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融通的智慧——上海市“攻关计划”四大历史学科基地联合研修活动

融通的智慧——上海市“攻关计划”四大历史学科基地联合研修活动



作者:季冬英    转贴自:历史教研组


    2025年2月27日,上海市“双名工程”“攻关计划”四大历史学科基地(苗颖基地、郭敏基地、林镇国基地、曹敏基地)联合举办了“融通的智慧”主题研修活动,活动由上海市松江一中苗颖基地承办,特邀全国知名历史教育专家、原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特级教师李惠军进行课堂展示与专题讲座。四大基地主持人苗颖、曹敏、郭敏、林镇国及基地学员,正高级、特级教师刘晓兵,松江区历史研训员员张史敏、张子辉,华东师大历史系研究生以及松江区初高中历史老师共150余人参会。 

    一、课堂展示:苗颖老师《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苗颖老师以“历史叙事的转换”为教学立意,为老师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学展示。本课以教材核心知识为辐射点,选择多彩的历史细节,在阅史者、叙史者与创史者的多维对话中生动地诠释了工业生产组织形态演进的历史脉络,较好地厘清了经济史学与经济管理学之间的边界。她围绕工业革命的核心议题,通过“断裂还是延续”“福祉还是灾难”“革命还是渐进”三组追问,层层剖析工业革命对劳作方式、对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点明历史叙事可以随着“判断标准”“判断立场”“判断时空”的变化而转换,较好地推动学生思维层次与素养的递进与拓展,较好实现了纲要与选必教材在课程内容上的对接与融通。
 
   
  
    二、课堂展示:李惠军老师《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李惠军老师以问题链串联课堂,从“帕潘、纽卡门、瓦特三人对蒸汽机的设想原理异曲同工,命运却迥然不同?”、“笼统或简单地从时空环境的宏大背景中,能对微观现象做出适切的历史解释吗?”、“主宰历史的克里奥女神为什么偏偏降临英国?”到“有学者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即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线形延展,又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非线性跃升,何以理解?”等一系列引人深思的问题,深入解析了英国具有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所需要的社会环境,深度剖析两次工业革命的延续与拓展,抽丝剥茧般揭示了技术革新与社会环境的互动逻辑。他结合详实史料,从阐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如何推动科学与生产的双向赋能,为参会教师呈现了一堂兼具学术深度与教学张力的跨学科示范课。
 
   
    
    三、专家讲座:李惠军老师《对接的智慧》 
    李老师以《长安气度•丝路繁花——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这一课程为案例,生动诠释了历史教材与文博资源的巧妙融通。他通过“东亚文化圈镜像”和“天下长安与丝路花雨”两个维度,对教材进行了创新性重构,生动展现了唐朝时期外来文化的本土化进程与本土文化的世界化传播相互交融的壮丽图景。接着,李老师又以《漕运与国运——先秦到近代晚清前运河变迁启示录》为例,为高中教师们呈现了另一个融通的精彩案例。他分享了自己在备课过程中如何对史料进行细致入微的梳理与分析、剥丝抽茧般挖掘历史真相的经历,以此激励在座的教师们要在教学中秉承苦心钻研的精神,不断探索与创新。
 
    
     
  
    本次研修活动通过“课堂展示+专题报告”的立体研修模式,为参训教师搭建了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平台。两节示范课扎根中学教学实际,融合前沿学术视角,通过真实情境下的问题链设计和深度学习引导,生动诠释了核心素养落地的创新路径;专题报告立意深远,系统阐释了新课标视域下融通的策略与课堂转型方向。参训教师普遍反馈,本次活动既在微观层面提供了鲜活的教学范例,更在宏观层面打开了思维格局,为未来教材深耕与课堂改革注入了专业动能。
 
    
 
   

作者:季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