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校友》第7期

《校友》第7期



作者:    转贴自:松江一中



为了高复班的青年



为了给家乡的农村青年创造系统复习高中文化知识的条件,帮助他们参加92年高校、中专招生考试,今年秋天,一中校友会创办高复班,招收了一批农村知识青年。

校友会此次办班,得到了学校领导的支持,也得到了学校各方面的帮助。教室和办公室被安排在新建的实验大楼里,宿舍区千方百计腾出五间寝室让给高复班学生,食堂也专门开设售饭窗口,为高复班学生服务。有时高复班学生得了病,学校的保健医生还赶到宿舍,为同学诊视配药。一次有个同学晚自修时突然腹部疼痛,班主任瞿雅卿老师急忙将她送到县中心医院,及时作了治疗。

在教育教学方面,佼友会紧紧依靠学校领导,为高复班配备了一支较为精干的管理人员和教师队伍。校友会顾问顾宝琮、钱荣锦等不顾年迈体弱,一心一意扑在高复班里。为了给学生添置参考资料,开学初,顾老师每次去上海总要跑新华书店,有些资料比较紧张,顾;老师常常是跑了南京路又跑淮海路,每次总要拎上一两捆沉甸旬的书回来。为了便于学生晚自修时质疑,高复班每夭安排二位老师下班辅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除了在教学上予学主以有效的指导帮助以外,高复班还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开字以来,高复班组织全体同学观看了二史一情系列录像,还通过召开班会、上团课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端正思想,提高认识,使学生懂得,社会主义的今天来之不易,苏联、东欧的“和平演变”令人痛心。如今,党和人民再一次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机会,我们一定要加倍珍惜这个机会,补缺补差,掌握知识,再一次接受党和人民的挑选,为学校争光,为松江人民争光。

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目前,一中高复班已初步建立了良好的教学秩序,团结、紧张、奋发、拼搏的良好风气开始在班内孕育。在新的集体中,大家互相关心、互相勉励,有的同学正在改掉身上的不良习惯,有的同学正在摸索总结更为有效的学习方法,有的同学郑重地向班级团支部递上了入团申请书……


戴伯泉获”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特殊津贴


最近,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全国一万名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获得政府给予的特殊津贴,每月100元,终身享有。校友戴伯泉长期在海军从事科研工作,为我军装备设备的现代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一次,他也获得了接受特殊津贴的殊荣。日前,当他接过这份荣誉证书时,十分兴奋地说:“我是一个从农村文盲家庭中长大的孩子,现在能得到这样一份崇高的荣誉,全靠党和人民的培养。”他决心在有生之年为祖国、为人民再多作一点贡献。


松江分会理事会聚会迎春

日前,一中校友会松江地区分会理事会召开迎春座谈会,黄伯路、杜建成、朱再文、顾文兰、徐润霖、沈亚珠、诸锡骐、陈爱芸、赵婉娟等出席会议,祝继尧、顾宝琮老师应邀与会。

会上,祝继尧校长介绍了一中师生员工振奋精神搞好教育的情况,并通报了学校搞好下一阶段工作的打算。与会同志一致认为,母校与我们荣辱与共,支持母校办学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为此,大局商定,在新一年里,一定要响应市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第五次理事会关于九二年进一步开展尊师重教活动的号召,多为母校的发展着想,切切实实帮助母校办几件实事。祝继尧校长代表全校师生对校友们的热情支持表示感谢。



简讯

▲ 应学校党支部的邀请,季永洲同志近日来校,以“振奋精神,努力开创一中新局面”为题,给全体党员、党章学习小组和学生预备党校学员上了一次党课。与会师生决心牢记老校长的话,增强凝聚力,增强信心,不但要把一中办好,更要办出自己的特色。

▲ 金秋十月,赵淑华女士(33届)自台北来沪探亲时,专程回母校探望,学校领导热情接待了赵女士。

▲ 二十年前的9月22日,一批72届校友告别母校,奔赴云南边疆,今年的9月22日正巧是中秋节,原思茅农场三连的86位校友在母校聚会合影,以纪念这个难忘的日子,纪念他们在滇边结下的友谊。


《一中学生》的回忆

《一中学生》是学校团委和学生会主办的黑板报。1957年至1960年,我任校团委宣传委员,主编《一中学生》,三十多年过去了,但《一中学生》仍给我美好的回忆。

《一中学生》每隔一二周出一期,主要反映学校德育、教学、文体生活等方面情况。《一中学生》以丰富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积极配合学校的中心工作,被大家誉为学校的喉舌,每期出版,都吸引了广大学生和教师,大家站在黑板报前,或浏览、或细渎,或评论,看得津津有味。同学们对于自己的刊物,给予了热情的关心。

