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坚持三个“加”,切实做好中小学减负工作

坚持三个“加”,切实做好中小学减负工作



作者:盛济民    转贴自:




最近,我们认真学习了教育部和市教委关于减负工作的有关文件、《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以及江泽民主席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谈话,对于这次减负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及其深远意义有了深刻的理解。我们觉得,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是培养高素质现代化人才的需要,而要真正持久地、锲而不舍地做好减负工作,关键还是要坚持三个“加”:

第一、加深理解减负工作的深远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已成为推行素质教育中刻不容缓的问题,要切实认真加以解决”,这是提高民族整体素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提高人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要;也是巩固近年来教育改革成果,提高教育普及水平和质量的需要。

目前,世界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和经济全球化时代,党和国家已经确定了科教兴国的方针,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在实现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江泽民主席的重要谈话把教育提到了国运兴衰、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我们一定要站在这样的高度来认识中小学生的“减负”问题,拿出切实的措施来,自觉地做好中小学生的减负工作。

第二,加速转变旧观念,树立新观念

旧的教学观念强调以教材为主,课堂为主,教师为主,那是传统的应试教育在作怪,因此,才有了题海战术,有了大面积补课,有了名目繁多的测验考试。在心理、生理、家庭经济等方面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如今,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就必须毫不犹豫地跟旧观念一刀两断,迅速地树立起以学生为主、学生发展为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的新的教育观、质量观和学生观。

这方面,我们注意到,第三次全教会后,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大纲作了重要修订,象语文教学大纲增加了“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提高人文素质”等内容,在培养听说谈写能力方面增加了语感和语文相关的知识素养的内容,淡化分析性操作,加强对诵读、积累、感悟和熏陶的要求,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实践性,弱化对学生带有强制性的训练。同时,我们还注意到,语文新教村的篇幅也大幅度增加,由过去的200多篇增加到600多篇。这就要求我们更好地处理好减负和增效的辩证关系,在教学上作更多的探索和改革,比如单元教学、速读指导、多媒体教学、网上查阅资料、研究性学习指导等。

总之,以崭新的观念组织教学,力气花在刀口上,才能使教学事半功倍,减负增效,不但使学生学得活泼,学得扎实,学得主动,而且还能为学生未来的继续学习、工作,具有可持继发展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加强主人翁的意识,在素质教育系统工程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和社会、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育改革的每一个举动都会牵动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

由于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由于现行招生考试就业用人制度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因此,中小学生的减负必然会引起家长及社会的某些不理解。比如双休日学生减少了回家作业,有的甚至没有布置回家作业,学生在家无事可做,有的学科取消了考试等等,家长就会担心、误解甚至不满。这方面,我们觉得,减负是我们国家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大改革,它跟任何改革一样,都必须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也就是说,减负的真正内涵一定需要全社会来深入体会,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创造良好的大环境,才能保证减负工作的全面实施。因此,一方面,社会各界都应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为中小学生提供各种有益的活动场所,比如公园、博物馆、运动场等;另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可以与共青团组织等联合举办各种活动,如郊游、考察、社会调查、社会劳动等;在这里,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强化主人翁意识,发挥主力军作用,多作一些宣传解释工作,在社会、家长的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项有益的活动中去,动心,动脑,动手,真正激发起创新精神,真正培养起实践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中小学生减负的良好效应!

作者:盛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