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松江一中第四轮“双月攻坚”调研课报告(理科组)

松江一中第四轮“双月攻坚”调研课报告(理科组)



作者:王瑾    转贴自:本站原创


    第四轮双月攻坚课堂教学调研活动从2022年11月8日至11月18日,历时两周。理科组共有11位教师的调研课。其中教龄0-3年的4人、处于成长关键期的4人、处于高考和等级考关键期的3人;数学6节、物理3节、生物2节;高三3节、高二2节、高一6节。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所有的教师都积极践行着“5305”的课堂教学模式,非常关注教材和学情、备课全面充分、讲解细致到位、注重师生对话、凸显学科本质,揭示学科规律,教师角色转换意识得到充分体现。下面就理科组得听课情况做简单地总结。
一、理科组课堂调研安排表
序号
姓名
年级
学科
调研分组
周次
日期(星期几)
节次
地点
 
10
何晓燕
高一
数学
理科组
十一
4
高一1班
11
何佳
高一
数学
理科组
十一
4
高一10班
14
殷正徐
高一
物理
理科组
十一
2
高一10班
15
刘德鑫
高一
物理
理科组
十一
6
高一1班
16
张姝萌
高一
生物
理科组
十一
4
高一9单
23
何霄
高二
数学
理科组
十一
3
高二3班
29
沙辉
高二
生物
理科组
十一
2
高二D3
9
杨斯佳
高一
数学
理科组
十二
5
高一6班
33
郇玲
高三
数学
理科组
十二
2
高三6班
34
陶春梅
高三
数学
理科组
十二
7
高三10班
39
乙夫杰
高三
物理
理科组
十二
3
高三1班
 
 
 
 
 
 
 
 
 
 
 
 
 
二、精彩亮点
    总体而言,十位教师的整体素质较好,教学基本功扎实,驾驶课堂的能力非常强。具体表现为:
 1.有效利用学习单
    高中知识容量较大,而且有部分是已学知识,如何基于学生已有经验,因势利导实现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和专题建构,基于学科和学情的任务单(学案)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多数教师的课基于学案前置,作为增加学习密度的支架,应该说很好反映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较好体现。
2.注重情境创设
    情境既可以是观念的、想象的、情意的、问题的,又可以是物理的;既可以是虚拟的,又可以是真实的;既可以是学校与课堂的功能性的,又可以是基于社会的、自然的、日常生活中的。其中何晓燕老师的地震危害的导入视频让学生对这节课增加了兴趣。她从人口增长转化到指数增加,从酒精代谢转化到指数衰减,理论联系实际,自然地完成了从理论到实际的转化。郇玲老师通过学生作业引出本节课需要研究的主题,用学生作业中的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反思的思维。殷正徐老师结合情境(来源是图片、视频)的学习,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学以致用来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模式转向多样化
    教学模式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每个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本次调研发现教师已从单一教学模式向多样化教学模式发展,由归纳型向演绎型教学模式发展,由以“教”为主向重“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发展。其中殷正徐老师在复习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例题,逐层递进,不断深入,取得良好教学效果。郇玲老师针对学生公式推导思路不清楚,解题步骤不规范,她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回忆推导公式的思路,清晰推导的方法,强调解题中的细节,养成良好的解题、思考习惯。
4.精心设计“问题链”
    精心设计问题链,可以有效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科思维品质。如何霄、陶春梅、何佳等老师都以问题链的形式实施概念、方法或变式教学,教学密度大、节奏紧凑、逻辑严谨,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思维有很好地促进作用,同时实现与学生进行深度对话。师生间的深度对话,必须首先来源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加工”,即:知识的本质和规律、知识的过程与方法、知识背后蕴含的思维与思想。这些老师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典范。
5.注重结构化的板书设计
    想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首先得需要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逻辑设计教学,而充满设计感的板书可以很好将认知逻辑显性化。十节课中,多节课都采用了树状图式或是层级式的思维导图板书,这样的板书更突显循序渐进的知识建构过程,容易让学生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认知框架,并形成学习习惯意识。
6.青年教师成长迅速
    青年教师成长迅速、课堂教学日趋成熟。如何佳、张姝萌、沙辉、何晓燕、杨斯佳等老师,他们的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目标明确,逻辑推理能力强,教态亲切、课堂语言简洁,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师生互动良好,给听课老师留下深刻印象。教龄不满一年的刘德馨老师教态自然、举止端庄,顺利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三、调研建议
1. 建议单元设计理念再结构
    单元教学有助于实现学生整体知识的架构,有助于深度学习,有助于学生认识知识的本质,最终有助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那么如何实现承前启后的贯通?建议是否可以运用单元设计的理念,将授课内容作为一个单元整体设计教学,这样既实现了单元化学习,教学内容的确定、解构、重构,又很好呈现了多样化教学,实现学科核心素养。
2.建议加强生生对话、生本对话
    一节课的效率和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程度。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一种现象:明明已经讲过很多遍了,学生为什么还是不会做错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的参与度不够,教师的输出和学生的吸收之间严重不对等。因此我们除了要重视师生对话外,还要重视生生对话、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生本对话可以实现深度理解,从而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
3. 建议多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如何呈现任务单中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悟,同屏技术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辅助反馈手段;从几节课反馈来看,利用学生投影是有,但聚焦效果不理想,可以考虑采用多元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实现更好可视化。
以上是本次课堂教学调研的听课体会。感谢有这样的机会,每位教师的课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所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作为听者我也在不断审视自身平时的教学。让我们的课堂更多地解放自己,让学生有更多的获得感,从而享受我们的课堂。

作者:王瑾