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天马山斜塔未来保护方案

天马山斜塔未来保护方案



作者:胡珂 潘奕阳 黄馨 陈含馨 郭添吉    转贴自:本站原创


1. 目标

对于天马山斜塔,我们的保护目标是目前先让它保持好现有的状态,不再因为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进一步倾斜,也可以为了安全方面的问题而略微减少一点倾斜角度。虽然先前政府已经对其进行过地基的加固,确保其不会造成意外坍塌的情况,但是因为已经时隔近40年,现今仍不能保证这种意外会不会发生。所以,如今对它的进一步维护,比如对它的建筑材料的改良以及自身结构的优化是必要的。

此外,就我们小组而言,我们并不推荐为了彻底解除潜在的隐患,而将天马山斜塔“扶直”的想法,因为这座千年古塔之所以远近闻名,正是因为它倾斜千年,仍屹立不倒的状态,并且当地人也将它作为了当地的一个地标性建筑,如果将其“扶直”,将失去它本身独特的意义,成为了一座平平无奇的古塔罢了。

2. 内容与形式

若想实现这一方案,必然会牵扯到关于政府资金方面的问题,因为想修缮一座古塔,除开人力物力,财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参考在1984年开工的“斜而不倒、修旧如旧”这一修缮方案,当时是花费了20万的资金,使用了毛竹等各种竹、木制品,对塔基进行维护,并在塔的周围浇灌钢筋混凝土地基,以承托住整个塔身。可时至今日,这些竹、木制品是否还能正常发挥它原本的功效,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钢筋混凝土是否已经变得脆弱不堪,无法承受着整座塔的重量,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

因此,为了加强塔的安全性,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快告诉当地政府该塔的潜在威胁,并希望他们可以尽快投入修建这一千年斜塔,着重对于当年修缮过的,如塔基、地基等进行材料的翻新;或是在资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重新使用更加可靠的材料,如高强度钢筋混凝土等进行修缮,这样可加强塔的安全性。

此外,在塔身方面,因为截止目前,仍旧是北宋年间使用的糯米稀饭拌石灰作为胶合材料进行固定的,虽说这一方式的可靠性在当时来说是比较优秀的,可到了现在,并不能保证它的整体稳固性。所以,对塔身的加固也是必不可少的。

最后是关于游客的问题,现在比较好的一点是已经在塔外围了一圈,禁止游客随意进入塔内或是离塔太近的位置,这也有效避免了游客对塔身的进一步损坏,但依旧缺乏专业的监督人员来管理这一情况。

3. 计划与实施

要完成这一目标,我们主要考虑到了两个方面的计划。

第一点是对于政府的直接提议,这是最直接也是成效最大的方法。具体的内容已经在上文有所提及,因为毕竟我们不能靠自己的力量去号召维护斜塔,这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在这一点上还是得求援于政府。假如当地的大部分居民都表示该斜塔需要即刻的修复,再加上目前斜塔本身的情况就不太良好,那么政府大概率会启用资金,大力对斜塔进行维护,达成保护的目的。但是我们所能做的事并非太多,更不可能仅仅凭我们几个人的观点来代替全当地居民的观点,对于斜塔是否应该立即修缮,居民们自有想法,我们也不能强制要求他们对政府提出修缮的建议,这点上的主要决定因素也还是当地的居民。

第二点就是可以在现场设立若干志愿者岗位,来监督游客的规范参观,不随意违规过分靠近甚至进入天马山斜塔,这样就减少了潜在人为损害的概率;同时,志愿者的加入可以让一些不熟悉该斜塔的游客更好的了解塔的历史、结构等,从而建立起应当好好保存的印象。

最后,可以通过政府或当地组织的帮助,在当地宣传天马山斜塔的保护意识,这样不仅耗费的财力物力小了不少,而且会使绝大部分的人们了解到保护文物的必要性,十分高效。但是,这样做并不能改善当前塔的现状,最多可以勉强维持当前样貌,如果遇到不可控的天气灾害等,也是没有办法的。

4. 预算

    这一次的预算我们主要由上一次修缮的费用作为参考。上一次“斜而不倒、修复如旧”的维修方案花费了约二十万资金,主材是竹、木和钢筋混凝土,除材料费外,人工费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部分。并且根据物价的涨跌,可以大概估测再进行类似规模的工程需要至少政府提供约40万的预算。

    而且施工并不是唯一的开销,日常的维护也是一笔不可忽视的支出,主要包括人员的工资和维修材料费等。我们先暂且不记材料的费用,假设员工的工资为4000.00人民币每月,在有志愿者的情况下需要四位工作人员,检修一次的费用假设为1000.00人民币,半年检修一次,一年的费用也将到达20余万,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而这些费用的来源目前大部分都来自于政府资助,如果要大修的话,支出将是不可估量的,我们认为可以适当接受一些公益组织的援助,或者在门票的定价上也可稍作打算。

5. 预期效果

如果做到了以上提及的几个计划,那么天马山斜塔的情况将会大大好转。

首先,因为政府的大力支持修缮,重新经过维护的天马山斜塔将在未来至少40年内不会有倒塌的危险,并且依旧保持着原先倾斜的样貌,与之前看起来基本无异。这样即保证了当地居民的安全,又可供游客近距离观赏,收益颇大。

同时,因为对当地人民保护文物观念的灌输,当地人民基本不会出现故意破坏、或是无意破坏的情况,这也潜在地提高了天马山斜塔的寿命。人们保护意识的提高,也必然伴着人口素质的提升,这也是国家所推崇的。并且因为现场志愿者的存在,使得各路游客都可以文明参观斜塔,同时了解斜塔的历史、包括前不久的修缮记录,这也会加强他们保护文物的意识,甚至可以形成“扩散效应”,当他们到达其他文物遗址时,自觉遵守规定,不去搞破坏。

最后是由于具有较大的资金投入,足见政府对该斜塔的重视,因此当地斜塔的知名度也会或多或少地提高一些,吸引更多游客的到来,可以适当提高天马山斜塔的参观费用,以提升当地的经济效益、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作者:胡珂 潘奕阳 黄馨 陈含馨 郭添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