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弘扬创校精神、时代主题,以数字化转型再塑“学研课堂”新样态

弘扬创校精神、时代主题,以数字化转型再塑“学研课堂”新样态



作者:田皓月    转贴自:本站原创


为大力弘扬创校精神、时代主题,提升个性化教育实施品质,9月25日上午8点15分,政治组于进学楼205举行教研会议。会议明确组内全体教师进一步重视跨课目、跨模块、跨单元的知识比较、整合,强化问题设计的素养指向,让学生能进入情境、抓住命题意图,体悟核心素养。基于此,史桂兰、田皓月老师向组内教师汇报了此次“双月攻坚”教学决赛的初步设计框架。教研组长干丽丽老师、张智梅老师就两位老师的环节设计给出可行性建议。

10月9日、10日下午2点55分,田皓月、史桂兰老师于问学楼106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跨单元活动型课程,以数字技术为抓手,着力提升师生互动效果,以真问题驱动真素养落地。教研组、备课组各位老师结合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等方面提供有益参考。10月16日上午8点,松江区教育学院来我校调研,思政学科研训员严国良老师、区中心组代表老师认真听评杨忆涵、田皓月、史桂兰老师的常规课程。从材料选编、问题设计、学习单运用等方面给出宝贵意见。10月23日下午3点45,严老师二次到访,专门为史桂兰老师的区级展示暨庆祝建校120周年系列教学展示课程答疑释惑、给出专业评析。

10月31日上午8点40,史桂兰于6号楼106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议学课程。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建良老师、松江区思政学科研训员严国良老师以及各中学近50位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参与活动,松江一中政治教研组长干丽丽老师主持活动。史老师创设“我眼中的‘和美乡村’”“我心中的‘和美乡村’”“‘和美乡村’我行动”三个序列活动,不断推进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素养的涵育生成。

课程结束后,各位老师前往典学楼五楼开展研讨活动。首先,史老师从“课标要求”“校本活动契机”讲述议题由来,并通过深入指导学生实践,将活动素材转为真实情境,借助智慧笔教学数字化工具,再塑‘学研课堂’新样态,设计学科活动,有效落实核心素养。随后,华实高中苏卫华老师进行评课。她高度肯定本节课的价值立意,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真正实现“美学生、为学生、靠学生”。上外附外的李志慧老师更是称赞本节课是“思政课的新气象、新作为”,将实践活动与课堂活动有机融合。接下来,严国良老师作总结发言。他认为本节课非常“接地气”,能将习思想深邃理论讲透讲活,生动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让学生自觉认同、实践国家战略,落实核心素养。最后,刘建良副教授基于本课主题,从“议题牵引下的序列活动”“教材内容转变为教学内容”“营造教学空间”等方面为与会老师带来一场微讲座,助力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程实施效能显著提升。


作者:田皓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