等几十盆,井井有序地栖息在操场西南角的草丛中。在课余时间里,我们会三五成群去拜访,即使那个角落花季海味到来还未到来,也回回不误。看着葱郁的枝叶,我们回味着昔日花开时的兴盛,也展望着将要开花时的新奇,还以园中之花谈论到园外之花,这给我们紧张而有序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无穷的兴味。

1957年的那个秋天,我的心头并不轻松,眼看着再有一个学年,就要离开母校,走向新的生活,而新的生活又难以预测,也就处于小鸟将要离巢的那种不安中。天气渐渐冷起来,忽一日清晨,满地落下了一层淡淡的薄霜。我们几人晨练后行至旧楼与红楼间的花圃前,只见眼前豁然开朗,红、白、黄几色菊花如明霞一般,展开在我们的眼前。那焰焰生辉的鲜亮,于寒峭中不屈的姿态,且有一种难得的暗香从花底袭来,使人顿觉“柳暗花明”,全身心便为之一爽了。

我们都很文静地走进花丛,尽情地观赏,无忧地议论,更觉得有股股浓郁的香气萦绕不绝。菊花,贵在身骨,艳于花朵;只有药味,而无郁香。而我们却沉浸在水月季与白玉兰的那种郁香中,便急不可耐地探身去寻觅这香气的来源,可几乎闻遍了所有的花朵,也没结果。正怅惘,老花工如菊花一般绽开了他的笑容,并眨眨眼睛示意我们去看看花丛下另外两盆菊花。

一经指点迷津,我们都不约而同地走过去,只见两盆低矮的菊花,正开着无数淡紫色的花朵。仔细一看,枝叶并不茂盛,那花朵也只有龙眼般大并不引人注目。俯身一闻,那浓郁的花香却沁人肺腑,滋人心田,都一致认为这才是真正的花!随即请教老花工此花的艳名。答曰:香菊。可当时,我细中有粗,竟未进一步探究香菊的深蕴内涵。但从此香菊却一直活在我们心中,香菊就是母校的师长。他们都如香菊一般,辛勤耕耘,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培养出一大批一大批对国家有用之才,却从不去炫耀自己。

第二年深秋,我走向了新的生活,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一一康巴大草原。在新的天地里,我又看到一种花一一一勒格梅花朵〈羊羔花〉,它是草原上的报春花。每年春天,草原还一派金黄,它只长出两三片小叶,就从枯黄中绽放出一朵朵粉红色的小花朵,把草原打扮得如落朝霞。这就常使我联想到母校的香菊。香菊太伟犬了,它为了培育出芳香的花朵,默默地瘦了自己的枝叶,这是怎样的一种可贵的奉献精神!

35年来,我在青藏高原一直在努力使自己也成为一株香菊。


向母校汇报

亲爱的母校:

值此母校七十周年校庆来临之际,我谨向亲爱的母校和尊敬的各位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并向当年的同窗好友致意。

在母校学习和生活了六年,经过各位老师的辛勤培育,我懂得了怎样做人的道理,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自立的能力。在钱荣锦老师的启蒙和鼓励下,怀着发展我国生物科学的理想,我考入了北京大学生物系。毕业后,我响应政府支援边疆建设的号召,满怀激情,自愿来到刚建立的内蒙古大学工作。三十七年来,我一直为本科生讲授动物生理学,并先后为硕士研究生讲授学位课动物胚胎工程和动物基因工程,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和硕士生的学位论文。近年来,两次公派访问德国,在慕尼黑科技大学进修生物高技术,自七十年代以来,先后完成了家畜胚胎移植,哺乳动物胚胎分割、胚胎嵌合、早期胚胎性别鉴定和转基因动物等方面的研究课题。其中“海南黄牛受精卵移植”于1980、1981年分别获内蒙古自治区、广东省和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二、三等奖。1989年在我国首次用免疫手术和胚泡显微注射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地产生了嵌合体小鼠,1990年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和《人民日报》海外版为此以“我国动物胚胎工程研究获重大成果”作了详细报道,1991年专家鉴定该成果已达国际先进水平。1989年首次用显微注射法成功地产生了带有人生长激素基因的转基因小鼠,其中注射外源基因后胚胎体外发育的系统研究和转基因整合分析两项成果,1992年专家鉴定均属国内领先,论文在国外发表后,已有五国七位同行专家来函索取。1990年在自治区首次用徒手切割小鼠胚胎的方法成功地产生了由“半胚”发育的小鼠。该技术已在畜牧业生产中推广应用。此外,小鼠早期胚胎性别鉴定研究也获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我正主持一项内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