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是怎样写进党史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是怎样写进党史的



作者:    转贴自:


  《学习时报》1月7日刊登龚育之的文章,回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是怎样写进党史的,现摘录如下。

  我知道胡福明的名字,是由于引起真理标准大讨论的那篇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先是在中共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1978年5月10日那一期上发表的。《理论动态》发表时,没有署作者名,只在文末注明“《光明日报》供稿,本刊作了些修改”。《光明日报》第二天转载,也没有署作者名,而是署“本报特约评论员”。《人民日报》翌日又转载了《光明日报》上的文章。不记得是不是孙长江告诉我的,这篇文章原稿的作者是南京大学哲学系的胡福明。我就是这样知道胡福明同志的。接着就是由这篇文章引起的轩然大波。我所在的单位的一位领导,对这篇文章有尖锐的批评意见,中央最高层的一位领导甚至上纲上得更高。一时之间加到中央党校、加到《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头上的压力是很大的。

  不过,很快就是邓小平同志在军队政治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谁都明白这是对这篇文章的明确支持。很快就是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就是理论工作务虚会的召开,批评这篇文章的同志反过来受到批评。形移势异,受压的同志这时也该扬眉吐气了。

  不久,听说胡福明被调到省里当了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那时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主张大力选拔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干部,胡福明之被识拔,与那篇文章不无关系吧。总之,这篇文章进入了党史。写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拨乱反正的历史,对这篇文章不能不浓墨重彩写上一笔。

  我记得,胡福明同志在大型文献纪录电视片《邓小平》中谈这篇文章的写作时说过:“据我知道,为这篇文章做出贡献的有一批同志,这也是集体创作。”如果允许吹毛求疵,那么电视片《邓小平》的白璧微疵是没有提到胡耀邦,这当然与胡福明同志无关。1998年5月纪念真理标准讨论二十周年,中央宣传部和中央党校在人民大会堂联合召开座谈会,胡锦涛同志作报告,提到此文的发表“经胡耀邦同志审定”,非常引人注目,可以说是弥补了这个缺陷。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