有一件事使我难以忘怀。1958年有一期黑板报,.我们编了一组反映祖国大好形势的文章,我主笔写了一篇评论,其中用了“可歌可泣”一词,跟文章内容不够切贴。出版后,经一位老师指出、及时作了改正。这件事使我得到深刻的教益,今后写文章、做工作时, 我一直谨慎细心,真可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一中学生》组织比校健全,内设编据部、出版组、通讯组,成员基本上以高中学生为主,而通讯员遍及各个年级班组,每个通讯员都有一张聘任书。担任编辑、出版、通讯工作的内学,都是利用课余时间工作,牺牲了不少学习时间,但大家都是勤奋努力,把这份社会工作,看作是对自己的一种锻炼,对学校的一种奉献。
60届 章涛


县中——我学术生涯的出发点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吴杰



1929年松江全县小学会考时,我侥幸成绩列入甲等,虽然名次不算高,却可以得到免试免费(免除学费)进县中的待遇。我家庭经济情况较差,父亲原不想让我升学,经小学校长百般劝说,我才得到了继续读书的机会。县中是我学术生涯的出发点,所以特别怀念。

我的班级预定在1932年7月毕业。因为上海发生了“一·二八”事变,我停学了一年,到1933年1月复学,念完了最后的一个学期。在学期间,在老师们的亲切教导下,我开拓了眼界,有志于从事学术工作,虽然到现在还没有多大成就,但对老师们的恩惠我是决不能

忘记的。

我读过的班级里不少优秀的同学,是竞争的对手,也是互相学习的好友。相隔几十年,每当想起母校,便会想起他们,我少年时代亲密的伙伴……


寄语在校同学



生养是父母,而教给自己知识、教会自己如何做人的则是敬爱的老师,老师是人生道路上第二父母。我们的老师呕心沥血培养下一代,把自己的一生无私地献给了母校,献给了人类的教育事业。

我离开母校二十多年了,但我仍常常怀念着母校,怀念着母校的老师。一中是我人生道路上的转折点,没有一中广大老师的教育培养,我就不可能有今天。中学学到的知识,直到现在还常常用上,可见中学的学习是多么的重要。寄语在校同学,千万珍惜中学课程的学习,

尊敬老师,友爱同学,——中学,是人生最美好的时代!

(65届)许火根



寄自清华园的情怀

(67届)王桂凤



我68年离校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73年进入东北林业大学路桥系。毕业后一直从事桥梁设计,82年调入福州后,先从事城市规划,后转入城建管理工作,86年起任福州市建委副主任。几年来一直在道路建设、水厂建设等大工程中忙碌。工作中我非常想念母校老师,是母校老师教给我认真工作精神,母校给了我健康体魄(在篮球队打了四年篮球,故身体很好)。校友会成立那年,我收到请柬,本打算回松。但正好出访日本,所以没有回成。今年9月,市里送我到清华大学干部培训班进修,时间一年。进修内容是企业管理学和外经外贸管理学。

清华大学是全国高等学府,教学严谨,学风良好,考试严格,一年中我们将学习24门课程,平均每12天学一门课,因此一天投入学习时间是十二、三个小时。在中学时不懂事,不知道学习好坏对将来工作有什么影响。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我才深深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实践工作中是多么需要知识啊!虽然在大学时我学到了不少东西,但现在当了副主任,深深感到知识不够用,虽说自已也有自学,但工作后特别当了领导再想自学,找时间是多么不易。因此我非常珍惜今天的学习。尽管清华大学教学严格,时间紧张,学习艰苦,但我感到非常快乐,把每一次考试当作学习动力,我一定珍惜在清华的一分一秒,多学习一点知识,将来为福州、振兴多做工作。在此我也希望母校的弟妹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为将来能更好地掌握先进技术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

阔别母校多年,真想念我们的一中,当年我的班主任沈文珠、连源长老师都退休了吧?教过我们课的邹树深、姚玉华老师等都好吗?等母校70周年大庆时我一定想办法回来看着他们,感谢他们对我的教育和培养。

寄上会费一百元,祝母校会刊越办越好。


惠老的心愿



惠钦奇,47届校友,上海市财政局离休干部。离休以来惠老一方面积极从事中日文化的交流,为家乡经济繁荣出力;一方面频频为台北市江苏省松江县同乡会会刊《松江乡讯》撰稿,报导松江建设新貌,报导故乡新涌现的书画名家,介绍游览胜地,这些稿件对海峡两岸文化交流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有文章经日本友人久保田教授推荐,还被编入日本的大学文科教材。

《上海老年报》87年6月曾有长篇通讯《”诺贝尔”波菜松江落户记》,报导惠钦奇事迹。上海百家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新书《通讯特写卷》收有这篇报导。现将该文略作删节转载于后,以飨校友。


“诺贝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